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千万工程”催生“万千气象”

时事   2025-01-07 08:14   山西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 官方发布平台


“千万工程”催生“万千气象”

——我市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记者 董战轩


  春华秋实,奏响乡村振兴时代强音;宜居宜业,描绘和美乡村幸福画卷。回眸2024年,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农民群众和“三农”工作者,着眼新形势、新挑战,把握新任务、新要求,坚持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全力抓好稳粮保供、特优转型、产能提升、改革赋能等重点工作,着力提升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水平,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乡村全面振兴迈出坚实步伐、取得明显成效。




规划先行,擘画和美乡村新画卷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


  一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坚持战略思维、系统观念,把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与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持续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有机融合,放在全市改革发展大局中统筹谋划、整体推进,全面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在此基础上,我市出台《运城市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从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出发,找准乡村振兴的切入点,明确目标任务,保障资金投入,细化政策支持和措施保障,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与此同时,我市遵循村庄发展规律,突出晋南地域特色,因地制宜搞好乡村规划建设,突出村庄规划的务实管用、简便易行,合理确定建设优先序,编发农房设计管控导则,出台《民居建筑设计方案图集》,90%以上的行政村因地制宜开展了村庄规划编制,做到了“无规划不建设、无设计不建房”。



  除此之外,我市加强牵头统筹、健全工作机制、完善政策措施,坚持“清、拆、改、种、建”五治并举,全面掀起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热潮。


  其中,“清”即清理农村垃圾,建立“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垃圾收运处体系,实现全市行政村垃圾收运处置全覆盖,让农村干干净净;

  “拆”即拆违拆破拆旧,依法依规拆除残垣断壁、破旧危房及“两违建筑”,让农村整整齐齐;

  “改”即因地制宜改水、改厕、改习惯,让农村清清爽爽;

  “种”即种花、种草、种树,科学调整绿化结构,见缝插针、栽树植绿,让农村漂漂亮亮;

  “建”即全面建制度、定规矩,构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让农村的和美长长久久。




  从一处美向全域美,从一时美到持久美,从环境美到生活美。


  截至目前,全市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9.3%,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34.6%;建成生态园林村1038个、国家森林乡村54个,林木覆盖率达31.52%;建成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2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2个、国家级美丽休闲乡村5个、省级美丽休闲乡村20个;创建乡村振兴示范县1个、示范乡镇4个、示范村40个和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9个、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镇)5个;建成黄河一号旅游公路375公里,“四好农村路”总里程达1.46万公里,建制村客车通车率达100%;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9.55%,电网供电可靠率达99.8%,建制村客车通车率达100%,行政村4G网络实现全覆盖……


  通过这组客观翔实的数据、这份可感可及的实惠,我们不难看出,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的过程中,乡村全面振兴的密码在河东乡村不断被解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如诗意境在河东乡村越来越真切。




产业立本,开创农兴民富新局面



  数字气象仪实时监测天气变化,智能防雹网有效抵御自然灾害,而高标准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则实现了精准灌溉与施肥,有效提高了水肥利用率、减少了资源浪费……走进位于临猗县北辛乡平宜村的一处“郇阳果园”,随处可见的“高科技”正在协助果园酝酿来年的高产丰收。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最关键的是扭住产业发展这个“牛鼻子”。


  近年来,我市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的关键之举,持续聚焦农业现代化,实施农业“特”“优”战略,做好“土特产”文章,大力发展特优农业、工业农业、品牌农业、数字农业,狠抓以南粮北植、南菜北种、南茶北栽、南鱼北养为特征的“四南四北”农业产业转型,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800万亩以上,总产常年稳定在30亿公斤左右;


