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发朋友圈,被判赔2万元!

政务   2024-11-26 18:56   广东  


近日

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审结一起名誉权纠纷案件

判决在微信朋友圈

发布侮辱、诋毁同事信息的被告

删除朋友圈、赔礼道歉

并支付原告精神损害赔偿金2万元

01

案情回顾



小丽和小芳均在某公司任职,分别担任不同部门的经理。2023年,小芳因生活、工作上各种原因对小丽心怀不满、产生矛盾,遂连续一个多月在其朋友圈发布了共计40条侮辱、诋毁小丽的内容,并在某些文字后配上小丽与异性的合照及带有小丽手机号码的图片,暗示小丽存在生活作风问题。



小芳的微信好友中有大量该公司领导、同事,小丽知晓小芳发布上述朋友圈内容后,自觉遭受严重的精神困扰、处于抑郁状态进而前往医院寻求心理治疗。医院诊断小丽为抑郁状态,建议其全休2周。


小丽认为,小芳凭空捏造信息、在朋友圈发布带有侮辱、诋毁其本人的文字图片,这种行为已经构成对其声誉形象的严重贬低,导致其名誉权受到严重侵害,因此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小芳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公开赔礼道歉,并支付精神损害赔偿金等。


02

法院审理



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

小芳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删除微信号中发布的案涉40条朋友圈内容,在该微信号朋友圈中持续十日公开发布对小丽的道歉声明,若拒绝履行和迟延履行,法院将在市级媒体刊登判决的主要内容,费用由小芳负担;


小芳向小丽支付精神损害赔偿金20000元。


小芳不服,提起上诉。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本案中,现有证据并未证实原告存在被告所述行为,被告发布的朋友圈配图中包含有原告的人像及手机号码,被告还发布了原告及异性的合照,配上带有侮辱、诋毁内容的文字,同时还存在大量发泄情绪的谩骂性言论,相关内容能够看出系直接指向原告,且原告与被告曾经作为同一个公司的同事,双方不可避免存在共同的社会交际范围,此种行为具有严重的损毁和贬低他人名誉的性质,明显会导致原告的名誉权受损。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九百九十五条 人格权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权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的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对此你怎么看?

评论区聊聊!




沙溪发布编辑部 
编辑:胡旖婷
统筹:张   炜、王   菲
复审:林晓颖
终审:陈起昌
信息来源:广东普法

沙溪发布
发布沙溪本土文化、经济资讯,最新社会动态及视频新闻,弘扬沙溪文化经济精髓,敬请您的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