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生“宝藏赛事” 来袭!第五届"从法杯"全国大学生"法治中国"调研大赛!

学术   2025-01-29 20:59   云南  

第五届“从法杯”

全国大学生“法治中国”调研大赛

正式启动



大赛背景与目的


学科竞赛是本科与研究生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创新精神、协作能力、竞争意识等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一个指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走出象牙塔,了解百姓生活状况,解疑释惑,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

2021年初,中共中央印发了《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围绕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建设,积极推进相关调查研究,一方面可以培养未来的法学人才,使他们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和对现实的深刻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调研,将好的调研报告与人大代表的议案、政协委员的提案联系起来,直接贡献于法治中国的建设。

“从法杯”全国大学生“法治中国”调研大赛为关注中国法治发展的大学生提供了相互交流、共同进步的平台。围绕法治中国建设的主题,从具体的研究问题切入,通过实地调研,从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实务促进的角度积极推动法治中国建设。


大赛主办、指导、承办与协办单位


主办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

指导单位


中国社会学会法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

司法部公共法律服务协同创新与数字治理研究基地

《人民法治》杂志社

承办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华东政法大学法与社会研究中心

华东政法大学社会调查研究所

协办单位


从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法治报 



大赛工作机构


“从法杯”全国大学生“法治中国”调研大赛由大赛组织委员会(下文简称组委会)统筹安排和指导,组委会下设大赛工作委员会与评审委员会。

组委会负责大赛的统筹安排和总体指导,确定大赛规则、目标和程序。由主办单位、承办单位与协办单位共同组成。

工作委员会负责大赛的组织、管理与协调,由主办单位与承办单位共同组成。下设会务、宣传、财务三个分委员会以及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华东政法大学社会调查研究所。

评审委员会负责确定选题、制订评审规则和实施细则、评审参赛作品等工作,由法律实证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组成。


大赛主题


围绕法治中国建设,向理论界与实务界广泛征集选题,详见附件1

注意:第五届大赛仅开放少量自选题,建议使用大赛指定选题。如参赛队伍使用自选题,需提前递交主办方审核(邮件发送至cfbzbf@163.com)经核准后方可参赛。


参赛对象和参赛作品

参赛对象



1、关注中国法治发展并对法律实证研究有一定兴趣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以个人或团队为单位(每支团队人数不超过10人)。团队调查报告的著作权属于第一作者所在单位(如某某大学某某学院)。

2、考虑到赛事的公平性,分为本科生组和硕士研究生组,两组独立评审、分别设置入围名单和最终奖项。鼓励本科生以团队形式报名参赛。

注意:只要团队中有一名研究生成员,即视为参加研究生组比赛;假如研究生同学参加本科生组被举报,将取消该队伍的参赛资格和所有奖项。毕业生参赛的,其身份资格按照2025年9月1日的身份进行认定,已收到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的视为研究生。

3、每位参赛同学最多只能担任一个团队的负责人,最多仅可参加两个团队。每个团队可以自行联系指导教师,但指导教师不能超过2名。

4、本次比赛不允许跨校组队。

参赛作品要求



1、参赛作品为调查报告,利用现有数据库(如CGSS等)撰写报告的不能参赛。

2、研究方法运用恰当,包括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

3、格式规范,以《社会学研究》格式为准。标题编号规则为“一、”(一级标题)、“(一)”(二级标题)、“1.”(三级标题)、“(1)”(四级标题);题目三号黑体;提要关键词楷体五号加黑;一级标题四号宋体加黑;二级标题小四宋体加黑;三级标题五号宋体加黑;正文统一宋体五号;参考文献小五宋体(参考文献四个字为宋体五号加黑,并左对齐);脚注宋体小五(每页重新编码);表格内文字宋体小五;图与表题黑体小五(如表1、图1),图题置于图下,表题放于表上;正文单倍行距。

