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民国风文艺范
《民国四大名门奇女》一书中,当年许多小报这样形容蓝妮:“您想知道古代的貂蝉和赵飞燕长得什么样子吗?去看一看蓝妮小姐就知道了,她就是这些古典美女的现代标本!”
一
1912年的澳门,一个叫做蓝妮的姑娘出生了。蓝妮原名叫蓝业珍,又叫蓝巽宜。蓝妮长着一双有别于汉人湛蓝色的大眼睛,像洋娃娃一样,活脱是个大美女。她是苗族的苗王后代,所以大家都称她是“苗王公主”。
不过,蓝妮可没有一点公主的架子。相反,她有着无比的亲和力,又能说会道,嘴巴很甜,深受同学们的喜爱。若是身边人有了矛盾,她进来三两句言语,大家就能被她逗乐,刚刚的不开心也已全然忘记了。
所以有人夸她说:“蓝业珍就是一把‘烂泥’,把大家都糊到了一起。”
蓝与“烂”同音,于是,一些好事的同学开始叫她“烂泥”,但她天性豁达,一点也不生气,到后来干脆将“烂泥”念成其谐音“蓝妮”,并作为她的名字。
作为一个公主,性格却如此豁达开朗,脾气也是好得出奇,这自然跟家庭对她的教育有着莫大的关系。
蓝妮的祖父,是光绪末年的举人,任过官职,经过商,还热心于公益事业。蓝妮的父亲,是孙中山先生共和思想的追随者,早年曾经参加同盟会。蓝妮的母亲也是名门闺秀,能写一手好字。而这些都能在蓝妮身上找到缩影,家里还为她请了一位先生教她读四书五经。
所以蓝妮不仅相貌生得漂亮,又从小接受着良好的教育,在为人处世、从商眼光、素质涵养、道德良知等诸多方面均难以挑剔。
然而,正是要大放异彩的人生,奈何生逢乱世,天意弄人。
1926年,蓝妮的父亲蓝剑俊与好友一同外出时,遭到歹徒袭击,那位好友当即中弹毙命,所幸蓝父性命无恙,但亲眼目睹友人被打死之后,蓝父精神失常了。
为了给蓝父治疗精神病,家人四处寻访名医,钱都花的差不多了。而且蓝父也已没有了工作的能力,全家没有了经济来源。正当一筹莫展之际,蓝父想起了借走他二十万两银子去香港做生意的兄弟刘德辅。
蓝父在两个仆人的陪伴下到了香港,谁知刘德辅翻脸了不认账,一口咬定根本没有向他借过这笔钱,并且立刻就将他赶走了。
随行的两个仆人,甚至也卷走了蓝父身上带着的看病费用和盘缠,再不见踪影。蓝父接连打击,病情更重。经济更见底了。这时,蓝母含泪出了个主意:让蓝妮嫁到李家。
二
李家有个二公子叫李定国。他的父亲是南京政府的财务部常务次长李调生。李家是个比较传统的家族,说的很清楚,也很直接:只要蓝妮能嫁给李定国,他们愿意每个月拿出100元给蓝家做补贴。
这样一来,蓝父的病情就有救,蓝家也能慢慢恢复元气。李家是个名门望族,李定国又是个俊美帅哥,法律系高材生,还跟蓝妮一样喜欢传统文化和艺术。
这么看来,怎么都不算亏待了蓝妮。可不论怎样,这件事归根结底,两个字就能总结:卖婚。
在这样的情况下,又怎能得到幸福呢?蓝妮是有独立思想的新时代女性,是见过世界的。你让她卖婚,如何能接受呢?可是为了父亲,也为了这个家,18岁的蓝妮出嫁了。而正如很多人预想的一般,她在李家并没有得到什么幸福。
李家是个传统家族,传统往往还带着另一个特质,封建。
虽然旧社会的很多问题,我们并不能强加上封建专制的帽子,然后一
李家老辈人常常以“是李家出钱资助了蓝家解困,蓝家应该感恩戴德”为理由自居,有时甚至连佣人也不把蓝妮放在眼里。
从小自由惯了,到这里来却处处要守规矩,还处处受欺负,饶是天性豁达的蓝妮也觉得十分委屈,但这些她都忍了。唯独有一件事是她不能忍受的,就是自己的丈夫李定国风流成性,且胸无大志,纯粹是个纨绔子弟。
一个理智而懂礼的女人,什么时候会对一段婚姻失望呢?就是对丈夫失望的时候。说到底,结婚的是蓝妮和他李定国,其他人再怎样也影响不大。只要有一个好丈夫,在婆家受点委屈又能怎样呢?
