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家长容易对孩子的学习产生焦虑情绪,从而让孩子“提前学”。其实,在我看来,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比追求简单的知识积累更重要的是获取知识的方式和能力。
家长可以在孩子“幼升小”阶段,注重培养孩子如下三方面能力:
一是倾听。家长往往关注“表达”,因为它外显。但孩子的表达有质量吗?如果他只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去学习、融合他人的见解,再口若悬河的表达都不是有质量的。所以,家长要把视线放在孩子是否在“听”这件事情上,比如多让孩子复述,这样你就会发现孩子“提取信息”“整理信息”和“输出信息”的能力如何。我们都知道上课听讲的重要性,而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就是基础。
二是守时。时间观念的建立是让孩子越学越轻松的重要保证。“守时”教育包括:合理作息的遵守、自我的时间管理、单位时间的效率等等。家长可以教孩子认钟表;同时安排多件事情,教孩子按“要事为先”的原则安排完成顺序;训练孩子整理书包、穿衣、准备学具等能力。
三是听指挥。孩子进入学校就是进入了集体生活,而只有跟上集体的节奏才能保证不掉队。老师面对几十个学生,发布命令是最常见的组织形式。因此,培养孩子“听到马上做”对孩子适应集体生活、适应课堂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总之,希望新一年级家长,把更多的精力和目光投入到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上,不要纠缠于知识积累带来的焦虑情绪。当你不急不躁地在日常生活中陪伴孩子时,收获的将是你与孩子共同的成长。
心理过渡
一、及时疏导
面对新的环境,孩子容易产生陌生感,甚至会有一点点害怕。家长应当多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多倾听孩子的内心感受,及时给予心理疏导。比如开学前带孩子到新学校及周边逛一下,熟悉周围环境,降低孩子的陌生感和恐惧感。
二、心态调整
家长引导孩子对即将遇到的新老师、新同学建立合理的期待,也可以与孩子分享自己小升初的经历,让孩子明白小升初是一个新的开始,会面临新的挑战,也会有新的机会。
三、主动沟通
开学后主动与孩子聊一聊学校发生的事情,有没有熟悉的同学,有没有喜欢的老师,鼓励孩子主动交往,主动参加集体活动,在新集体中多展示自己,让老师和同学多了解自己。
四、适当放手
大多数孩子在开学2—4周以后,都会顺利地融入新集体。家长不要过度担心,更不要过度保护或者干涉孩子,适当放手给孩子成长与试错的机会,以小初衔接为教育契机,让孩子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学习过渡
一、准备一份自我介绍
一份风趣幽默、特色鲜明的自我介绍,能够帮助孩子给老师和同学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二、好好练习写字
工整的字迹也是个人的一张名片,既能提高老师、同学对自己子的印象分,也能在后期的学习中保持优势。
三、扩展阅读量
可以有声朗读,也可以持续默读。中学的学习面更广,增加阅读量,就是增加学习的广度。
四、坚持锻炼身体
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不仅可以为中考助力,还可以磨炼孩子的意志,培养其迎难而上的好品质。
五、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初中的自习课、练习课变多了,不依赖老师和家长,学会自主学习是非常必要的。家长可以在生活中多给孩子一些自主选择权,教会孩子在不同的情境中处理问题。
六、加强时间管理能力
初中学习科目增多,学习任务量增加,如果磨磨蹭蹭,就很容易被落下,尤其是对于一些注意力分散的孩子,可以采取限时练习的方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任务。
高中英语与语文的学习难度有明显的提升,语文文言文最大的不同在于语法知识点多,篇幅较长,含义较深刻,选文范围较广;现代文阅读能力层级从简单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提升到鉴赏评价层级;写作注重考察学生分析问题,并对问题做出评价的能力。而英语也提高了词汇量及语法难度系数的要求,因此,建议学生广泛地阅读,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体会,找出阅读优势与阅读短板,有计划和有意识地进行阅读积累,尽可能地在“面”上让自己丰富起来。一边读,一边思考,一边多问为什么,在此基础上,坚持练笔,将自己的思考付诸笔端。
作为一名高中生,要培养自己的个性特长,要有自己热爱的领域,如电脑技术、书法、绘画、音乐等,力争达到较高的水平。要摆脱那种千人一面的传统轨道,让自己的个性、创新精神和潜在才华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