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堂大唐皇帝,也干过一些见不得人的事
文摘
文化
2024-11-25 19:01
北京
点击上方⬆️蓝字 “艾弥儿 ” → 点击右上角“...” → 点选“设为星标 ⭐ ”,就更容易找到我们啦!
唐太宗李世民人挺狠吧,史书说他杀了兄弟,囚禁了老爸。但就这么个人,却唯独对一个男人佩服的五体投地,那个人就是“书圣”王羲之。每一件事都让人大跌眼镜,第三件事更是直接让王羲之成为了天下第一的书法家。在中国历史上什么事都有争议,天下第一诗人,天下第一词人,天下第一名画,你都能想出很多候选者。但是要说到天下第一行书,却没有任何一点争议,那就必须是王羲之的《兰亭序》,这就叫口碑。但其实呢,王羲之不仅行书厉害,他的楷书也被称为“千古一楷”,草书被称为“中华草书之王”,隶书则被称为“古今之冠”。可以说在书法这个赛道上,王羲之的综合实力没有任何对手,所以才会被称为书圣。他的粉丝呢也是遍布了书坛,什么颜真卿、柳公权、苏轼、米芾、赵孟頫都是他的粉丝。但是王羲之最狂热的粉丝却不是书法家,而是一个皇帝。李世民对王羲之的崇拜已经到了痴迷的地步,甚至专门为王羲之做了三件事。据说唐太宗一共收藏了王羲之的墨宝3000多幅,其中有真有假。不夸张的说,唐太宗手里的王羲之作品比王羲之本人还多。而且他每天起床都要看王羲之的作品,要不然这一天就算是白过了。第二件事就是唐太宗专门写了一篇小作文《王羲之传(zhuàn)赞》。把偶像的书法从头到尾夸了一个遍,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就是“从古至今,只有一个人的书法能算得上是尽善尽美,那就是王羲之!”第三件事,唐太宗不仅猛夸王羲之,还把其他书法家给骂了一个遍。王羲之和钟繇齐名并称为“钟王”,结果唐太宗说钟繇的字是“古而不今”、“长而逾制”。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和王羲之也齐名,被并称为“二王”,结果唐太宗说王献之的字“虽有父风,殊非新巧”,简直就是“隆冬之枯树”。而且和王羲之齐名的人都被他骂了一遍,那王羲之自然就成为了“天下第一”。唐太宗对王羲之可真是真爱啊,爱到最后连脸都不要了,虽然唐太宗收藏了王羲之3000多幅墨宝。但是最出名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却怎么也找不到,后来终于在王羲之的传人辩才和尚那里得知了《兰亭序》的足迹。你别看唐太宗是皇帝,但是这个辩才和尚还真不放在眼里,他宁愿死都不交出《兰亭序》。最后,唐太宗没办法竟然派了一个人去偷,谁能想到一个帝王还能当小偷啊。最终《兰亭序》还是落在了唐太宗的手里,虽然唐太宗给辩才赏赐了三千石粮食,希望安抚他的情绪,但是第二年辩才还是被活活气死了。这事搁谁身上,谁能不生气啊?不过唐太宗本人倒是一点也没自责,反而整天的对《兰亭序》是爱不释手,还将《兰亭序》传阅百官,让他们都来看看自己偶像的这幅传世之作。大家一看确实是“神品”,于是书法家虞世南、褚遂良、冯承素等人都强烈要求临摹复刻,这样自己手里也能留下一份,唐太宗呢也很大方,欣然同意。当然,唐太宗这么做还是有自己的小九九,因为他想把《兰亭序》的真迹永远的留在身边,甚至是当他离开这个世界,他都离不开《兰亭序》。就这样,《兰亭序》的真迹就成了唐太宗的陪葬品,永远的消失了。现在流传于世的就是当年冯承素临摹的神龙本《兰亭序》,虽然只是临摹,但是那也是形神兼备,纤毫不差,现在被收藏在故宫,成为了国宝。这幅兰亭序 黄金版就是以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 神龙本 为蓝本,并以金箔为基材,采用金箔画独特的工艺原貌复刻了兰亭序。和普通的书画作品不同,金箔材质不仅昂贵,且制作工艺极其复杂。如今南京是世界最大的金箔生产中心。2006年5月,南京金箔锻制技艺被列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幅完美的金箔画比普通黄金制品更有艺术、收藏价值,它永久不变色,光亮柔软,厚薄均匀,是富贵华丽的象征。1997年香港回归后, 中央政府就把一幅金箔画作为礼物送给香港行政区长官董建华,可见它的珍贵。非遗技艺和传统书法的融合,精美昂贵的丝绸装裱,重工打造的礼盒包装,三位数的价格,宜礼宜藏。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小程序淘书,店铺里还有更多好书等你来哦
不读书的人
思想就会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