李定国整日贪图享乐,不想做官更不想经商,待在家里不思进取。与他法律系高材生的身份完全不符。蓝妮虽也尝试过劝说他,但苦于没有共同话题,有心无力。
夫妻间最重要的两样东西,一是信任,二是沟通。有矛盾不怕,只要能沟通,任何问题都能想办法解决。但如果连沟通都做不到的话,再小的问题也会慢慢变成大问题。
终于,5年后,已经为李家生下三个孩子的蓝妮再也无法忍受这样的生活了。她请来大律师吴凯声调解,要与李定国离婚,并且选择了净身出户。离婚的那一刻,对蓝妮来说当然是无比畅快的。这5年时间对她的折磨太大了。不仅得不到疼爱,甚至得不到尊严,那些日子让她十分压抑。
吴凯声后来问她:“你离婚后怎么打算?”她坦率地回答:“我身上现在还有几百块钱,用完以后,就去投黄浦江”。
这话不是说出来吓唬人的。在1934年这一年,也就是蓝妮和李定国离婚的这一年时间里,上海市自杀人数便高达两千三百多人,大多数都是因忍受不住压力而自杀。在这其中,女性要明显多过男性。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可想而知,蓝妮当时心中到底承受了多少。
三
蓝妮虽然已生过三个孩子了,但却魅力不减当年,甚至随着年龄的增长,素质涵养的沉淀,气质更甚了。很多人说蓝妮的样貌好比貂蝉、赵飞燕,这话绝不是空穴来风的。
1935年暮春的一天,蓝妮受到同学的邀请,去参加了一场晚宴。在晚宴上她发现人群中一直有一双温柔的眼睛在注视自己,别人向她介绍说:“这位是立法院院长孙科先生。”
两人礼貌性地互敬了一杯酒,就在这杯酒之间,孙科已经为美人所倾倒,暗暗动了心。孙科是谁呢?国民政府立法院院长,民国四公子之一。绝对的名人,而且,他还有一个最为重要的光环——孙中山先生的儿子。
当然,那时的孙科已经有一位妻子了,叫做陈淑英。但当时陈淑英在澳门养病,孙科在南京供职又走不开,所以夫妻二人长时间分居两地。
因为对蓝妮心驰神往,又见她讲得一口流利英文,古典诗词也是信手拈来,孙科就聘请蓝妮充当他的私人秘书,开始与她半明半暗地恋爱。他爱慕着蓝妮,但是又不能抛弃原配妻子陈淑英。
从1912年起,法律就已经在推行一夫一妻制了,只是没有真正落地而已。而当时社会上流传着“立法院长包养情妇”的绯闻。孙科不顾家庭与社会的压力,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公开恋情决定娶蓝妮为二夫人。
公开后,他们既没有办理正式手续,也没有举行正式婚礼,只请了不多的同事好友,低调地办了几桌。席间,孙科笑道:“哈哈,我是知法犯法,罪加一等啊!”
