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4日,扬州大学第六十八期研究生“学术下午茶”学科交叉学术交流活动在瘦西湖校区8号楼S405成功举办。活动以“数字启智,人文致远——跨学科人文视域下的博雅论谈”为主题,旨在进一步聚焦各学科研究热点,创造轻松的学术交流氛围,提升我校研究生的科研水平和综合实力。
本次学术交流会由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研究生会主办,文学院研究生会、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会、教育科学学院(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研究生会协办。应邀出席本次活动的嘉宾有:文学院袁祺老师、社会发展学院程结晶老师、马克思主义学院王艳红老师、教育科学学院(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石建伟老师。此外,来自文学院、社会发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科学院(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的学生代表和百余名研究生参与此次活动。
汇报人:秦婉莹
汇报题目:《流量儿童:一种成人设计的儿童形象》
精彩回顾:秦婉莹汇报了“流量儿童”现象,即成人为了获取关注和利益而包装儿童。她分析了这种现象的类型、生成逻辑,以及其对儿童价值取向的影响,并指出了这一现象对儿童形象异化和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的问题,最后从尊重儿童主体性、关注儿童健康成长、营造健康的儿童形象等方面提出了构建健康儿童媒介形象的策略。
教师点评:论文应细致考量儿童的具体年龄范围,因为从儿童的视角出发,不同历史时期的关注点存在显著差异,论文中要注意儿童是如何感知自己所处的时代背景。因此,探讨他们如何解读和理解自己所处时代的文化特征,是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汇报人:郝佳怡
汇报题目:《遮蔽与解蔽:网络民粹主义冲击主流意识形态的多维审思》
精彩回顾:郝佳怡探讨了网络民粹主义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分析了其传播特征和多重风险,并提出了强化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威的行动策略,包括加强社会治理、网络监管和提升公民素养,以及完善理论体系和创新传播机制。
教师点评:论文名称应改为《网络民粹主义价值观话语传播的风险分析与治理策略》会更为贴切,文章分为三部分进行解读,对于第一部分,标题名称需要改为《网络民粹主义价值观的话语传播的文本分析》,因为民粹主义需要大量文本分析进行支撑研究,注意运用文本分析哪些话语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第二部分,标题需要修改为《网络民粹主义价值观话语传播的风险分析》,第三部分,标题名称需要修改《网络民粹主义价值观话语传播的治理策略,同时注意对民粹主义正向价值观话语的激励性治理与负向价值观话语传播的引导性治理分析的对比,并在此过程中注重其划分的标准。
汇报人:姚佳琦
汇报题目:《从理查德·霍姆斯<雪莱传:追求>看传记写作中的“三角欲望”》
精彩回顾:姚佳琦分析了理查德·霍姆斯的《雪莱传:追求》,探讨了传记写作中的“三角欲望”理论,即传记作者、传主和原始材料之间的复杂关系。她指出理查德·霍姆斯在《雪莱传:追求》中通过批判性的暴露和推理性的建构,从对传主的“发现”转向“建构”,摆脱了摹仿欲望对传记写作的控制,使得传记真实成为了兼具客观性和建构性的真实。
教师点评:姚佳琦在理论应用上展现了深刻的洞察力,她不仅将理论用于解读文本,更将其作为探讨相关领域核心问题的有力工具。这一过程涵盖了传主、传记作者和传记材料,体现了她的创新思维。通过深入探讨这些问题,姚佳琦引发我们对传记真实性的深刻反思。她的论文不仅展示了她出色的理论分析能力,还彰显了她扎实的语言和文字表达技巧。然而,论文中也存在一些值得商榷之处,例如对《雪莱传》被取代的论断可能过于夸张,更准确的表述应是某些方面有所超越。此外,基拉尔的“欲望三角理论”原本用于分析小说人物关系,将其应用于传主、传记材料和传记作者之间的关系,似乎并不完全贴切,我们不能想当然地认为这种三角关系理论完全适用于传记写作。最后,论文的结语并非简单的重申,而是对全文观点的进一步提炼和升华,使得论点更加丰富,并可能激发出新的思考和问题。
汇报人:侯征
汇报题目:《协同理论视角下公民数字素养教育协同策略研究》
精彩回顾:侯征基于协同理论,研究了公民数字素养教育的协同框架和策略。他分析了政策和实践背景,探讨了协同理论在数字素养教育中的适用性,并提出了主体协同、客体协同、资源协同和服务协同的教育框架,以及相应的协同策略,以提升公民数字素养。
教师点评:“数字中国”战略是促进新型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基石,它对数字文化的空间和主体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与国家的数字化战略对接?其核心支撑点究竟是什么?学校中的公民和社会各界的公民,各自拥有不同的体系,我们如何区分这些体系的差异?文章从四个维度来拓展研究的思路是可行的,但关键在于如何处理资源维度和内部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文章的逻辑上是合理的,但具体到资源的构建,以及如何针对国家战略和服务进行提升,这需要更深入的探讨。至于策略的实施,我们不仅要关注理论层面,更要注重实践和验证。通过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文章的深度和说服力将大大增强。
中国史23蒋兴:这次的“学术下午茶”活动给了我们一个特别棒的交流的平台。通过它,我们能从专业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社会热点,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在跨学科的交流中,理论和实践是如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这样的学术交流,既给了我们很多启发,又让我们对学术研究产生了更大的热情和动力。
中国史博徐悦:非常感谢这次的下午茶活动,这是一次思想碰撞的盛会,也给我们听众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交流平台。在会上,我领略了四位优秀同学的研究风采,她们多角度、深层次的学术见解,激发了我对科研的热情,也让我对自己的研究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我将带着这次会议中收获的知识和经验,回到自己的研究中追求更高的学术目标。
《推文征稿 | 我们的研究生群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