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
WORLD BOOK & COPYRIGHT DAY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
全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
又称“世界图书日”
值此与读书相关之契机
特录一篇关于近代思想家谭嗣同
阅读史之短文于此
在见识谭氏读书之博杂之时
你是否还在认为他的思想
充满了杂糅与无厘头?
NONONO!!
读书日当然要有小惊喜
如下的自动抽奖↓↓↓
抽中的小可爱送号主新书一本:
签名上款的《仁学汇校本》
一定要认真读哦,
快来拼手气叭!
抽完奖顺便把文章看看呗
与白嫖怪说byebye~
博参中西岂杂糅:谭嗣同的阅读史
来书所示,若出诸嗣同胸臆,而其微有不同者,非异趣也。乃嗣同蒿目时艰,亟欲如前书所云,别开一种冲决网罗之学,思绪泉涌,率尔操觚,止期直达所见,未暇弥纶群言,不免有所漏耳。《鸿烈》谓作为书论者总要举凡,而语不剖判纯朴,靡散大宗,惧人之愍愍然弗能知也,故多为之辞,博为之说。然诸子以下百家述作,其能如此者,不数数觏也。衡阳王子,可谓大雅宏达者矣。而其言曰:君子之立论,有不必相通而各自成一道,所以使人之随位自尽,是或一道也,后儒不察,视为牴牾而窜之,吁,其亦侗矣!
(《致唐才常》其二,光绪二十三年三月十四日,1897年4月15日,《谭嗣同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18年版,第582页)
对于这段表述,至少有以下三点值得注意。其一,谭嗣同是为了“直达所见”,才遗漏了将“抵牾”的群言弥纶一番的功夫,导致“杂糅”。他对这一点并非毫无察觉,而是直接坦承,可见这种“杂糅”是有意识状态下的。其二,谭氏节引《淮南鸿烈》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淮南鸿烈·要略》云:“夫作为书论者,所以纪纲道德,经纬人事,上考之天,下揆之地,中通诸理。虽未能抽引玄妙之中才,繁然足以观终始矣。总要举凡,而语不剖判纯朴,靡散大宗,惧为人之惽惽然弗能知也;故多为之辞,博为之说,又恐人之离本就末也。”更注重总要举凡、多辞博说,而对细部的“弥纶”功夫则有意缺失,是怕读者惽然弗知、离本就末。其三,谭氏还以其最为服膺的古代思想家王夫之的观点来论证自己在论述时的偏重是有所考量。对此,罗福惠先生有非常精辟的阐释:
这番话则表明他有意按王夫之的主张立论,不避漏失,不求面面俱到,尽管只是从某一角度出发的见解,也力求发挥到极致,形成今人所谓“片面的深刻”或“深刻的片面”。虽然“换位思考”之后,结论可能全然相反,因而自相牾。但是只有把各个“片面”充分展开、将理论讲透之后,才真正有利于比较和综合。
(《解读谭嗣同》,《近代史研究》1999年第1期)
《诗广传·卫风》云:
“如金如锡”,刚柔际也。“如圭如璧”,方圆契也。明乎刚柔方圆之分合者,崇道而不倚于术者也。不知其分,恒用其半而各不成。不知其合,两端分用而不相通。
《老子衍》第二十九章云:
或雄或雌,或白或黑,或荣或辱,各有对待,不能相通,则我道葢几于穷,而我之有知有守亦不一矣。知者归清,守者归浊,两术剖分,各归其肖,游环中者可知已。
《庄子解·天下篇》云:
天下大乱,贤圣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犹百家众技也,皆有所长,时有所用。虽然,不该不徧,一曲之士也: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察古人之全,寡能备于天地之美,称神明之容。是故内圣外王之道,闇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裂。
《尚书引义·咸有一德》云:
道一而已矣,一以尽道矣。
孔子之发言为经,类皆因材施教。因材施教者,佛家所谓因众生之根器当以某等得度者,即为现某等身而为说法。故孔子之言,或大或细,有半有全,犹佛家之有大乘、小乘,有实教、权教,非圣言有异,众生根器不同也。记者误浑连为一编,漫不为区别,复不详记其某一言之发为何地何人何时何事,某为粗、某为精。精杂于粗,则以粗概精而精者亡,粗杂于精,则以精疑粗而粗者亦亡,是以牴牾羼乱而不可就理也。
(《与唐绂丞书》,《谭嗣同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18年版,第207页)
谭嗣同称道的《治心免病法》
美国乌特亨利(Henry Wood,1834—1909)原著、英国傅兰雅(John Fryer,1839—1928)翻译。“北游访学记”两次提到该书:
遍访天主、耶苏之教士与教书,伏读明辨,终无所得,益滋疑惑。迨后得《治心免病法》一书,始窥见其本原。今之教士与教书,悉失其真意焉。
重经上海,访傅兰雅,欲与讲明此理,适值其回国,惟获其所译《治心免病法》一卷,读之不觉奇喜。以为今之乱为开辟未有,则乱后之治亦必为开辟未有,可于此书卜之也。
《古教汇参》作者韦廉臣
谭嗣同身后的《大同学》
作者简介
张玉亮
中华书局副编审,《中国出版史研究》编辑部副主任,中国新闻史学会编辑出版研究委员会常务理事,湖南时务学堂研究会会员。
长期从事近代文献整理出版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近代文献、出版史。整理出版《谭嗣同集》《戊戌四子集》等,《仁学(汇校本)》(浙江古籍出版社)即将出版。
本文系根据“文献学青年学者沙龙:编撰学的视角”提交的报告《探源·辨体·正名:谭嗣同〈仁学〉杂糅抄袭诸说驳议》的部分内容改编而成。
通篇闪烁着作者的
哲思、人文关怀与悲天悯人
充满了先贤智慧与勇敢
《仁学汇校本》添加单篇导读与主旨梗概
又以《亚东时报》作为底本
全文通校《清议报》本、国民报社本、
《清议报全编》本、文明书局本这四个版本
详列文字异同,以期执一得五
从而使读者得见《仁学》最本真的面目
让你快速读懂《仁学》
人物谭
唐才常丨梁启超丨谭嗣襄丨黄遵宪丨屈原丨吴樵丨谭母徐五缘丨谭妻李闰丨梁思成丨林圭丨黄慕兰丨王船山丨祢衡丨蔡锷丨戊戌六君子
事件谭
新书谭
谭嗣同年谱长编丨仁学汇校本丨谭嗣同集丨戊戌四子集丨寻访谭嗣同丨所思不远
解读谭
搞笑谭
闲话谭
维新论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