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助力金坛区“青年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设,不断深化校企地合作、促进产学研融合,持续拓展大学生实习、见习、就业渠道,促进充分就业,11月27日,金坛团区委联合区委人才办、区人社局举办“青春留常·金坛印象”高校学子金坛行活动,来自河海大学、江苏理工学院的百名高校应届生开启“金坛印象”之旅。
产业印象
“这些年,金坛的产业发展非常迅速,引进和孵化了很多享誉全球的重大企业,给了应届毕业生很多就业机会”,来自机械工程学院的大四应届毕业生肖雨芯说。
学子一行现场参观了当升科技(常州)新材料有限公司,了解了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金坛区新能源产业链团建联盟运行情况。
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为高校学子详细讲解了企业从生产到管理过程中相应的规范标准,鼓励同学们在日常学习中发扬“工匠精神”,围绕“精细化”做文章。
创新印象
作为中德创新驱动发展的前沿阵地,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加快特色转型,融入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时代浪潮,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以航空航天、高端装备为代表的特色产业,以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已经形成产业集群,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能极。
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被认定为首批“江苏省国际合作园区”之一,汇聚了众多高新技术企业与科研机构,为广大青年学子青春留常搭建平台、提供就业机会。展厅展出了一系列中德合作与产教融合的系列创新成果,让学子们近距离感受国际先进创新理念,激发青春灵感与创新思维。
城市印象
金坛城市形象馆是展示金坛发展蓝图的窗口、公众参与的桥梁、招商引资的平台,是金坛的“城市客厅”。
通过参观金坛城市形象馆,高校学子们了解了金坛的山水人文特征、现代城市风采、各类建设成果和招商成就,场景化感知了金坛的城市形象和未来发展蓝图。
生态印象
在茅山脚下的全国美丽乡村上阮村,村民、游客悠闲散步,露营爱好者选择在水库附近搭建帐篷,聆听鸟语虫鸣,山、水、路、景融于一体,形成一幅美轮美奂的生态画卷。
金坛茅山充分挖掘文化内涵,利用红色文化、旷地融合等资源,促进旅游与体育、农业、交通、工业等领域深度融合,培育红色教育、文体赛事、自驾营地等一系列精品文旅业态,实现了生态效益和旅游品质的双提升。
红色印象
薛埠镇阳山自然村地处茅山东北角大青龙山郁岗峰下,与千年古观——乾元观一山之隔。1938年6月,陈毅、粟裕率领新四军挺进茅山地区,不久后就在阳山建立了茅山地区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建立了以阳山为中心的秘密交通网,并在此创办了新四军兵工厂、被服厂、战地医院等,1942年5月,阳山正式成为茅东县抗日民主政府常驻地。
“Young山红”青年学习社线路通过编印宣传册、红色研学活动等进行宣传,采用团体情景剧讲演方式,通过全程的情景再现,带领高校学子跟随先辈的脚步,重走红色阳山路,推动红色文化传承与创新,让青年了解新四军在茅山的红色故事,沉浸式体验红色足迹之旅。
高校学子在初心剧场体验红色主题剧本杀,聆听“历史微团课”,回顾先辈们奋斗的历史篇章,品尝“南瓜践行面”,坚定继承红色传统的决心。
近年来,金坛团区委探索实施“青春留常”引才计划,持续开展“乡思乡伴·筑梦金坛”“金展其才·坛聚青春”等引才、留才系列活动。“青春常在·菁彩金坛”项目获评团中央表彰的全国大学生“返家乡”27个品牌项目之一。通过多年的努力,金坛区打造了高校学子“引、聚、返、留”工作闭环,累计吸引5000多名金坛籍高校学子学成归来就业创业。
下一步,金坛团区委计划半年内组织千名高校学子来坛开展就业行活动,让更多高校学子在金坛印象之旅中感受城市温度、激发来坛热情,学成就业首选金坛。引导广大青年学子,投身新能源产业链建设,为建设“两湖”创新区,深入推进“532”发展战略,落实“五大行动”,打造“新能源之都”示范区贡献青春力量。
来源:常报新媒体
编辑:傅美源
初审:刘沁怡
审核:陆洋吉 吴文婷
终审:谭梦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