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杯”全国法科学生涉外法治人才大奖赛

学术   2025-01-31 21:59   云南  

 一、赛事背景


加强涉外法治建设既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长远所需,也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应对外部风险挑战的当务之急。2023年1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加强学科建设,办好法学教育,完善以实践为导向的培养机制,早日培养出一批政治立场坚定、专业素质过硬、通晓国际规则、精通涉外法律实务的涉外法治人才。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深入推动教育对外开放,统筹“引进来”和“走出去”,不断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扩大国际学术交流和教育科研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为推动全球教育事业发展贡献更多中国力量。


为响应国家涉外法治战略布局需求、促进法学院校进一步重视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激励法科学生成长为合格的涉外法治人才,中国政法大学发起举办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杯”全国法科学生涉外法治人才大奖赛(简称“中欧杯”涉外法治人才大奖赛)。“中欧杯”涉外法治人才大奖赛首阶段规划为连续举办五年,每年举办一届赛事。前两届赛事已经分别于2023年11月、2024年5月成功举办。参与第一届“中欧杯”初赛的选手来自56所法学院校,分布在全国24个省级行政区的23个城市。参与第二届“中欧杯”初赛的选手来自75所法学院校,分布在全国21个省级行政区的26个城市。大奖赛实现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知、以赛促行、以赛育人的良好效果。


第三届“中欧杯”涉外法治人才大奖赛定于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3月16日接受初赛报名。复赛将于2025年5月在中国政法大学海淀校区举办。中国大陆境内高校正式注册在读的全日制法科学生(法学专业代码前四位为0301或者法律硕士,含中国大陆学生和港澳台学生)均可报名,欢迎法科学生踊跃报名参赛。


二、组织承办


主办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发起创设全英文法律赛事、致力于确立涉外法治人才培养领域的赛事品牌,将有助于提高我国社会各界,尤其是法学院校与法科学生对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进而有益于助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与培养质量的提升。通过举办“中欧杯”涉外法治人才大奖赛,中国政法大学将继续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主动对接国家涉外法治建设需求、进一步优化新时代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体系等方面作出应有的贡献。


承办单位: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


中欧法学院是我国第一所获得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的法学院,亦是国内较早设立的专门致力于培养涉外法治人才的法学院。建院十六年以来,中欧法学院致力于培养通晓中国和欧盟法律、具有整体性学科思维、完备应用技艺的通用型涉外法治人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体系。至2024年底,共计近一千六百名中国籍涉外法治人才从学院毕业。承办“中欧杯”涉外法治人才大奖赛,不仅是中欧法学院致力于提高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亦为学院责无旁贷的责任。中欧法学院将以举办“中欧杯”涉外法治人才大奖赛为契机,继续致力于优化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力争为国家法治建设与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作出更大贡献。


支持单位:中伦律师事务所、中国政法大学教育基金会


“中欧杯”涉外法治人才大奖赛的获奖同学,不仅获得中国政法大学颁发的“中欧杯”优秀涉外法治人才奖,同时还获得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提供的“中伦涉外英才奖学金”。为使竞赛更加精彩与贴近涉外法治实务,中伦律师事务所还将作为支持单位,为参加复赛的同学提供实务辅导,并参与评选、裁判等竞赛程序。


三、参赛条件


中国大陆境内高校正式注册在读的法科学生(法学专业代码前四位为0301或者法律硕士,含中国大陆学生和港澳台学生)。


以2025年1月1日为基准时,参赛法科学生为:法学本科生二年级及以上;在读法科硕士研究生(均不含超出规定学制范围的延期毕业学生)。


已参加前两届“中欧杯”涉外法治人才大奖赛并获得一、二、三等奖、涉外法治人才气质风尚奖的同学不能再次参赛。


限于组织能力,为鼓励比赛选手的多元性,如果同一高校的法学院报名参赛同学超过2名,经过中外专家评审组遴选晋级复赛的选手人数不超过2名。如果一所高校设有不同的法学院,例如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等设立的各法学院,则以法学院为计算单位限定晋级复赛的选手人数不超过2名。


