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2101 Module Review

文摘   2025-01-04 20:30   江苏  


CL2101

The Chinese Script : History and Issues


Chinese Studies • Arts and Social Science  • 23/24 Sem1

 Lecturer: Assoc Prof. Chiew Pheng Phua潘秋平副教授




01 内容与难度



这是一门很硬核的中文系必修课,其中有大量的术语、定义与概念需要厘清,不容混淆。基于此特性,我个人觉得文字学可能更像一门理科,而不是文科。

既然是文字学,那肯定需要同学们能够流利阅读繁体字,课程内容也会涉及小篆与甲骨文,并要求同学们探讨一个汉字从古至今的演变。


对于多数人而言,这门课可能是5星级难度,毕竟它真的很硬核。但掌握了那些知识点后,就能融会贯通,大概可以降到1-2星左右



02 授课老师



潘秋平副教授。潘老师是我见过最刻苦的老师了,他每次提前半小时来班上回答同学们的问题,课后也每次留下好几个小时来为同学们答疑解惑我从来没见过哪位老师能这样早到迟退,他课前课后回答问题的时间加起来比课表上要求他上课的时间都多得多。关键他每星期每堂课都这样,而不是偶尔几次,真的respect了!

潘教授的教学方式:
每周都有一堂2.5小时左右的线下课,每堂课都有非常多的知识点与案例,上课节奏颇快,所以尽量别缺课或中途上厕所(中间有休息时间可以上厕所)。从第二周开始,每次正式上课前都会有一个10分钟的课堂测验用于复习前一周的知识点,这些测验能够很有效地帮助我们温故而知新,也能让我们熟悉老师的出题风格,以应对期末考试。



03 分数分配


20%:10次课堂测验,每次占2%
20%:2次课后作业(1次小组,1次个人)
10%:《说文解字》口头报告
50%:期末考试(开卷)




04 一些小心得



这门课学得不轻松,但学透了真的很有成就感。作为汉语母语者,我之前对汉字只是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而现在学会了许多文字学知识后,我在路上看到汉字就会经常忍不住开始分析其背后的意义与属性,也养成了翻阅各类字典的习惯。


汉语母语者学习这门课需要做好心理准备,我们对汉字的原有认知一定会被打碎。比如:“笑”“笨”与竹子无关,但为什么是竹字头?“听”应该用耳朵,但为什么是口字旁?“血”只有xiě或xuè的读音,但许多人都会读成xuě。“射”和“原”其实是古人写错字,但现在却成了对的字形。以及很有争议的一个话题:汉字可不可以被废除?


普通人学这门课都会遇到很多难以理解的概念或不甚明了的术语,如果没听懂老师的解释,请别害羞,这很正常,可以大胆在课上提问或课后找老师解惑。你甚至可以问超出课纲的内容,老师都会非常乐意解答


开卷考可以带字典/词典,家里没有的话,可以去CLB借一本《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由于疫情,我这届是第一届恢复期末考试的文字学学生,所以没有Past Year Paper可以练习。不知道老师会不会把我这届的考题拿给未来的学生,如果他不公开的话,你们可以用平常的课堂测验来练手,期末考核的内容和答题思路基本是一样的


如果读不懂繁体字,真心不建议修读这门课,因为阅读材料、考试题目等许多内容都是繁体字(但作答可以用简体字),老师平时的announcement也是用繁体字写的。






国大周边
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国大)非盈利学生组织——校园内最悠久的信息分享平台 原创干货集散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