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代偿服的前世今生
高空代偿服主要由代偿服主体和张紧装置两部分组成,当飞机失去气密性时,飞行员处在低气压和缺氧的环境中,充气设备会立即自动向管状皮囊充气,使气囊体积增大以绷紧代偿服,紧压飞行员身体,保持人体内外压平衡,并继续向飞行员头盔加压供氧,避免飞行员失去工作能力,或出现生命危险。
我国高空代偿服的研制始于1956年。1959年,513厂根据苏联高空代偿服图纸,并按照我国飞行员身材研制出我国首批歼击机飞行员个体防护装备,用于歼-6飞机。1962年批量生产。1964年,根据上级要求,高空代偿服转由510厂生产。
系列高空代偿服的研制
由于510厂在两年前才由校转厂,人才储备欠缺、技术力量薄弱、装备研制基础差,因此,起步阶段,主要是在513厂业已研制成功的高空代偿服资料基础上进行改进。为了适应新型飞机配套需要,我们在研制高空代偿服时,扩大了服装调节范围,实现胸前可调节。同时,改进了调节带和调节绳用料,使整个代偿服重量由之前的3.8kg减轻到2.5kg。
我们在510厂研制出的第一套代偿服起名为DC-1A。于1966年定型。1967年批量生产。1982年被新的型号DC-1B所取代。该型代偿服是在DC-1A高空代偿服的基础上进行较大改进研制而成的。
1973年5月1日,我了解到,库存有一种新型橡胶涂层绵丝胶布,气密性好、强度高,便和相关技术人员分析研究比对,得出一个重大设想:用此涂胶布替代天然橡胶制胶囊。于是,当年6月,便组织技术人员开始编写DC-1A高空代偿服改进方案。该项目改进成功后称之为DC-1B高空代偿服。这在当时是一项大胆的改进。由于改进材料后,产品遇到了腹部胶囊粘胶不牢的问题,于是,房瑞华提出了胶囊转变处先缝合、后粘胶方案,使问题得以顺利解决。
经过5年半的艰辛历程,1978年11月,DC-1B高空代偿服定型。1980年实现批量生产。由于材料的更改,DC-1B高空代偿服重量只有1.95kg,比513厂生产的代偿服轻了将近2kg,因穿着舒适性明显改善,很受空、海军飞行员的欢迎。
期间,随着我国主机的不断更新换代,我们不断根据形势的发展,在改进材料、增强飞行员舒适性上下功夫、做文章,先后研制出了DC-2、 DC-3、 DC-4等多型高空代偿服。如今,性能更高、舒适性更好并具有通用性的高空代偿服,已被广泛使用。
(作者简介:刘长明历任航空工业513厂副总工程师、科研所所长,江汉公司规划发展处副处长等职、高级工程师;房瑞华生前历任航空工业513厂检验科技术室主任、510厂科研所研究员、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