  “运城面粉”“运城苹果”“运城蔬菜”等区域公用品牌全面叫响,特别是像水稻、茶叶、火龙果、大闸蟹、白对虾等南方特产,现在运城不仅实现规模化生产,而且广受市场青睐。



  ◇ 与此同时,我市以建设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最大的叶菜生产基地和华北地区最大的鸡蛋供应基地为抓手,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蔬菜瓜果产量175.5万吨、肉蛋奶产量50.61万吨;

  ◇ 大力发展特色渔业,预计全年水产品产量达到2.77万吨;

  ◇ 力促果业提质增效,各类果品出口76个国家和地区,水果、蔬菜、肉蛋奶产量持续保持在全省领先地位。

  ◇ “运城苹果”“临猗苹果”“万荣苹果”区域公用品牌入选中国区域品牌价值评价百强榜。

   

 

  2024年8月,最新的山西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名单出炉,我市165家企业榜上有名,总量居全省各市第一,企业业务范围涵盖粮、果、菜、畜、渔、药、菌等产业的生产、加工、流通环节,基本实现了农业全产业和产业全链条覆盖。



  在做大主导产业的同时,我市进一步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配套设立担保基金,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农产品精深加工成形成势。



  此外,我市把发展新业态作为推动产业发展的新路径,以万荣苹果、稷山蛋鸡、临猗冬枣、新绛蔬菜4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为引领,积极探索乡村发展新模式,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力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初步建成全链升级、要素聚集、联农带农、服务优化的现代农业产业“新高地”,有效带动农民就业增收,为乡村振兴筑牢产业根基,促使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的范围不断延展、内涵不断丰富、成果不断放大。




融合发展,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寒冬季节,朔风凛冽,万荣县高村镇乌停村乡邻中心内却是一派暖意融融的场景。老人们有的在三五聊天,有的在两两对弈,孩童们在休闲游乐区畅快玩耍。


  一年来,我市聚焦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通盘谋划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格局。



  ◇其间,我市深入实施“三晋强基”工程,全面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狠抓党务、村务、财务“三务”公开;


  ◇把准把稳改革方向,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改革、宅基地制度试点改革、医疗资源和服务下沉改革和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推动乡村赋权扩能、资源下沉;


  ◇健全队伍强引领,坚持好中选优、优中选强,下派1200余名机关干部任“第一书记”,选派700余名乡村干部跨村任职,招聘1500余名“三支一扶”人才到村工作,更多“土专家”“田秀才”成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领头雁”。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文娱有场所,出门见游园……

  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实践中,我市坚持推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公共资源向农村延伸,农村党群服务中心实现“五务四场”全覆盖;


  进一步统一了居民医保参保缴费、住院待遇、门诊待遇和大病保险政策,基本建成农村“3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建成1500余个农村老年日间照料中心,2000余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全部投入使用,“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实现全覆盖;


  建设乡镇中心幼儿园150余个,基本保证每个乡镇有1所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


  统筹抓好乡村e镇建设,基本建成农村“30分钟公共服务圈”,实现“小事不出村、生活更便利”。



与此同时,

  我市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纵深推进婚俗、殡葬等改革,实现“一约五会”全覆盖;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着力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除此之外,

  我市以市县城镇周边农村为重点,大力发展城郊型经济,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示范点;


  以景区周边农村为带动,大力发展旅游经济,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点;


  以特色农产品为卖点,大力发展品牌农业,打造产村融合示范点,建设高效顺畅农村流通体系,让乡村农文旅融合新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金饭碗”,推动农村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立足新起点,阔步新征程,让我们扎根乡村、筑梦沃野,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聚焦“一城两区三门户”目标和思路,为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夯基垒台、立柱架梁,为全面建设富裕、文明、幸福的好运之城聚智汇力、蓄势赋能。



左右滑动浏览海报






欢迎登录“运城新闻”客户端爆料

或拨打新闻热线:0359-2233366

   ▍  本期责编:杨晶茗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文章版权归运城日报社所有,请勿转载,侵权必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4120190001


运城新闻网
运城新闻网 运城综合生活门户信息网!发布权威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