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语:跑赢新赛道 寻求新突破
小到蜂鸟无人机
大到飞行汽车
在这条“飞起来”的新赛道上
低空经济已抵达“next level”
今年8月,北京市首条常态化无人机物流配送航线在延庆八达岭长城投入运行。在南九城楼的配送点,游客拿起手机扫码下单,5分钟内,无人机便可飞越九座烽火台,将外卖配送到游客手中。数据显示,在“十一国庆节”期间,无人机物流配送航线日均订单量环比节前周末时段增长超1100%。
这一极具科幻性的场景,正是当下北京低空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千米以下的天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忙。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与低空经济的蓬勃兴起,北京低空经济企业发展如何?面临着哪些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呢?
由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等多个委办局联合北京广播电视台共同打造的《局处长讲政策》第十期将于今晚播出。
独特视角解读“低空”何以“经济”
2024年被定义为中国低空经济元年,低空经济新赛道催生出万亿级产业。今年9月,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交通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北京市促进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明确将北京打造成全国低空经济示范区,提出力争通过三年时间,低空经济相关企业数量突破5000家,在技术创新、标准政策、低空安全、应用需求等领域形成全国引领示范,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
本期《局处长讲政策》将走进三家低空经济相关企业,主持人关文平、张杨携手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房山区经济和信息化局、丰台区科技和信息化局、延庆区科技和信息化局、密云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平谷区科技和信息化局、顺禧基金以及嘉宾石述思,共同为TA们讲政策、找方法、谋方向,助力企业破局突围、加速“起飞”。
逐浪低空经济新蓝海,企业寻求强劲产业链条
随着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产业链”将理工全盛、航景创新、交控科技三家企业的命运拴在一起。
“产品交付受供应链影响较大,耗费了大量人力、财力、精力”“创业16年,发展慢不是因为我们不努力,而是因为航空是慢行业,如果想短平快,可能就‘死’在过程中了”“行业产业链条太长了,一个企业肯定是做不到的,需要协同”理工全盛创始人叶方全、航景创新创始人王伟、交控科技低空板块总经理陆启进纷纷表达了对于完善低空经济产业链的迫切需求和愿望。
当主持人询问在场企业是否面临相同困境时,大部分企业举牌表示认同,面对企业的诉求,哪两位委办局代表率先上场为企业提供解决方案?能否真正实现企业之间合力发展、互补短板呢?
代表携手开辟“低空+”应用新场景
对于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延庆区、房山区、丰台区的地域优势、营商政策各有不同,到底有何独特优势?
去年7月30日,房山区遭遇特大暴雨引发山洪,航景创新接到任务为房山区十渡小学投送800多公斤有效物资,这也是航景创新的无人机在灾害救援场景中的第一次实战作业究竟表现如何?除了应急救援的场景外,各委办局在新场景开发与落地上,又能为企业提供怎样的助力呢?
人才是企业创新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环,但企业却面临着全能型人才紧缺的困境,节目特别邀请北方工业大学无人机学院的学科带头人庞中华与他的学生们来到现场,搭建面试平台,三家企业代表轮番上阵,最终能否达成入职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