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到来之际,习近平主席发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描绘宏伟愿景、饱含殷切期望。
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指出:“麦积山石窟‘东方微笑’跨越千年,六尺巷礼让家风代代相传。”“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传承中一路走来,‘中国’二字镌刻在‘何尊’底部,更铭刻在每个华夏儿女心中。”聆听了贺词,文物工作者备受鼓舞,大家纷纷表示,肩负的责任更重了,要持续做好文物保护传承展示工作,让更多人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麦积山阁胜迹,始建于姚秦,成于元魏”。麦积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东南,海拔1671.4米,山高142米,因形似农家积麦之状而得名,以其精美的泥塑壁画艺术闻名世界,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陈列馆。
“风餐露宿、青灯黄卷”“择一事、终一生”,70余年来,文物工作者持续加大麦积山石窟保护力度,先后开展本体保护修复、渗水治理、瑞应寺古建筑修复、栈道加固、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等。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自2017年整编制划归敦煌研究院管理以来,麦积山石窟的保护工作持续加速,保护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未来,基于系统性和整体性考虑,敦煌研究院、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将以麦积山石窟的价值完整性和真实性为主要目标,加速保护规划修编进度,推进《麦积山石窟保护条例》颁布,形成多方保护合力。近日,“麦积山石窟壁画艺术巡展|杭州站”在西泠印社美术馆开幕,展览现场,观众们被这些精美的壁画作品深深吸引。展览不仅展示了麦积山石窟壁画的独特魅力,还通过传统展览与VR数字展厅相结合的方式,生动呈现了麦积山石窟的历代精品之作,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艺术体验。“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首在安徽桐城几乎人人都会传诵的“让墙诗”,源自清代大学士张英与邻居吴家互相退让三尺地基的故事。由此得名的“六尺巷”,成为中国和谐礼让的典范,百年流芳。这条百米小巷不宽,只容两三人并肩而过,但其中谦让之礼、宽容之道却很深厚。多年来,为保护好六尺巷原貌,当地文物部门多次对六尺巷进行保护修复。以文化人,浸润人心。在桐城,有600多面六尺巷文化墙,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六尺巷”的故事,“让他三尺又何妨”的诗句成为邻里处理纠纷的自觉。近年来,“六尺巷”故事被编入当地学生教材,融入党员干部的党风廉政教育和家风教育。以“六尺巷”命名的工作法有效解决群众矛盾,获评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在桐城市的大街小巷,马路上写着“争一争行不通,让一让六尺巷”的标牌,街头墙壁上是有关“六尺巷”的漫画。挖掘阐释六尺巷价值内涵,加强六尺巷活化利用,讲好“六尺巷”故事,让相互礼让、以和为贵,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中华美德,滋润着中华儿女的心灵。河山添锦绣,星光映万家。夜幕下,天津古文化街人潮熙攘。古街上,为了迎接新年精心设计的节日灯饰流金溢彩,传统与现代元素在灯光中交相辉映。近年来,天津推动“鼓楼-古文化街”地区微更新,将鼓楼、广东会馆、文庙等历史文化资源串珠成链、连线成片,古朴典雅、古韵悠长的老街向新而生,历久弥新。何尊是3000多年前西周早期贵族“何”铸造的一件青铜礼器,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宝鸡县贾村镇。何尊通高38.8厘米,口径28.8厘米,重14.6千克,造型庄严厚重,纹饰精美,尊内底铸有12行122字铭文,其中,铭文“宅兹中国”,是目前所见“中国”一词的最早文字记录。2024年秋季开学起,全国小学和初中启用新修订的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统编教材,首先在起始年级使用,三年内将覆盖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年级。值得注意的是,新教材七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以何尊为封面。作为夏商周时期科技与文化的代表性器物之一,何尊不仅成为新教材封面,而且也在第二单元第8课中出现。“这一修订体现了我国教育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传承,丰富了教材内容,使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能够接触到更加真实、具体的文物实例。”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新教材更加激发了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他们更深入地了解中华文明的根脉和精髓。 何尊作为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重要藏品,在历次展览中收获赞誉。人们不仅欣赏着它的古朴造型,更是被何尊腹内的铭文所惊叹。
走进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可以一睹我国古代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院藏48万余件文物中,有102件一级文物,何尊、逨盘、秦公镈、卫鼎等青铜器珍宝,可以让观众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青铜器上的铭文展示了具体的历史情境,让我们得以看到千年前生动的社会面貌。据了解,宝鸡出土青铜器多数源于窖藏,而窖藏青铜器多是生活在宝鸡的世家大族所用的庙堂重器,且大多都有长篇铭文,记录了西周时期的重要历史。
锈蚀、变形、开裂、破碎,是出土青铜器常见的问题。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文物修复和信息存储。聘请专业机构对院藏珍贵文物进行三维扫描,留存文物的精确测量数据,为修复文物提供支持。同时,运用3D打印技术,复制多件文物的精确模型,为文物研究和展示提供便利。
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是自信之基、力量之源。我们要进一步挖掘,深入研究、阐释它的内涵和精神,宣传好其中蕴含的伟大智慧,增强对中华文明的自豪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代一代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