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古桥,与三代霸主的基业紧密相连

文摘   2024-11-05 11:18   陕西  








西安城东,一条古老的河流蜿蜒流淌,河边曾居住着知名作家陈忠实,他如此描绘这条河:“涌出石门归无路,反向西,倒着流”。自东南流向西北的反常走势,在我国河流中绝无仅有,令人称奇。这条河流正是《上林赋》中提及的“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的“长安八水”之一——灞河。

据《汉书·地理志》载:“霸水亦出蓝田谷,北入渭。古曰兹水(滋水),秦穆公更名,以章霸功,视子孙。”公元前623年,秦穆公将“滋水”改为“霸水”,以彰显霸业。鉴于它本身就是河流的名称,后人便在"霸"字中加入了"水"旁,使其更加生动形象,从而得名灞水,一直沿用至今。

灞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自古就有“三辅胜地”之美誉。6000多年前半坡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人面鱼纹盆上的图案,深刻地反映了原始社会渔猎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世界上最早的植物纤维纸——“灞桥纸”,将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从东汉时期上溯西汉时期。




被称为“东方金字塔”的西汉三陵——汉文帝霸陵、薄太后南陵、窦皇后北陵,以“顶妻背母”的方位安置,彰显着中华民族孝道文化。


灞河之水静静流淌,承载着千年的故事与记忆。而在这水波荡漾之间,灞桥如同一条跨越时空的纽带,巧妙地将古老与现代交织成一幅生动的画卷。


#壹

古桥遗韵  千年流淌

01

春秋时期,得以初建

南人舟楫,北人架桥。春秋时期,秦穆公在灞水上修建木桥,以图东进,开辟了灞水上有桥的历史。

     汉代将都城长安置渭河南岸,灞河遂成都城的东面屏障。为了都城东向出入,在桥梓口村西浐河入灞处的北辰村附近灞河上正式筑建木桥。上设稽察亭,检查来往行人。灞河是都城东向的必经之路,为长安之咽喉。

灞桥位置变迁示意图


02

王莽时期,毁于大火

西汉末年,王莽地皇三年二月,(公元前22年)灞桥被躲在桥下的贫民取火避寒所引着,大火从桥头东一直烧到桥西,后来“桥尽火灭”。

之后的几年,帝国灾频仍,蝗灾爆发、星座异常,关东饥荒。宠信神道的王莽马上拟诏,从三皇五帝、天地方位的角度来分析这次灞桥事件,为这一切找到了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正以三年终冬绝灭霸驳之桥,欲以兴成新室统一长存之道也。又戒此桥空东方之道。其更名霸馆为长存馆,霸桥为长存桥。”

     伴随着为灞桥改名的诏书,王莽又颁发了一系列新的治国举措,他希望将灞桥之毁视为帝国的一个适时合理的转机,重整旗鼓。或许以安民之术取代王霸之道,能为垂危的帝国赢得一线生机。

新帝王莽画像

王莽之所以选定灞桥作为政治转向的借口,也并非无缘无故。灞桥自修建伊始,就一直与王霸之道有着密切关联。

“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称霸西戎,迫使周王朝承认他为西方诸侯之伯,遂改滋水为灞水,以佐证王图霸业。

四百年后,他的后裔嬴政在灞桥上为大将王翦送行,六十万大军旌麾东指,大破潼关,一统天下,成就“千古一帝”。

二十年后,刘邦由灞桥入咸阳,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绶符节,降轵道旁。”

灞桥与三代霸主的基业紧密相连,将充斥着英雄主义的灞桥更名为长存桥,显露了其整治天下的坚定意志。但次年,赤眉军攻陷长安,69岁的王莽及其理想,一同在叛军的刀剑下陨落,长存桥的名字没过多久又被改回灞桥。

03

隋唐时期,名扬天下

     隋文帝杨坚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在汉长安城东营造新都大兴城,灞河成为运送物料的障碍,因此在今柳巷与灞桥街之间修筑“南桥”(因新桥位于汉桥以南),即隋唐古灞桥,次年完工。由于木桥易毁,这次改建为石桥。

隋唐灞桥遗址


     它的修建比赵州桥还早近20年,是我国历史上修建时间最早、规模最宏大、桥面跨度最长的大型多孔石拱桥。据《旧唐书》记载:灞桥是当时全国11座大型桥梁之一,11座桥梁分为石柱、木桩及浮桥三类。石柱桥有4座,其中一座就是灞桥,可见灞桥当时的地位。朝廷还专门安排30个卫士和8个工匠常年看守并维护修缮,这也充分说明唐朝政府对这座大桥的高度重视。

隋唐灞桥复原图


     作为沟通当时都城与广大关东地区的纽带,隋灞桥是隋唐都城的重要工程,建造极其讲究,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水平。此桥全长400米,与现在的铁路和公路桥长度十分接近,用石头修建这么大的桥梁在当时十分罕见。
     桥墩两头镶有造型精美的巨型石雕龙头,用以桥体的装饰,雕刻精美、气势非凡,是中国古代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唐代大诗人王昌龄曾在《灞桥赋》中以“若长虹之未翻”描绘这座名扬天下的石拱桥。

石雕龙头

隋唐古灞桥在灞河上屹立了800年,后因灞河上游秦岭植被遭到破坏,河水中带有大量泥沙,久而久之,致使河床抬高,沙石淤积桥涵,造成此桥废弃。


04

宋元时期,刘斌重建

宋神宗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宋时桥圮(pǐ毁坏),韩镇重修”。该桥经至元初又为洪水淤沙淹没。

