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消防日|超实用,这些消防安全知识要牢记

情感   2024-11-09 10:07   北京  

2024年11月9日,是第33个“全国消防日”,今年的消防安全主题是“全民消防、生命至上”。让我们一起了解生活中的安全隐患,学习这些消防知识吧。

充电宝

消防员做过一组实验,对一块已经充满电的充电宝继续充电,时间久了会发生爆燃;将充电宝放在温度不断升高的环境中,随着时间变化,充电宝出现熔化、冒烟,最终起火爆炸;将两块充电宝分别进行挤压和针刺实验,都发生了冒烟起火的情况。

日常使用中,不要挤压或者摔打充电宝,更不要在过高的温度下放置存储,充电宝充满电后要及时将电源拔掉,一旦发现温度过热或者外观稍有鼓起时,必须停止使用,避免发生危险。

微波炉

微波炉是家庭常备的厨房电器,不过,微波炉也有“暴脾气”,容不下一些食物和餐具,如果使用不当,就可能引起火灾或爆炸。比如将带壳的鸡蛋放入微波炉加热,会使鸡蛋内部产生蒸汽,蒸汽聚集形成的高压极易引起爆炸。再如放入金属餐具或锡纸,微波炉的加热方式会让金属分子异常活跃,放电产生火花,导致自燃。

正确使用电器,安全不容大意。任何纸质物品如盒装牛奶、饮料等都不能放入微波炉加热,同时,微波炉空转会导致磁电管吸收微波引发自燃,遮挡微波炉上方的通风口,会造成温度过高或短路,从而引发火灾。

手机充电器

此前,天津一名女子休息前把手机放在床头充电,结果凌晨2点突然听到爆炸声。其实充电器只要接到插线板上,即使没有负载,也会产生一定电流。如果充电器长期不拔,会加速器件和材料老化,容易产生短路或高压击穿,严重时会导致爆炸、火灾等事故发生。

手机充完电要及时拔掉电源,不要让充电器继续工作,同时不要使用劣质充电器,更不要在枕边充电或边充电边玩手机,一旦发现手机很烫,要停止充电,做到人走断电。

电吹风

近年来,因电吹风引发的火灾事故频频发生。此前,广东汕尾一居民家中发生了惊险一幕,女子正在给孩子吹头发,手中的吹风机瞬间爆起火花。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沈阳,一女子吹头发时,吹风机风筒突然爆炸,原因是线路漏电。

最好不要在浴室或湿度大的地方使用电吹风。使用前,应检查导线是否完好,进风口是否畅通,有无部件松动等,确保手部干燥。切勿将吹风机浸入水中,使用中人不能离开,更不能随便搁置在台灯、沙发等可燃物上。使用完毕后,要及时将电源线从电源插座上拔下,放置片刻。谨防敲打、磕碰和拆卸吹风机,以免损坏发热元件以及绝缘装置,造成漏电甚至短路。

灭火器

使用灭火器时,首先检查仪表盘。如果指针指到绿色区域,表示灭火器内压力正常,可以正常使用;如果指针指到黄色区域,表示灭火器内压力过大,有爆炸的风险;如果指针指到红色区域,表示灭火器内压力过小,已经无法使用。

使用方法:第一步,拔下灭火器按压区侧面的保险销;第二步,提起灭火器的同时 , 握住软管的前端,对准火焰的根部。第三步,按下压把,喷射灭火器。简单来说,就是“提、拔、握、压”。

防烟面罩

使用方法:第一步,打开包装盒并取出防烟面罩;第二步,拔出内外罐塞;第三步 : 套在头上,视窗向前,拉紧保护绳。正确佩戴后,选择通往紧急出口的安全路线逃出。防烟面罩的正确佩戴口诀:“开、拔、套、拉”。

