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履行职务时死亡
死亡必须发生在执行公务过程中,包括巡逻、执勤、抢险救灾等与职责直接相关的活动。例如,在处置突发事件或抓捕犯罪嫌疑人时牺牲。
2. 因果关系明确
死亡需与工作职责有直接关联,排除因个人健康问题(如突发疾病)或与工作无关的意外(如非执勤期间交通事故)。
3. 符合工伤认定标准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需满足“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因工作原因”三要素。若因公外出或上下班途中发生事故,需符合工伤扩展情形(如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
认定程序
单位需在事故发生后立即将辅警送医,并保留救治记录。
2. 提交工伤认定申请
用人单位需在30日内向当地社保部门提交申请,并提供事故经过报告、医疗证明、劳动关系证明等材料。若单位未及时申请,家属可在1年内直接申请。
3. 部门审核与批准
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组织或人事部门初步审核,再经民政部门复核,最终认定是否符合因公殉职条件。
4. 劳动能力鉴定(若涉及伤残后死亡)
对因工伤导致伤残后死亡的辅警,需先完成劳动能力鉴定,明确伤残等级与死亡关联性。
赔偿标准
1. 丧葬补助金
标准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倍。
2. 供养亲属抚恤金
按月发放,配偶为辅警生前工资的40%,其他亲属每人30%,孤寡老人或孤儿额外增加10%。总额不超过生前工资。
3.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全国统一标准为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2024年约为84.7万元,2025年需按最新数据调整)。
注意:辅警因劳动关系适用工伤保险赔偿,不享受正式警察的烈士抚恤金(如《人民警察抚恤优待办法》中的“20倍+40个月工资”待遇)。
投稿邮箱:38059855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