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建设•航宇记忆】记我国第一颗氢弹用降落伞的诞生

企业   2024-10-31 19:54   湖北  

编者按:

今年是“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作为襄阳乃至湖北的一家重要军工单位,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航宇自上世纪60年代建立以来,一代代航宇人秉持“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建设精神,为我国航空防护救生/空降空投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了让更多的人铭记三线建设这段难忘的历史,赓续红色血脉,让三线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值此“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之际,党建文宣部特策划开设“三线军工记忆”专栏,通过三线建设的亲历者、见证者、爱好者对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和故事的讲述,真实再现三线建设的奋斗史、创业史和研制装备跨代发展史。

记我国第一颗氢弹用降落伞的诞生



1967年6月17日上午8点20分,在我国西部罗布泊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天空出现了一颗新的“太阳”,这就是我国成功爆炸的第一颗氢弹。这一天,全国人民听到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无不为之骄傲。


第一颗氢弹用减速系统的研制任务由513厂(原宏光机械厂)、520厂(原宏伟机械厂)共同承担。降落伞在空中核试验中的功用是保证弹道稳定减速,保证弹体的滞空时间,保证载机安全脱离爆炸危险区域。因此,降落伞是实现空炸核试的一个重要配套项目,其重要性占据着关键的位置。



“活着装进脑子里,死了带进棺材里!”


1966年3月,三机部正式批准下达研制任务,根据总体进度要求,降落伞系统的研制周期只有一年多,时间极其紧迫。当时国内的空投重量不过500公斤,且在低空、低速飞行条件下进行的。而此次飞行条件是海拔高、机速大,空投初始重量超过当时国内最大投物伞载重的几十倍,而且在技术上要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因此开伞冲击力、临界开伞速度、纺织材料的研制等均存在一系列的未知数。

为了保证完成党和国家交给的这项极其重要的任务,工厂成立了由时任520厂科研所所长邓笙抓总,王德春、戴振明、顾芝明、言道贵等为组员的研制小组。张墨笙厂长、郭署总工程师提出,此项任务“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只能提前,不能落后”,并将此项任务定为“一号专案”任务,强调知悉此事的人要“活着装进脑子里,死了带进棺材里!”



道路曲折 苦战过关


在研制过程中,经过多种方案的反复论证,确定主伞采用宽带条伞。在面积和填满系数计算出来后,先后对系统方案进行了风洞试验、开伞系统的双重保险单项振动试验、环境条件试验、低空模拟等试验,并在进行大重量1:1样品高空试验后,最终确定了开伞程序。

1966年,在某靶场用试验弹进行了近百次的低空模拟试验后,1967年2月,降落伞系统用轰-6飞机完成了在实际使用条件下的弹道模拟试验,并通过了国家技术鉴定,随后转场某基地进行投弹试验。然而,科学试验的道路总是曲折的。1967年5月,在投弹训练接近总预演的关键时刻,发生了一次弹的尾罩工作不正常和降落伞被冲破未能张开的现象,问题立即引起了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经过对现场和实物收集的试验数据的反复分析与核算,认为是弹的尾罩不稳定,与伞之间出现相互干扰所致。为确保安全,工厂就地对主伞采取了加强改进措施,经过几个夜以继日地工作,使产品达到理想状态,经过空中再次试验考核,改进后的降落伞完全达到了目标。




付出艰辛 回报硕果


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后,又进行了一系列用伞系统控制弹道的大气层核试验并获得成功。

1989年12月,“空爆核试验用波环伞系统”荣获国家发明奖。

1999年9月18日,520厂职工李德峰作为研制空爆核试验人员的代表,参加了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召开的“两弹一星”表彰大会。

回首我国氢弹试验全过程,我们面对无数次困难不屈不挠,始终秉承对党、对国家、对事业一片忠诚和执着,克服了技术、工作和生活中诸多困难,才收获了成功的喜悦。


(作者简介:邓笙曾任520厂厂长、总工程师、科技委主任,戴振明曾任520厂高级工程师







往期推荐
喜报 | 航宇在两项大赛上获奖



编辑:冯楠 刘灿萍
审核:黄诗媛
终审:毛汉伟
运营:航宇党建文宣部

航宇救生
航空报国,航空强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