在这样既影响声誉又很可能影响仕途的情况下,孙科被认为是很容易会退缩的。但孙科为表心意,甚至立下字据:
“我只有元配夫人陈氏与二夫人蓝氏二位太太,此外决无第三人,特此立证,交由蓝巽宜二太太收执。”
此后,两人恩爱有加,相当甜蜜,几乎形影不离。孙科尽力在呵护蓝妮,蓝妮也在尽力去辅助孙科的工作。有人说她是民国最高调的小三,我并不认同这个名头。
其一,小三这个定义是在“一夫一妻制”基础上的衍生。1912年公布的《临时约法》中明文规定实施一夫一妻制,但因为各类史书缘由,这一轨制没能真正落地。直至1950年5月1日颁行的《婚姻法》,我国才真正完全废弃一夫多妻制,实施一夫一妻制。而孙科宣布二太太的消息,是在1936年。
其二,蓝妮从头至尾没有破坏孙科和原配妻子陈淑英的感情。蓝妮很会做人,对陈淑英可以用四个字形容——相敬如宾。蓝妮为孙科付出的确实太多太多了。
四
日本投降后,一向同孙科关系不好的军统头子戴笠在主持上海主办逮捕汉奸、查抄逆产之际,认定蓝妮在抗战期间居住上海时,曾与汪伪上层人士交往过密。因此,他以“汉奸嫌疑”的罪名将蓝妮关进监狱。蓝妮从未担任过伪职,谈不上当汉奸,再加上孙科向蒋先生求情,并以辞职相要挟,在得到蒋先生的手谕后,关押三个多月蓝妮回到家,大放鞭炮以示庆贺。
这时候的孙科,在对待爱情的问题上,显然是比较有担当的。只可惜,他的担当并没有维持下去。或者说,不够坚定、果敢,才是孙科的本来性格。
1948年,孙科进行副总统的参选,蓝妮为了帮助丈夫,利用自己出色的交际才能四处拉票上下奔波。
但此时,政敌从蓝妮身上下手,对方将蓝妮的事情添油加醋写成文章,刊登在《救国日报》上,对她进行舆论的污名化。顿时蓝妮承受了铺天盖地的社会压力,而孙科非但没有为蓝妮辩解,反而立即撇清了跟蓝妮的关系。这件事情被叫做“蓝妮事件”。
经过四轮选举,孙科最终落选,竞选参谋团将失败原因完全归罪于蓝妮,据说孙科为撇清自己也默许了这个说法。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蓝妮这些年也在社会上经商,涉及各个行业也算是有所成就,赚的也都是干净钱。偶尔会碰见难缠的事情要孙科来解决,但孙科却总在关键时刻掉链子。
“蓝妮事件”结束以后,蓝妮对孙科正式提出分手,结束了近13年的感情。
蓝妮绝不是一个无情的人。恰恰相反,蓝妮从小接受的良好教育令她刚烈、果敢却又十分温柔,也十分念旧。
虽然孙科当年让她蒙受不白之冤,让她绝望无助,可在晚年回忆时,言语间仍能感觉得到她对孙科却还常怀感激。毕竟是她的贵人,也是她的爱人。
当然!别说是孙科,甚至是对第一任婆家的李家人,她也从未忘记。在抗战时期,蓝妮也常常接济李家,甚至后来帮助李定国和李家的其他人安排一些很好的工作。
有人说她经历两段失败的感情。我并不认同。
评判一段感情是否失败的依据是什么?有没有坚持走下去吗?能白头终老的也未必是幸福的婚姻,结束的感情也未必就是失败的。
我倒觉得,蓝妮在这两段感情中表现相当出色。在她做出应有的决定时的那份果敢就是寻常人所不能比的;对孙家和李家的那份善良也是寻常人所不能比的;主动从李家净身出户,这等魄力,这等非世俗的心,又有几人能做到?
自从与孙科分手之后,蓝妮再也没有对谁动过心了,一直孤独终老。可能是曾经对孙科的情深难以忘怀,也可能是两段感情让她彻底伤了心,断了念,又或许是在等待着什么,我们也不得而知。
直到1996年9月28日,这位勇敢、有魄力、有涵养、智慧、善良的一代佳人蓝妮,终于在上海悄然离世,享年85岁。当时,也没有任何新闻报道了她的离去。据说,走时手里还攥着孙科为她立的那张字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