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链接:https://tecdat.cn/?p=38933
在当今这个快速变革的时代,中国经济与社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而长期的转型(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获取专题报告合集PDF版本)。
罗兰贝格的《预见2025:中国行业趋势报告》认为,经济发展模式已从传统的劳动力与大规模投资驱动,转向创新和技术引领的新范式,这不仅要求商业模式、运营模式的优化,更需要管理方式和决策系统的全面升级,以增强经济的韧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文末470份2025年行业趋势研究报告最新趋势已分享在交流群,阅读原文进群和500+行业人士共同交流和成长。
然而,转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疫情后的通缩压力、房地产市场与就业率的不确定性,给消费和市场信心的恢复带来了挑战。但与此同时,中国在出口与产业升级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消费市场也蕴含着新的潜力和机遇。全球化格局的深刻变化,以及 AI 等新兴技术的加速渗透,既带来了新的机遇,也使企业面临诸多复杂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本报告将深入剖析中国行业趋势,洞察未来发展方向,为各界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决策依据。
1.转型大背景
新范式: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从依赖劳动力和大规模投资转向创新和技术驱动,强调商业模式、运营模式、管理方式和决策系统的全面优化,以提升经济韧性。
深度转型:中国经济与社会正经历长期而深刻的转型,尽管面临更多波动性和不确定性,但通过构建长期竞争力,实现稳健可持续发展。
2.当前经济挑战与机遇
通缩压力:疫情后消费和市场信心恢复缓慢,房地产市场、就业率的不确定性影响消费意愿,导致产出缩减和就业压力。
出口与产业升级:出口相对国内生产的比值和进口贸易比例降低,显示越来越多的国产商品被接受,中国正在通过产业升级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
消费潜力与模式变迁:消费者更加理性成熟,更注重品质、健康、实用和绿色消费,为大众消费市场带来新机遇。
消费者家庭余钱有多种用途。储蓄意愿高,教育支出多。收入影响旅游,老年医疗负担大。部分无余钱,用途排名未变。
消费者家庭余钱主要用于储蓄、子女培养教育、旅游、还房贷和医疗;消费者储蓄意愿持续增强,尤其是消费意愿高的群体;消费者家庭子女培养教育支出增加;收入高低对旅游需求影响较大;老年消费者医疗负担相对较重;股市回暖可望对促进消费产生助力;没有余钱的消费者比重上升值得关注。
消费者购物时,体验很关键。调研显示超92%消费者不只看产品,忠诚与摇摆存量客户都重体验,品牌提升体验可赢摇摆消费者。
深入剖析消费者所展现出的态度可知,在购物环节,除了产品自身之外,消费者体验实则是致使消费者在购买决策时犹豫不决的关键要素。
3.接下来的策略与发展方向
多维度转型:从“追量”转向“追质”,通过提升价值创造更多可支配收入,拉动消费信心。
政策与市场协同:政府与企业共同创造可持续、可信的消费环境,提升民众对未来的信心。
老龄化应对:补齐社会保障制度短板,丰富养老金融产品,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加速个人养老金制度发展。
4.出口与全球化策略
市场重心转移:从全球北方市场转向全球南方和欧洲市场,利用新兴市场潜力。
产品升级:“新三样”(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取代“老三样”,推动中国向价值链上游迁移。
全球化路径:通过在海外建设生产与物流基地,服务海外市场,降低风险,实现双向投资。
行业出海概览:多领域机遇与挑战
各行业在出海进程中也呈现出各自的特点与趋势。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在国内市场已取得显著成绩,但国际市场份额相对较低,仅为 20 – 30%,与国际同行 50 – 60%的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这表明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在国际化布局方面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为了提升国际化水平,企业可积极寻求与国际市场接轨,加强与国际领先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学习借鉴其成功的国际化经验,同时加大在海外市场的营销和推广力度,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在企业投资方面,尽管近年来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愈发谨慎,但战略性海外投资的步伐并未停止。