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高质效司法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

政务   2024-12-26 15:58   云南  


高质效司法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 

人民法院让“真创新”受到“真保护”


近年来,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我国科研主体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领域不断攻坚创新,将一项项科研设想变为现实并将成果不断转化为新应用,为未来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新优势。


今年以来,人民法院守护创新、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让“真创新”受到“真保护”“严保护”;积极服务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扩充企业转型发展空间;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为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助力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严格保护科技创新成果


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科技创新,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法治日报》记者从最高人民法院了解到,2024年1月至12月上旬,全国法院受理知识产权一审案件约46万件。


这一年,人民法院把握高质量发展主题,严格保护科技创新成果,探索新技术、新业态、新领域中的裁判规则,服务新经济新动能;加强衔接协作,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构建大保护工作格局,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截至今年11月底,最高法知识产权法庭新收发明专利侵权案件765件,占比近三分之一。依法审理新技术领域纠纷案件,妥善审理涉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基础软件、科研仪器、新能源、新材料等专利纠纷案件,持续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的司法保护力度。


让“真创新”受到“真保护”,今年4月,最高法启动“版权AI智审”试点工作,以数字技术赋能著作权案件审判,进一步解决涉图片版权案件原创权属认定、相似度比对等难题,降低权利人维权取证难度、有力打击权利滥用和有效防范虚假诉讼,规范市场交易秩序。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对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需求也尤为强烈。人民法院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第三次联席会议于近日召开,共话“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司法保障”。


面对长三角地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面临的挑战,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建议四地法院加强研讨交流,统一惩罚性赔偿适用标准,加大知识产权犯罪刑事打击力度。


数据日益成为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优质生产要素,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分享加强对各类数字成果司法保护,审结涉“虚拟数字人”著作权侵权案等典型案件经验。


聚焦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出台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十条司法措施,以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围绕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助力打造现代化产业集群,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制定服务保障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14条意见,出台聚力打造“科大硅谷”知识产权保护样板区20条措施。


最高法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司法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最高法第三巡回法庭)统筹协调长三角三省一市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不断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注入司法动能。


有力维护公平竞争秩序


科技创新不断迸发出活力,离不开尊重原创、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


今年6月,最高法知识产权法庭发布了法庭审结的一起国内两家知名车企之间因大量员工“跳槽”引发的新能源汽车底盘技术秘密侵权纠纷上诉案。


这是一起有组织、有计划地以不正当手段大规模挖取新能源汽车技术人才及技术资源引发的侵害技术秘密案件。最高法知识产权法庭创新规则认定侵权事实、细化责任承担方式,通过司法审判彰显严格保护知识产权的鲜明态度和打击不正当竞争的坚定决心。


在涉“公民个人数据保护”技术服务合同案中,最高法知识产权法庭对非法获取并使用公民个人信息行为作出否定性评价,认定当事人签订的涉案技术服务合同因违法而无效,并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线索,打击非法获取、使用数据行为。


在涉“线性锂电池充电器”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侵权案中,最高法知识产权法庭强化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创新的保护,明确封装企业行为合法性的边界,促进相关行业良性发展……


这一年,人民法院持续加大对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等的司法保护力度,有力维护公平竞争秩序。


与此同时,人民法院依法公正高效审理垄断案件、加强反垄断司法执法衔接;加强平等保护,积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维护公平竞争秩序,推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


在“2024年公平竞争政策宣传周”期间,最高法发布8件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审判典型案例,发挥司法裁判的示范引领作用。


在司法保护规则“供给”方面,今年,最高法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垄断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其中对信息技术和数字经济领域反垄断热点与难点问题予以回应。此外,还积极推进专利、商标民事、著作权、知识产权刑事等司法解释的起草制定。


一揽子实质性化解纠纷


这一年,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注重加大调解力度,帮助深陷知识产权纷争的案件当事人一揽子实质性化解纠纷。


在今年的国家宪法日,最高法副院长、二级大法官陶凯元主持五人合议庭开庭审理涉“一种mRNA(信使核糖核酸)剂型的骨关节炎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发明专利权权属纠纷。


该案各方当事人科研工作地点在广东深圳,纠纷也发生在深圳。庭审前,合议庭到位于深圳市的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回法庭进行巡回审判,贴近一线调查核实有关情况,协调有关方面就地开展调解促和工作。


庭审中,合议庭促成当事人就该案和其他两起关联诉讼案件当庭达成全面和解,一揽子化解生物医药领域科研人员与相关企业的系列纠纷,保障科研人员勇于创新、安心创业。


如何实现钢渣的有效循环利用,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这个课题一直困扰众多企业。而中某环保公司是在“有压热闷钢渣处理系统”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企业。


中某环保公司以富某机械公司某项目未经许可使用其涉“有压热闷钢渣处理系统”等5件专利为由,将富某机械公司诉至法院,并拟待这5案胜诉后,再继续对富某机械公司其他同类项目的涉嫌侵权行为提起诉讼。


5案一审判决后,双方当事人分别上诉至最高法知识产权法庭。二审审理过程中,承办法官和技术调查官等人专门赴山西太原进行现场勘验,查清事实。


“一判了之”虽可迅速“定分”,但案件关联的几千万的项目及后续8亿余元的项目就要停产;富某机械公司为中小型民营企业,也将面临破产风险,近200名员工将面临失业。若不能“止争”,判决后还可能形成十余起新的诉讼,导致积怨日深。


案件的审理考验着人民法院服务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护航新质生产力的司法智慧。能否使双方从“对手”成为“伙伴”?经反复研究,合议庭确立了“实质高效化解纷争,力争调解方式结案”的工作思路。


承办法官多次上门讲法,摸清痛点堵点,逐步消弭双方分歧;反复协调双方修改调解方案十余次,历时三个多月,双方就涉案赔偿金额达成协议,中某环保公司还同意对富某机械公司后续项目进行专利授权许可,并在供应链方面积极探索合作可能。近日,双方达成了一揽子调解协议,调解书送达后,富某机械公司已按期支付有关款项。


“今年,最高法知识产权法庭特别注重加大调解力度,大量系列纠纷得到一揽子实质性化解。截至今年11月底,法庭以调解或撤诉方式结案的民事实体案件942件,调撤率达43.09%。”最高法知识产权法庭副庭长杜微科说,最高法知识产权法庭将充分发挥国家层面知识产权案件上诉审理机制职能作用,力争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法庭。



记者手记


圆满走过5年,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踏上新征程。《法治日报》记者曾多次到最高法知识产权法庭采访,常看到法官们“忙到起飞”的工作状态,他们常说,“知识产权案件的审判,就像时刻在与时间展开紧张的赛跑”。


这一年,最高法知识产权法庭法官们通过一系列的司法实践和创新举措,加强对关键核心技术的保护,促进种业、医药、数字经济等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聚焦重点领域保护创新主体,抓牢抓实规则引领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切实强化担当履职实质解纷,在保护创新、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等方面作出积极努力。为守护创新的“火种”,他们还走出法庭,实地调查、巡回开庭,到当事人家门口去“解法结”“解心结”。


2024年即将过去,值此辞旧迎新之际,记者内心不禁涌起诸多畅想与期待:什么样非凡创意的科技创新将会问世?什么样的知识产权保护司法智慧将会闪光?这些悬念令人满怀憧憬。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

扫码关注我们


学法立信 懂法明理

知法于心 守法于行



西双版纳州中级人民法院
对外宣传的媒体之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