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天消,暑将尽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斗指戊(西南方);太阳黄经达150°;于每年公历8月22-24日交节。时至处暑,已到了高温酷热天气“三暑”之“末暑”,意味着酷热难熬的天气到了尾声。
处暑过后,气温逐渐下降,日夜温差逐渐增大,但白天气温仍较高。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是太阳的直射点继续南移,太阳辐射减弱;二是副热带高压跨越式地向南撤退,蒙古冷高压开始跃跃欲试,小露锋芒。
一候,鹰乃祭鸟。鹰自此日起感知秋之肃气,开始大量捕猎鸟类,但人们发现,鹰常常将所猎之物码放在一起,“杀鸟而不即食,如祭然”,就像是人们将各种美食先供奉给神灵和先祖的祭祀一般,古人将这种现象称为“示有先”。除此,鹰似乎还有不捕杀正在孵化或哺育幼鸟的禽鸟之习性。“犹若供祀先神”以及“不击有胎之禽”,都被视为鹰的“义举”。
二候,天地始肃。天地始肃,是一个难以量化的节气物语。它是指天地的表情开始变得严肃了,气肃而清。在古人看来,上苍对于我们,是严慈相济。春和夏,体现的是慈;秋和冬,体现的是严。
三候,禾乃登。“禾乃登”,泛指谷物开始成熟,但这个时候并不是所有的作物都成熟了。“禾乃登”特指江山社稷的“稷”,作为五谷之首,在处暑时节率先成熟。
01
吃鸭子
“七月半鸭,八月半芋”,古人认为农历七月中旬的鸭子最为肥美营养。处暑这天,老北京人都会去买处暑百合鸭,而江苏地区,做好鸭子菜要端一碗送给邻居,正所谓“处暑送鸭,无病各家”。
02
放河灯
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在水中放河灯,任其漂流,悼念逝者,祈保平安。
03
开渔节
处暑以后是渔业收获的时期,中国沿海地区常会在此节气举行多种形式的活动,欢送渔民出海,期盼渔业丰收。开渔节不仅有庄严肃穆的祭海仪式,还开展各种文化、旅游、经贸活动。
秋日喜雨题周材老壁
【宋】 王之道
大旱弥千里,群心迫望霓。
檐声闻夜溜,山气见朝隮。
处暑余三日,高原满一犁。
我来何所喜,焦槁免无泥。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闲 适
【宋】陆游
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
柴门傍野水,邻叟闲相期。
处暑,带走了暑气,带来了新凉,心境清凉而热情不减,是对待生活最好的状态。愿我们褪去浮躁,沉静下来,且听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