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中國與葡語國家高校校長論壇今天移師至澳門城市大學開展第二天活動,同場舉行了閉幕式,城大校長劉駿對為期兩天的論壇進行了回顧與總結。延續首日的熱烈討論,今天上午在城大文化中心舉行了兩場分論壇,分別由城大與澳門理工大學主持,邀請來自澳門與葡語國家高校的領導及學者,圍繞人工智能、語言技術與中葡之間在高等教育、創新應用、產業發展等方面的合作進行探討。論壇期間,城大與葡萄牙賈瓦都 • 阿維理工學院(Instituto Politécnico do Cávado e do Ave)簽署了合作協議,進一步拓展在國際教育領域的合作。
本屆論壇共設有五個分論壇,其中分論壇四以“人工智能與澳門、大灣區和葡語國家高等院校間的學術合作”為主題,由劉駿校長主持,與巴西里約熱內盧聯邦大學校長Roberto de Andrade Medronho,葡萄牙米尼奧大學校長Rui Vieira de Castro,葡萄牙埃武拉大學協理副校長Vítor Beires Nogueira,以及城大副校長、數據科學學院院長周萬雷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對談。Roberto de Andrade Medronho及Rui Vieira de Castro兩位校長認同人工智能變革為社會各界帶來的顛覆性影響,指出面對共同的挑戰,高校之間應該攜手合作、優勢互補,善用人工智能技術為教學服務,提高教師生產力,將創造力和創新發展置於人才培養的首位,培養具有批判性思維與跨文化溝通能力的高質量人才。
Vítor Beires Nogueira協理副校長以新落實的歐盟《人工智能法案》為引子,提出了澳門、大灣區及葡語大學聯合會建立區域人工智能法案的可行性。他強調多方合作,特別是中葡合作,是突破大語言模型訓練不透明性、生成內容質量參差,以及學術倫理、大數據和算力技術等議題的關鍵。周萬雷副校長以城大為例,介紹大學正逐步從文科大學發展成綜合性研究大學的進程,分享城大在應對人工智能變革的過程中,將人工智能和數據科學融入大學發展與課程設置之中,建立跨學科合作的實踐經驗。
劉駿校長總結時談到,面對人工智能顛覆性的影響,適應力是致勝關鍵。在教學層面,建議將人工智能納入課程設置和通識科目當中,制定人工智能和學術道德標準,培養師生的科技應用能力。此外,溝通能力是人工智能目前無法取代的能力,劉駿校長鼓勵學生培養多語言溝通能力,了解多元文化,不斷開拓視野。
閉幕式上,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副局長黃嘉祺致辭表示,特區政府高度重視中葡雙語人才培養,葡語是澳門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澳門促進中國與葡語國家合作的關鍵。續談到,在“培養中葡雙語人才聯盟”成員的合作與努力下,第三屆中國與葡語國家高校校長論壇順利舉行,成果豐碩。期望各高校繼續在教研領域發揮所長,透過澳門作為中國與葡語國家溝通的橋樑角色,加強中葡雙語人才的培養。
劉駿校長對本屆論壇舉行期間所開展的五場分論壇進行了回顧與總結,續表示,在是次論壇上與會者同時體驗到英語、葡萄牙語、漢語普通話甚至粵語這四種語言所帶來的協同效應,這是一場真正的國際論壇,也是一場感受文化多樣性的盛會。他又向主辦方教育及青年發展局,承辦方澳門大學及澳門城市大學對活動成功舉辦所付出的努力表示感謝,並對遠道而來的葡語國家高校嘉賓致以崇高的謝意。
論壇舉行期間,城大與葡萄牙賈瓦都 • 阿維理工學院舉行了簽約儀式,共同建立起一個全面的學術合作框架。該合作框架涵蓋多個關鍵領域,包括學生交換、聯合培養、教職員工交流互訪、科學與技術共享等。
同日,中央民族大學、西南民族大學與東帝汶國立大學的校領導率團到訪城大,獲副校長周萬雷、葉桂平及相關學院領導的熱情接待,圍繞學術合作、人才培養、交流交換等話題開展座談。
圖片來源:第三屆中國與葡語國家高校校長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