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药害有哪6种症状?怎么补救?知道得越早越好!

百科   2025-01-18 19:47   江苏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随着农药的广泛使用,作物受害的现象愈发普遍,这些症状有时与病害或生理失调相似,难以区分。作物可能出现的卷叶、畸形、黄化或生长停滞等症状,都可能是药害的表现。那么,如何识别药害症状并有效应对呢?


药害常见症状


斑点型:这种药害多出现在叶片上,表现为黄斑、褐斑或枯斑。斑点的大小、形状各异,且分布无规律。与病害不同的是,药害病斑通常不会形成明显的发病中心。

黄化型:药害导致的黄化可发生在作物的茎叶部位,主要阻碍叶绿素的正常光合作用。轻度黄化表现为叶片发黄,重度则可能全株发黄,直至枯萎。这种黄化与天气条件密切相关,晴天多则黄化快,阴雨天多则黄化慢。

畸形型:作物的各个器官都可能因药害而畸形,如卷叶、丛生、根肿、畸形穗、畸形果等。这些畸形症状与正常的生长变异不同,具有明显的异常性。




枯萎型:药害导致的枯萎通常没有发病中心,且发生过程较为迟缓。作物先黄化,后死株,根茎输导组织无褐变。这种枯萎与病害的枯萎症状有所不同,需要仔细区分。


抑制型:药害可能抑制作物的正常生长,表现为生长停滞或生长缓慢。这种抑制往往伴随着药斑或其他药害症状的出现。


花果脱落与品质下降:在果树和其他双子叶植物上,药害可能导致落花、落叶、落果等。此外,果实还可能因药害而出现果表异常、品质变劣等问题。



如何避免药害发生


合理用药:对症施用农药,避免乱用和盲目混用。混用农药时,要确保其化学性质相容,以提高防治效果并降低成本。

正确掌握使用浓度和施药量:对于高效农药和植物生长调节剂,要严格控制使用浓度和施药量。配药时采用二次稀释法,确保药液均匀一致,提高药效并减少药害。

选择合适的施药时间和气候条件:根据药剂特性和作物生长习性,选择合适的施药时间和气候条件。避免在中午高温时段施药,以减少作物耐药力下降导致的药害。





出现药害如何补救


用清水或偏碱性水喷洗:对于叶面施药导致的较轻药害,可用大量清水或偏碱性水喷洗受害作物的叶面,以稀释和去除农药残留。

摘除或修剪受害器官并补种毁种:对于受害较重的果实、枝条或叶子,应及时摘除或修剪,以防止病菌侵染。对于受害严重的田块,应根据受害程度及时毁种或补种其他农作物。


喷施适当安全佐剂:在发生药害后,可喷施适当的安全佐剂来降低农药对作物的危害。这些佐剂不仅能解毒,还能起到根外施肥和促进作物生长发育的作用。

追施速效肥或喷施激素补救:在受药害的作物上迅速追肥或喷施激素,以增加养分并促进作物的恢复能力。对于抑制或干扰植物体内激素合成的农药,可喷施相应的激素来缓解药害。

注:部分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来源:山丹丹农业技术

END






191农资人
191农资人网(www.191.cn)自2006年上线以来,顺应全球互联网发展趋势,以“平等、自由、共享、互助”的人文精神为发展理念,以农资人为本,以服务农资消费者(农民)为终极目标,打造集制造、流通、使用者于一体的交流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