4、正文部分不超过20000字(正文中的表格不可以是图片形式),其他支撑材料可以放在作品附件(作品附件不包括视频)。同时提交Word和PDF版本。

5、提交作品为近三年原创作品(即调研时间自2023年起),不得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同一作品禁止重复参赛(文字重复率超过20%),已经发表过的作品禁止参赛。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

6、匿名化处理。作品中涉及学校与指导老师的信息匿名化、照片中涉及学校与指导老师的信息打码。


赛程赛制

“从法杯”全国大学生“法治中国”调研大赛每年举办一届。

本次大赛分为初审、复审、决赛展示三个阶段。

01

初审

将邀请不少于6个单位的专家进行评审打分,评审标准包括选题、资料收集与分析、结果呈现、学术规范等,每一参赛作品由多位评委进行评分后,取平均分为该作品最终成绩。根据参赛队伍的规模,最终推荐排名在本科生组前30%、硕士研究生组前30%的队伍进入复审

02

复审

将邀请不少于6个单位的专家进行评审打分。每一参赛作品由多位评委进行评分后,取平均分为该作品最终成绩。两组评分排名第1-8名的作品,共16个参赛作品进入决赛展示环节。两组评分排名第9名及之后的若干作品获三等奖。根据参赛队伍的规模,两组评出优秀奖若干个。

03

决赛

将邀请不少于8个单位的专家进行现场评审打分。进入决赛展示的队伍,请在提交作品的同时,提交作品的500字和100字文字介绍(前者用于作品展示,后者用于决赛预告)和3分钟作品视频介绍和30秒队伍视频介绍(前者用于作品展示,后者用于决赛当天暖场视频),以便于宣传推广。参赛选手通过PPT、视频、图片等形式进行现场答辩。每一参赛作品的现场打分取平均分为该作品的最终成绩。最终分别评选出本科生组特等奖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5个;硕士研究生组特等奖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5个。


赛事流程

本次大赛采取网上报名方式,参赛选手在截止日期(2025年9月1日24点)前,登录从法杯网站(网址于7月发布)投稿,包括作品(正文与作品附件分别提交)、报名表(见附件2)与作品统一封面格式(见附件3)。如果未收到网站投稿成功的反馈,请以邮件形式发送到fzzgcfb1@163.com(本科生组)与fzzgcfb2@163.com(研究生组)。

邮件标题统一格式:“从法杯”大赛+负责人姓名+就读学校院系。


奖项设置


本次大赛设特等奖2名(奖金各10000元),一等奖4名(奖金各5000元),二等奖10名(奖金各2500元),三等奖20名(奖金各1000元),优秀奖无奖金,最佳普法奖2名(奖金各1500元)。所有奖项全部颁发荣誉证书。

颁奖典礼于2025年11月1日在华东政法大学松江校区举办。



附件1 选题.docx

附件2 报名表.docx

附件3 封面格式.docx





来源出处:从法杯公众号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1VBY5ZRNkz1Hw863lkm7XQ

报名方式:见上文

咨询电话:

利益说明:本文信息与本账号无经济利益关系,本文内容不代表本号观点,仅供读者报名参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供报名参考,所产生的任何行为与本账号无关。是否报名参与活动,请自行评判,风险自负,本账号恕不负责。若报名后并在活动参与过程中发生人身损害及其他不可预见的事故,由当事人与活动组织方根据双方约定/签署的法律文件依据法律规定协商解决,本账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
反诈骗提示:在参与活动全过程中涉及到充值,转账,银行卡密码,取款验证码,陌生社交账号,陌生电话号码,众筹转账,虚拟产品购买等信息,均涉及到诈骗或诈骗诱导行为,请大家提高警惕,立即停止一切行为动作,并进行报警,配合辖区派出所开展调查。
END

若你有国际交流、留学升学、背景提升等意向,欢迎与我们聊聊

大学生赛事资讯
大学生赛事资讯专注海内外各类竞赛活动信息汇总发布。精选海内外优质竞赛活动信息,鼓励青年学子积极参与竞赛,挖掘个人潜力,拓展知识技能和实践应用,助力中国青年和海外留学青年的成长与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