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中学直接收生计划
(Direct School Admission,简称DSA)
近年来申请人数年年递增
今年更是创下有史以来
最高纪录
比2023年的申请增加11.84%!
在渐趋白热化的竞争下
这条新加坡学子的
“升学捷径”还好走吗?
作为家长
又如何帮助孩子
在这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教育部最新数据出炉,今年共收到4万2500份DSA的申请,比去年的3万8000份增长11.84%,比2022年3万1800份则多了小一万。关注新加坡中小教育的家长们应该都听过DSA。这是新加坡教育部2004年推出的一项特别招生政策,在小学离校考试(PSLE)前,只要你的孩子在某一方面有突出的表现,就有机会凭借自己的才艺特长(如体育、艺术、领导才能等)提前锁定一所好学校。教育部指出,不论每一届有多少名学生,直接收生计划的招生比率都维持不变:“多年来,学校不断扩大DSA的选拔流程,以肯定学生的不同优势,并把潜能、兴趣、品格、韧性和进取心纳入考虑范围。”DSA越来越受欢迎,与新加坡教育制度的多样化趋势密不可分。这几年,教育部不断调整政策,扩大DSA的招生范围和灵活性,如IP和非IP学校都有这个计划,申请项目也增多。今年美以美女校允许学生以足球申请入学,伊布拉欣中学(Ahmad Ibrahim Secondary School)则可录取具有社区服务和领导才能的学生。对于许多家长来说,DSA意味着孩子有更多途径进入优质学校,不必单靠PSLE成绩一决高下。但另一方面,逐年增加的申请人数加剧了竞争的激烈性,让不少家长感到一种“别人都在做,我们也不能落后”的压力。在这样的环境下,家长也需理性看待孩子的兴趣和特长后再考虑是否选择DSA,以及孩子是否能够通过DSA的途径得到更多元化的发展。例如,一个对艺术充满热情的孩子,也许更适合在一所以艺术见长的学校里学习,而非单纯追求热门学校的名气。决定孩子走DSA计划,面对日益白热化的竞争,如何为孩子做好DSA的申请准备,是很多家长关心的问题。DSA并非一蹴而就,很多学校不仅考察学生的当下表现,还看重他们在特定领域的持续投入和积累。如果打算走这项计划,家长应提前布局了解DSA的申请要求,观察孩子是否适合DSA申请,帮助孩子从小培养相关领域的兴趣和能力。申请DSA需要提交各种材料,包括学生的表现证明、获奖证书、推荐信等。若孩子申请的是艺术类或体育类项目,还需准备相关的作品集或视频展示,家长和孩子要尽早开始收集和整理这些材料。很多学校的DSA选拔会涉及面试环节,考察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逻辑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家长可以模拟面试场景,帮助孩子熟悉面试流程,增强自信心和临场应变能力。选好才艺申请的方向,家长可以考虑让孩子参加相关的培训班或请专业辅导老师进行指导,以增强孩子的竞争力。尽管DSA重视艺术才能领域的表现,但这并不意味着学术成绩不重要。新加坡教育部多年来一直强调,DSA的录取标准不仅包括特长表现,还包括孩子的学术潜力和品格。因此,家长们在支持孩子特长发展的同时,也不能轻易放弃学术成绩。竞争激烈,代表DSA的申请并非每个人都能成功,落选也是常有的事情。选拔结束后如何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成长心态,是家长教育的另一课题。今年成功被南侨中学录取的12岁女生小钰,从四岁起开始学习华族舞蹈。她的妈妈说:“小钰虽已有扎实基础,仍为面试增加练习量。很高兴在会考前收到录取,也希望孩子能善用特长,为校争光,做出贡献。”教育是一场马拉松,而非短跑。儿子在今年羽毛球DSA选拔中落选的家长表示,孩子最初学打羽毛球的动机很单纯,就是为了强身健体。如今没取得预期的结果,他会提醒孩子别气馁,别把运动特长过于功利化。DSA并不是唯一的入学途径。如果孩子没有被录取,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寻找其他适合自己的成长路径,制定备选方案。新加坡的教育体系丰富多元,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成长环境。教育的最终目标,不在于孩子进入哪所学校,而在于他们能否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成长,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就像DSA计划的初衷一样,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强调个性化教育和多元成才的理念。你对DSA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和经验,一起为孩子们的成长出谋划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