灭火毯

使用灭火毯前,首先检查一下完整性,是否有破损。使用方法:第一步,双手拉住拉带,向下拽拉,取出毯子;第二步,双手握住拉带,展开毯子,安全盖住燃烧物体;第三步,关闭热源并离开,直到被盖物冷却。

危急时刻,灭火毯也可以用于自身,护在自己脸上或披在身上用于短时间内自我防护。

强光手电

强光手电主要用于夜间照明道路,分辨障碍物等作用,别瞧它身材小,它可用于火场浓烟以及黑暗环境下人员疏散照明,或发出求救信号。

使用方法:第一步,打开开关,并调节聚焦灯光以达到适合距离。根据不同款式,开关位置有所不同,常见于手电中部或底端。前端调节聚焦,近距离聚焦用于室内寻找逃生出口,远距离聚焦用于户外发出求救信号;第二步,调整照明模式,分为强光、特强光、闪光求救模式。勿将灯光直接照射他人,使用后应及时旋转后盖更换电池。

火灾

如果是楼道内起火,切不可盲目逃生,应紧闭房门,待在室内能够呼吸到新鲜空气的外窗位置,等待消防人员救援。

火场疏散逃生时,不能以不变应万变,都采取低姿弯腰法疏散逃生,必须根据烟气层的高度,相应采取直立行进、弯腰行进和匍匐行进的方式疏散逃生。

比如火灾发生初期,烟气充满天花板顶部,并没有威胁到人的口鼻,若采用低姿弯腰法逃生,会使人可视范围缩小,且加剧体力消耗,大大降低疏散逃生速度。此时直立行进更利于找准安全出口,选择人流量较小、位置较近的安全出口逃生。如果在火灾发生中期,周围布满浓烟,且浓烟已经威胁到人的口鼻时,必须要选择低姿弯腰法疏散逃生。因为高温烟气在上层空间,越靠近地面的空气越清新,更利于疏散逃生。

地震

地震来袭,有10条不要做:不乘坐电梯;不靠近炉灶、燃气管道和家用电器;不在吊灯、电扇等悬挂物下停留;不在大衣柜或其他大型家具柜附近躲避;不靠近窗户、玻璃幕墙及建筑外墙;不靠近树木、电线杆;不靠近悬崖峭壁;不在桥上或桥下躲避;不贸然逃往街道、公路;不继续驾驶车辆,靠边停车熄火后迅速离开。

地震发生时,绝对不能乱跑。如果身处室内,应立刻躲在桌椅或坚固物品下面相对安全的地方,有承重墙墙根、墙角、水管等地方,躲避时姿势要蹲下或坐下,脸朝下,抓住桌腿等坚固物体以免摔倒或身体失控,同时用手护住头部或者后颈,把眼睛闭上。来得及的话,可以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地震过去后,应马上离开室内,跑到就近开阔地带。如果在室外,注意周边环境,避开楼房等高大建筑物。地震结束后,别着急立刻返回室内。


内容提供:中国消防微博

编辑:李煜
审校:杨学娟 陈昊晴
审签:刘萍

欢迎订阅2025年《中国妇女》

1、邮局订阅。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 2-40,全年12期24册,总价192元。
2、手机订阅。扫描或识别下方二维码即可订阅。

   
3、微信订阅。微信“我”→“服务”→“城市服务”→“办事大厅”→“便民服务”→“中国邮政报刊订阅”→“订阅首页”中国邮政-微商城,搜索“中国妇女”即可订阅。
4、电话邮件订阅。与中国妇女杂志社出版发行部联系订阅。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甲24号
电话:010-65126980、65125075
邮箱:65126980@163.com

中国妇女
《中国妇女》杂志1939年6月在延安创办。毛泽东主席亲自题写刊名,并赋诗祝贺。《中国妇女》杂志是全国妇联机关刊物。屡获国家期刊奖,并被评为“百强”社科期刊。她伴随了几代中国女性的成长,是中国女性“励志的范本、成长的蓝本、快乐的样本”。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