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
国家乡村振兴政策深入人心
诈骗分子也趁虚而入!
利用“乡村振兴”热度
以领取高额扶贫款为由
引诱受害者上当
近期,多地发生假冒“国家扶持办”“国家扶贫款”等名义诈骗警情,诈骗分子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乡村振兴”等项目为诱饵,以发放高额“扶贫资金”“生活补助”等为噱头,吸引群众眼球,诱骗他人。不少诈骗分子以“领取巨额扶贫金”为名实施诈骗,有些甚至涉及到洗钱,让受害人在不知不觉成为其帮凶,令人防不胜防。请广大市民朋友一定要提高警惕,谨防被骗的同时掉入诈骗分子的“洗钱”陷阱,沦为诈骗分子“洗钱”的工具人。诈骗分子往往紧跟时事热点、重点政策,利用群众政策理解的偏差,打着国家政策、国家支持的幌子伪造国家机关印章制作假文件降低受害者的警惕性博取信任,引诱受害者扫文件内二维码加入群聊或直接下载不明App或点击不明链接,后续进行诈骗钱财、流水洗钱等套路。第一步 推广引流
诈骗分子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快递、电话、短信等渠道,以“发放生活补助”“发放扶贫款”“发放慈善款”“资产解冻”等为幌子引诱受害人。第二步 骗取信任
诈骗分子向受害人发送假的红头文件,或者在群里安排“托儿”发送成功申领资金的截图,制造假象,骗取受害人的信任,同时声称他们参与的是一项秘密计划,需要保密不能告知任何人。第三步 实施诈骗或包装流水
骗子引导受害人点击涉诈链接、下载涉诈App,以缴纳“启动金”“激活金”“手续费”“申领押金”“个人所得税”等理由,让受害人进行转账。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有时诈骗分子并没有骗取当事人的钱财,而是以申领人银行卡不合格为幌子或以领取资金需要先“包装流水”,将所谓“专用资金”“测试资金”转入申领人提供银行卡里,再让其转入指定账户或取出来,任务完成便会发放扶贫资金,以这种方式完成“洗钱”。一旦这样操作,提供银行卡的事主就成了电诈犯罪链条中的一环,不但无法获得所谓的扶贫款,还成为了诈骗分子的“工具人”,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领取国家各类政策补贴不需要额外缴费,不要轻易扫描或点击陌生二维码、链接,不要随意下载陌生App或添加陌生好友;不要轻信来源不明的信件,先交费后领取补贴的“扶贫项目”都是诈骗;请妥善保管好自己的银行卡,切不可将自己银行账户给别人收款,更不可帮别人转账或取款。警惕打着“发放扶贫款”旗号的诈骗陷阱,不轻信“包装流水”等说辞帮助他人转账或取现。
来源丨钦州反诈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