元代,山东堂邑人(今聊城)刘斌游历了关中准备回家时,与同伴赶马车过灞河,恰逢灞河水涨,刘斌的车侥幸到达对岸,后边的车却被汹涌的激流冲没。他目睹惨状,发誓要在灞水上建一座永久性的石桥。元代至元三年(公元1262年)刘斌告别家人,重返长安,临行前,他对家人说:“若石桥不成,永不东归!”到长安后,他在灞水岸边搭了一间简陋的草棚,开始了极为艰辛的造桥工程。

     新桥桥址选在隋灞桥以西70步的地方。刘斌在石匠、木匠技艺上造诣深厚,他召募群众“分采华原五攒之石,伐南山之木以为地钉”。刘斌修桥的事迹感动了官府,当时平章政事(相当于宰相)赛天赤行省陕西,听到此事他带头捐钱一千缗(mín,一千钱为一缗),又调用民工200人帮助刘斌。于是陕西地方官吏纷纷捐款,加上长安百姓的相助,大大加快了工程进度。
     得知新桥竣工的消息后,皇帝将刘斌召至大都(今北京),令他将灞桥的图案绘制出来并详述建造过程。在汇报中,刘斌并未提出任何个人要求,他仅表示:亲眼目睹民众在石桥上安全通行,便是他最大的心愿,他恳请朝廷在灞桥的起始处树立一块石碑,以作为长久纪念的标志。皇帝遂命尚书省翰林国史院撰写碑文。《安西府咸宁县创建灞桥记》由曾出任陕西行台中丞张养浩撰写。


05

明清之后,多次毁建

     随着时间的推移,灞桥历经多次修缮,然而由于设计未能充分适应自然环境的挑战,无法抵御洪水的冲击和沙土的淤积,桥体不久后便再次坍塌。这样的循环反复,重建与毁坏交替出现。到了清道光十三年(即公元1833年),陕西的官员和乡绅联合召集工匠和民众,借鉴了当时西安普济桥的技术特色,再次着手重建灞桥。
     这次重建,吸取历代桥圮的教训,结合桥位的水文地理,从设计到施工较过去都有突破性改进。直到建国后改建前,历时120余年灞桥安然无损。

1938年的灞桥

#贰

诗词里的烟柳灞桥


     在隋朝至盛唐时期,灞河两岸景色宜人,被誉为长安的“东花园”。在春风细雨的季节,桥畔柳丝万千,宛如烟雾缭绕,柳絮轻盈如棉,洁白如雪。无数文人墨客为之倾倒,纷纷吟诗作赋,将这一景观称为“灞柳风雪”,并列为“关中八景”之一,成为陕西关中地区雄伟山河与风景名胜的独特代表。

     古时,官府还在灞桥上设立驿站,叫做“滋水驿”,长安人向东送行,往往以灞河为界,送出长安城,到了灞河就要在灞桥上分别了。那时,灞桥的河堤绵延数里,步履所至,尽是依依柳树。东行的人们,常常折取灞柳作为赠友赠亲的礼物,以此寄托相思。后来,灞桥作为话别之地的美名渐渐传扬开来,故又名销魂桥。

     据统计,在《全唐诗》的四万余首诗篇中,与“灞桥”有关的诗篇高达两百余首,这不禁令人感叹:“灞桥”在唐诗的海洋中,占据了不小的江山。在这两百多首诗中,以“灞”字入题者就有三十三首,真可谓是“灞桥”风情,千诗万咏,流传千古。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诗词


简章德茂

[宋] 陆游

冷云黯黯朝横栈,

红叶萧萧夜满船。

个里约君同著句,

不应输与灞桥边。


上林春令·十一月三十日见雪

[宋] 毛滂

蝴蝶初翻帘绣。万玉女、齐回舞袖。落花飞絮蒙蒙,长忆著、灞桥别后。

浓香斗帐自永漏。任满地、月深云厚。夜寒不近流苏,只怜他、后庭梅瘦。


鹧鸪天·枫落河梁野水秋

[宋代] 苏庠

枫落河梁野水秋。淡烟衰草接郊丘。醉眠小坞黄茅店,梦倚高城赤叶楼。
天杳杳,路悠悠。钿筝歌扇等闲休。灞桥杨柳年年恨,鸳浦芙蓉叶叶愁。

天仙子

[宋] 张孝祥

三月灞桥烟共雨。拂拂依依飞到处。雪球轻飏弄精神,扑不住。留不住。常系柔肠千万缕。

只恐舞风无定据。容易着人容易去。肯将心绪向才郎,待拟处。终须与。作个罗帏收拾取。






    “朝朝送别泣花钿,折尽春风杨柳烟。”一缕柳枝轻拂,蕴含着无尽的情愫。“折柳以别”,不仅仅是文学上的一个故事,更是古人传承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







     悠悠岁月如歌,镌刻着历史的波澜壮阔;滔滔河水如诗,吟唱着灞桥的沧桑巨变。今朝之际,灞桥虽已褪去千年古桥的风华,化作现代钢铁与水泥的构架。但变换了历史的天空,灞柳依旧在风中轻拂,仿佛在诉说着不息的岁月传奇。


来源 | 陕西水利博物馆



文物陕西
探索历史未知,揭示文明本源,讲好文物故事,弘扬优秀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