经本次大奖赛组委会特别邀请的法学院,经过中外专家评审组遴选晋级复赛的选手人数不超过3名。特邀法学院的具体名单,将在后续公告中予以公布。


 四、竞赛方式


“中欧杯”涉外法治人才大奖赛主要的竞赛内容为涉外法律能力的综合考察。采用涉外法律英语演讲、模拟企业合规方案、模拟涉外谈判、模拟商事仲裁庭等比赛形式。比赛全程采用英语进行,分为初赛与复赛两个阶段。


(一)报名及提交初赛视频(2025年1月1日-2025年3月16日)


有意参赛同学应在2025年3月16日24时之前按照指定的方式提交符合下列规范与要求的法律英语演讲视频。


1. 演讲视频时长为3分钟以上、5分钟以内。


2. 演讲视频必须是参赛同学个人独立完成、单独署名,不存在任何违反学术规范情形,不存在任何知识产权争议。


3. 参赛同学通过视频全面回答、解释或者讨论相关法律问题。参赛同学提交参赛视频,应同意并授权中欧法学院可以在网站上播放与展示该视频,包括但不限于在中欧法学院或者中国政法大学管理维护的网站或组委会授权的其他互联网平台上发布。


4. 参赛视频画质清晰(清晰度在720p以上),横屏为佳,音质完好;视频以表现参赛同学的法律英语演讲能力为主,建议尽量采用简单背景、画面焦点清晰、不采用背景音乐并尽量避免其他杂音;格式限定为MP4、AVI、M4V、MOV等四种主流视频格式之一,单个视频文件大小不超过500M,不带角标、水印或标识。


5. 初赛演讲主题共设三题,参赛同学可以择一进行主题演讲。具体题目将在后续公告中发布。


6. 本赛事提交的视频应为定稿,一经提交后不可修改,来稿视频不再退回。


(二)初赛评审(2025年3月17日-2025年4月30日)


组委会组织中外专家对参赛视频进行评审确定晋级复赛的选手。晋级复赛选手数量由组委会根据参赛的具体情况确定。


(三)复赛(2025年5月)


复赛将于2025年5月在中国政法大学海淀校区举办,参赛同学需线下到场参加比赛。


复赛采用模拟企业合规方案、模拟涉外谈判、涉外法律英语演讲、模拟商事仲裁庭等比赛形式。比赛全程采用英语进行。


复赛过程中,中欧法学院将邀请中外专家组成评委会,并邀请校内外法学院专家到场监督,确保评审过程与结果的公开、透明、公平、公正。


复赛具体安排将后续公告于中欧法学院官方网站与微信公众号。


 五、奖项设置


“中欧杯”涉外法治人才大奖赛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气质风尚奖、团队合作奖以及各类优秀奖项。


基于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的捐赠与中国政法大学教育基金会的支持,获得“中欧杯”优秀涉外法治人才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气质风尚奖及团队合作奖的同学,同时获得“中伦涉外英才奖学金”。


具体奖项设置如下(奖金数额均为税前):


1.“中欧杯”优秀涉外法治人才一等奖,获奖者不超过3名,分别获“中欧杯”优秀涉外法治人才一等奖(荣誉证书)+“中伦涉外英才一等奖学金”(奖金3万元);


2.“中欧杯”优秀涉外法治人才二等奖,获奖者不超过5名,分别获“中欧杯”优秀涉外法治人才二等奖(荣誉证书)+“中伦涉外英才二等奖学金”(奖金2万元);


3.“中欧杯”优秀涉外法治人才三等奖,获奖者不超过10名,分别获“中欧杯”优秀涉外法治人才三等奖(荣誉证书)+“中伦涉外英才三等奖学金”(奖金1万元);


4.“中欧杯”涉外法治人才气质风尚奖2名,获奖者限定男女选手各1名,分别获“中欧杯”涉外法治人才气质风尚奖(荣誉证书)+“中伦涉外英才气质风尚奖学金”(奖金5000元)。该奖项由复赛获得一至三等奖之外的复赛选手获得。结果由微信网络投票和复赛首日评委打分综合确定。


