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调查:若50岁前没患这4种疾病,以后患癌的几率或微乎其微?真的吗?

文摘   2025-01-09 16:00   重庆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医生,我才35岁,怎么就查出这样的病?” 老楚看着体检报告上的“慢性胃炎”几个字,心头一紧。


他是一名货车司机,日夜奔波,熬夜、吃泡面是常态。


医生的话更让他心慌:“如果不好好管理,这种小毛病可能会埋下大患,甚至大大增加胃癌的风险。”


老楚愣住了: “难道真有这么严重?”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很多人年纪轻轻就积累了各种“健康隐患”。


有人说:“50岁前没患以下几种疾病,患癌的概率会大大降低。”这是真的吗?



慢性病和癌症:真有因果关系吗?

你可能听过这样的话: “癌症不是一夜之间来的,而是多年积累的结果。” 


很多癌症的“前奏”,其实就是一些常见的慢性病。


1. 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


特别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胃炎,若长期不治疗,可能会发展为胃黏膜萎缩甚至肠化生,而这些变化大大增加了胃癌的风险。


据统计, 90%以上的胃癌患者都有慢性胃炎病史 。


别以为胃疼、反酸是小问题,千万别等“拖”成了癌症再后悔。




2. 脂肪肝:

很多人听到“脂肪肝”,会觉得是“富贵病”,没什么大不了,但事实并非如此。


脂肪肝若不加控制,可能发展为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硬化,最终导致肝癌。


最近一项研究发现, 45岁之前若患脂肪肝,未来患癌风险会显著增加 。




3. 糖尿病:

糖尿病不仅会影响日常生活,还会增加某些癌症的风险,比如胰腺癌、结直肠癌等。


长期高血糖状态会破坏血管,激发慢性炎症反应,甚至削弱免疫系统的抗癌能力。




4. 慢性炎症:

慢性咽炎、牙周炎、胆囊炎等“小炎症”,若长期存在,会对免疫系统造成负担。


慢性炎症就像一把火,长期燃烧会对细胞造成不可逆的伤害,最终可能诱发癌变。



若“避开”这些疾病,患癌风险真的会降低吗?

答案是肯定的。


科学研究证明, 通过预防和管理这些慢性病,癌症的风险可以大幅降低 。


  • 胃癌风险 :如果早期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并治疗,胃癌风险可降低70%以上。


  • 肝癌风险 :及时控制脂肪肝,肝癌风险可下降80%以上。


  • 结直肠癌风险 :合理饮食、定期筛查,风险可减少50%以上。




如何用生活方式“投票”健康未来?

1. 规律作息,早睡早起

熬夜是健康的“第一杀手”,长期睡眠不足会削弱免疫力,诱发慢性病。


晚上11点前入睡,保证7小时以上的睡眠,是最简单的养生法。


2. 均衡饮食,少盐少油

饮食清淡是很多长寿老人的秘诀,每天保证蔬果摄入,多喝水,每餐吃七分饱。


你可以尝试用莲子百合炖汤,清心润肺,还养胃。


3. 定期体检,早筛早诊

健康体检是发现隐患的利器,尤其是消化系统、肝功能、血糖等指标。


40岁以上的人群,可以提前做肠镜筛查。


4. 保持乐观,管理情绪

压力过大会导致免疫力下降,试着每天写下三件让自己感到感恩的小事,培养积极心态。



结语

50岁之前,身体是我们的“资本”,但这个资本不是无底洞。


若能避开慢性胃炎、脂肪肝、糖尿病和慢性炎症这些“隐形杀手”,我们将大大降低未来患癌的风险。


那么,今天的你,愿意为健康做出怎样的小改变?


从一日三餐、早睡早起开始,给身体一个更好的未来吧。 


好看,就点个【在看】再走吧!

重庆城市TV民生眼
重庆广电城市TV旗下优质内容品牌,感谢您的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