判断配乐合适的依据是什么?
音乐中的哪些要素能让诗歌与音乐的情感、意向相一致呢?
音乐有哪些作用?
近日,在徐汇区天湖学区聚焦新课标理念项目化学习展示交流活动现场,两节项目化展示课从不同角度呈现教师们对项目化活动设计的思考。
高安路第一小学范佳文老师展示《小小配乐师》项目的“形成与修订成果”环节的一节课。课上,范老师利用三个助手等多种教学手段,层层深入地帮助学生感受不同乐器、演奏技法等带来的不同情感。乐与诗的交融好似把课堂带回到豪迈与深情的“长安三万里”。
建襄小学庄国栋老师执教的《附近的重回——带你一起走天平》成果修订课,以“为谁设计的?”“需求是什么?”“怎么设计的?”三个问题为引领,带领学生探讨如何介绍旅行攻略。同学们通过互相评议、建议和补充,不仅对衡复风貌区的文化风貌有了更深的了解,更在语言、合作等方面得到了锻炼。
现场,高一小学的同学们向前来参加活动的老师介绍了自己在本学期所参与的项目化学习项目,并把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思考和体会与老师们进行交流。
为进一步推动《徐汇区实施项目化学习推动义务教育育人方式改革的工作方案》(徐教〔2024〕5号)文件精神的落实,本学期,天湖学区各学校不断探索,勇于实践,努力将国家谋篇布局的“大写意”步步落实到精谨细刻的“工笔画”。
在经验交流与分享环节,高安路第一小学课程部副主任陈歆嫣老师以《项目化学习,用更新的视角开展新实践——数字化助力从0到1》为题,从数字技术助力教师转型课堂教学方式的角度分享了高一小学项目化学习数字平台建设与使用的经验。
建襄小学校长陈静以《携手同行 智慧共生》为题进行专题报告,回顾了天湖学区聚焦驱动型问题、学习支架、核心概念等的研究,力求全质量提升。她指出,今后将从“聚焦关键问,进行深度研修”“组建核心团队,推动常态实施”“完善工作机制,提升实践成效”三个着力点发力,以点及面,由单学科逐渐过渡到多学科、全学科,从个别人到一群人,撬动育人方式的有效转变。
徐汇区小学音乐学科研训员姚梅对本次活动作深入而细致的点评。姚老师首先对《小小配乐诗》成果修订课给予了高度评价,这堂课让学生明白音乐不仅仅是旋律和节奏,更是情感的传递和故事的叙述。对《附近的重回——带你一起走天平》这节课,姚老师认为,这堂课充分展现学生之间的互动与思维碰撞,对学生的综合素养培育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她强调,项目化学习的核心在于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必须密切关注学生真正遇到的问题,并以此为导向,引导学生深入探索与实践,真正做到以学为中心,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项目化学习中获得成长和进步。
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副所长夏雪梅在点评时为展示课的创新性和实效性点赞。她首先肯定了课程内容的资源均来源于学生,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导向。她特别赞赏学生在互相点评、互相补充的过程中展现出的自信和大方的姿态,这体现了学生积极参与、乐于分享的良好课堂氛围。夏雪梅强调,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框架下,应更加注重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探讨、交流和研究。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更能促进教师之间的知识共享和思维碰撞,为未来的教学研讨提供丰富的内容和灵感。
徐汇区教育局相关科室负责人肯定了天湖学区各学校在项目化学习过程中不断探索的精神,他希望各校可以根据所制定的目标分层落实,相互取长补短,共同奋进。老师们要珍惜目前政策的机遇期,通过踏实地开展课例、课题等研究,实现自己的个人专业发展。
通过本次活动,天湖学区不仅展示了学科项目化学习的成果,也收获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未来,学区将持续探索与实践,紧跟时代的步伐,回答好新时代关于“培养怎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重要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