近五年半的海外并购数据显示,科技、金融、工业制造和医疗健康成为前四大行业,其中科技、工业制造和医疗健康三个行业的并购交易宗数占比高达 47%。在十大海外并购交易中,除了少数与零售和媒体娱乐相关的交易外,其余八宗都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并购。这些并购使企业获得了汽车、半导体及电子、生物科技等多领域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有力推动了企业在全球汽车制造、能源和医疗健康产业链上的战略布局,为相关产业的发展和优化提供了新的机遇与动力。
5.企业的挑战
风险分散与优化:制定全球化战略,寻找新市场,优化商业模式和供应链。
合作共赢:通过合作伙伴关系,利用当地资源和市场准入优势。
运营优化:提升运营效率,加强成本控制,适应市场变化。
对于跨境出海商家而言,生产与库存管理、本土化服务以及盈利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方面,但同时也是目前急需提高的能力短板。据亿邦调研数据显示,超过 60%的商家认为“品牌营销”“供应链管理”以及“本土化服务”是最为关键的三种核心能力。然而,对比出海商家在经营中现有的能力和未来所看重的能力可以发现,“生产与库存管理”“本土化服务”和“盈利”这三项,既是商家最为看重的能力,也是当下迫切需要提升的短板所在。从外部环境来看,全球化深入使得不同地区市场需求和竞争格局不断变化,对生产与库存管理提出更高要求,以保障产品稳定供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法规差异,使得本土化服务成为获取市场份额的关键,而盈利能力受市场波动、汇率变化等因素影响。从内部能力分析,生产与库存管理能力现状为 28.0%,未来需求为 63.0%;本土化服务能力现状为 24.0%,未来需求为 62.5%;盈利能力现状为 18.0%,未来需求为 53.5%,差距明显。商家可通过优化供应链流程提升生产与库存管理,如优化物流配送、合理安排生产计划以提高库存周转率和降低成本;深入了解海外市场文化和需求,加大本土化服务投入并评估投入产出比确定最佳策略;创新商业模式和控制成本提高盈利能力,如优化定价策略、降低运营成本等。进而围绕客户需求打造高效供应链和服务体系,通过精准的市场定位和差异化的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从而在激烈的出海竞争中占据优势。
6.新全球化范式
经济自主性:强调经济自给自足,减少对外依赖。
战略与经济对抗:主要发生在超级大国之间,特别是在中美之间。
供应链风险管理:采取多元化、区域化和友岸外包策略,降低供应链脆弱性。
气候竞争力:应对气候变化成为新的国际竞争力。
7.全球化新格局
经济分化与再平衡:全球南方与全球北方之间的贸易关联度上升,区域经济融合加深。
连接器国家兴起:一些国家在贸易秩序的重组中成为新的贸易中心。
贸易保护与规则挑战:全球范围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原有国际规则体系面临挑战。
复苏中的经济分化:全球经济增长面临压力,加剧贸易冲突与地缘政治角力。
8.AI与未来趋势
AI加速渗透: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爆发推动AI应用加速,企业应提前布局,考虑数据与监管准备。
战略考量:AI作为企业战略的一部分,提升数据处理能力,适应未来AI应用场景。
技术突破与影响探讨
显著的技术突破中,ChatGPT、Bard 和 Lama2 等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备受瞩目。这些进步在引发人们对人工智能可能对就业产生负面影响讨论的同时,也展现出其在工作场所的诸多积极作用,比如帮助员工假期归来后迅速总结关键问题、助力工程师更高效编写代码、作为招聘工具明确团队所需技能,以及分析合同、公司政策和法规以确保收入妥善确认等。然而,明确如何负责任地运用和拓展这些技术及应用成为关键。
一项针对 2,355 名高级业务主管的全球调查显示,71%的商业领导者预期 AI 和 ML 将在未来几年产生全球性影响,但影响的具体性质尚不明朗。另外,98%的 CEO 认为组织能从实施人工智能中获得直接商业利益,且五分之四的企业正在以某种形式采纳 AI 和 ML 技术,但仅有 1%的企业认为其采纳过程已经成熟,四分之一的企业希望先观察 AI 和 ML 对组织的影响,约一半(49%)的首席执行官表示组织尚未准备好采纳这项技术。鉴于技术发展迅速,商业领袖已无法承担观望代价。
本专题内的参考报告(PDF)目录
报告获取
在公众号后台回复“2025趋势报告”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免费获取专题所有报告PDF版本。
加入会员群获取更多优质的服务,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加群!
点击标题查阅往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