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崇夏
江河浩渺情无尽,万里河山赤子牵。
俄乌冲突持续至今,风云变幻令人瞩目。乌克兰政府试图让海外侨民“自愿”回国以补兵源,然而背后却小动作不断。乌军逃兵现象频发,155旅的丑闻仅是冰山一角。外部援助也逐渐乏力,泽连斯基面临重重困境,开始向中国寻求帮助。但局势复杂多变,乌克兰未来究竟何去何从?是走向和解还是继续深陷冲突泥潭?这一切都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乌克兰民族团结部长曾表示,要让海外2000万到2500万侨民“自愿”回国。」 可谁都知道,这背后是乌军兵源枯竭的无奈。那些在欧洲的乌克兰难民,享受着德国的高额救助金、瑞典的优厚福利、英国的舒适住房,生活滋润得很。但基辅政府却在背后使手段,敦促盟友减少对难民援助,想把他们逼回国。
乌军的问题远不止于此。「155旅逃兵事件不断,去年就有1700人擅离职守,在法国受训的也有50人离队。据乌议员透露,自冲突爆发,乌军逃兵已超10万。为了补充兵力,乌克兰甚至强迫老年人、残疾人、精神有问题的人服兵役。」
而外部援助也在减少。美国和欧盟进入“援乌疲劳期”,经济形势不佳、地区安全问题严峻,让他们更倾向和谈。特朗普上台后,美国还可能退出援乌阵营。乌军面临的压力与日俱增,不仅兵源不足,装备弹药也逐渐短缺。
乌军的战斗情况也不容乐观。曾经寄予厚望的9个北约旅如今已名存实亡。以第37海军陆战旅为例,基层士兵在反攻中三次换血,军官大量伤亡,新兵士气低落,精神崩溃。泽连斯基此前对中国态度不佳,如今面对压力,开始寻求中国帮助。但中国虽有强大影响力,可泽连斯基若继续一意孤行,后果恐怕不堪设想。
为啥乌军兵源问题如此严峻:
「士兵待遇与预期落差大。」:许多乌克兰士兵上战场是为了钱,可如今发现不仅难以战胜俄军,生命还时刻受威胁。据调查,超7成士兵认为自身付出与所得不成正比。想想看,谁愿意在看不到希望的战场上拼命?若继续如此,更多士兵会逃离,乌军将无兵可用。 「征兵手段引发民众反感。」:乌克兰为了征兵,连老人、残疾人、精神病人都不放过,这种强行征兵的方式,让民众对政府失望至极。有数据显示,因强行征兵,乌克兰民众对政府的支持率下降了20%。长此以往,国内社会动荡,征兵只会更难。 「海外动员忽视质量。」:乌克兰想让海外侨民回国,只看重数量,不考虑质量。大量没有军事技能和心理准备的侨民回国,如第155机械化旅,新兵多、训练不足,上了战场一触即溃。这样的军队如何能打胜仗?若不改变,再多的人也只是“炮灰”。
俄乌冲突下,乌军面临着兵源、外援等诸多难题,泽连斯基的处境愈发艰难。乌克兰若想走出困境,需正视问题,寻求和平解决之道。中国的影响力有目共睹,若泽连斯基能诚意求和,或许还有转机。但如果继续执迷不悟,只会让乌克兰陷入更深的灾难,到那时,后悔也晚了。希望各方都能以和平为重,让这片土地早日恢复安宁。
信息源引自:
环球网——《乌媒:乌陆军司令承认,法国培训的乌军第155旅有逃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