5.“中欧杯”涉外法治人才团队合作奖5名,获“中欧杯”涉外法治人才团队合作奖(荣誉证书)+“中伦涉外英才团队合作奖学金”(奖金2000元)。该奖项将由复赛首日评委评审,旨在鼓励选手在比赛过程中的协作精神,并由复赛获得一至三等奖及气质风尚奖之外的复赛选手获得。


6.另设“中欧杯”涉外法治人才各类优秀奖若干名,并颁发荣誉证书。


上述奖项如有空缺,相应部分的奖金额度将移转至下一年度的“中欧杯”涉外法治人才大奖赛中使用。“中欧杯”涉外法治人才大奖赛组委会保留在赛事进展过程中,视情况在上述奖金总额度范围内具体调整各个等级奖项设置数量的权利。


 六、附带说明


其他未尽事宜,将于后续公告中陆续公布。相关信息,可以通过登陆中国政法大学官网(www.cupl.edu.cn)并选择进入中欧法学院网页后获得,或直接登陆中欧法学院专用网址(www.cesl.edu.cn)。关注中欧法学院官方微信平台亦可同步获得后续相关通知与信息:

“中欧杯”涉外法治人才大奖赛的所有参与者,均需遵守本次活动的全部规则。


获奖选手在比赛结束后2周内提供参赛心得及法律英语学习经验分享,讲述涉外法治人才成长故事,展现比赛风采。


 七、咨询


联系人:马老师、李老师

邮箱:iltc_cesl@cupl.edu.cn

电话:010-59915792


“中欧杯”涉外法治人才大奖赛相关事项的最终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中国政法大学与中欧法学院保留后续根据具体情况修改相关规定的权利。



“中欧杯”涉外法治人才大奖赛组委会

2024年12月30日



排版:许瑞宁 2024级双硕士

责任编辑:马安娜





往期推荐:

清华大学法学院周士尊丨第二届“中欧杯”获奖选手分享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汤卓筠丨第二届“中欧杯”获奖选手分享

湘潭大学法学院黄靖淼丨第二届“中欧杯”获奖选手分享

厦门大学法学院陈清扬丨第二届“中欧杯”获奖选手分享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熊隽丨第二届“中欧杯”获奖选手分享

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王翼族丨第二届“中欧杯”获奖选手分享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黄日昕丨第二届“中欧杯”获奖选手分享

【央广网】第二届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杯”全国法科学生涉外法治人才大奖赛复赛在京开赛

【CHINA DAILY】University legal competition begins in Beijing

【CHINA DAILY】Competition raises the bar for international law skills

【CHINA DAILY】Understanding languages, customs is key to global approach

【光明日报】第二届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杯”涉外法治人才大奖赛举办

【法治日报】第二届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杯”全国法科学生涉外法治人才大奖赛决赛结果出炉

【中国青年报】第二届“中欧杯”涉外法治人才大奖赛举办

【中国教育报】第二届“中欧杯”全国法科学生涉外法治人才大奖赛举行

【中国教育电视台】以赛促学 培养涉外法治人才






来源出处: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公众号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u5iIxXai9YYmUgEk4KZ8yg

报名方式:见上文

咨询电话:

利益说明:本文信息与本账号无经济利益关系,本文内容不代表本号观点,仅供读者报名参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供报名参考,所产生的任何行为与本账号无关。是否报名参与活动,请自行评判,风险自负,本账号恕不负责。若报名后并在活动参与过程中发生人身损害及其他不可预见的事故,由当事人与活动组织方根据双方约定/签署的法律文件依据法律规定协商解决,本账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
反诈骗提示:在参与活动全过程中涉及到充值,转账,银行卡密码,取款验证码,陌生社交账号,陌生电话号码,众筹转账,虚拟产品购买等信息,均涉及到诈骗或诈骗诱导行为,请大家提高警惕,立即停止一切行为动作,并进行报警,配合辖区派出所开展调查。
END

若你有国际交流、留学升学、背景提升等意向,欢迎与我们聊聊

大学生赛事资讯
大学生赛事资讯专注海内外各类竞赛活动信息汇总发布。精选海内外优质竞赛活动信息,鼓励青年学子积极参与竞赛,挖掘个人潜力,拓展知识技能和实践应用,助力中国青年和海外留学青年的成长与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