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想过一了百了,哪怕只有一个瞬间?
如果去百度搜索“自杀”,跳出的第一个条目是免费心理咨询热线号码。
人之所以选择自杀,基本和个人精神状况和社会问题分不开。
不堪重负、久病厌世、壮志难酬、看破红尘……
无数负面的情绪把人推向悬崖的边缘,稍不留神就是粉身碎骨。
今天邪君要说的这部电影的主角,就是这样一心求死。
找不到人生意义的他,自杀10次都以失败收场。
他上过吊,结果高估了天花板排风口的承重力。
尝试触电,把插电的面包机扔进水里,家里电线短了路,人啥事没有。
跑到大马路上,撞到他的还是一辆救护车……
实在没辙了,他只能把搞死自己的活交给别人——
一周不死,全额退款
Dead in a Week: Or Your Money Back
27岁的威廉脸上写满了抑郁,终日怀疑人生。
讽刺的是,这个连自己的命都不想要的人还当过救生员。
他把自己的求死经历写成了书,但出版社纷纷表示拒绝。
一天夜里,他站在大桥的边缘准备跳河,那是他第十次自杀。
时间一点点流逝,威廉还在和自己的内心做着斗争。
一个看不清脸的男子路过,给了他一张名片说自己能帮上忙。
犹豫再三,威廉迈出了那一步,然后竟不偏不倚地摔进了碰巧驶过的游轮里。
回到家掏出名片,他发现桥上的陌生人是名为莱斯利的职业杀手。
老是死不成的威廉和莱斯利约好,两人见面来聊具体如何操作。
莱斯利今年65岁,看上去就是个普通的老头。
但是他敢放言:“我从来没有遇到过我杀不死的人。”
而且他不是单干的,人家来自一家有组织有纪录的公司,专门为有需要的客户定制一对一的安乐死。
毒杀、绞刑、意外、蛇咬、见义勇为,多种选择随你挑。
鉴于威廉的全部身家只有2000英镑,从远处瞄准,一枪毙命这种是最划得来的。
签好合同,在第三方托管账户上预付全款,钱到账后一周内,准保客户如愿地魂归西天。
否则全额退款。
完事麻烦亲给个好评噢。不对,这压根没有回头客。
一切准备就绪,威廉的心一直悬着不知自己什么时候会死。
因为临终前还想再做几件事,他还跟莱斯利商量晚点再动手。
没想到期间一家出版社打来电话,对威廉的作品赞赏有加。
威廉再次请求行动延期,顺便把跟自己跟出版社的人见面的行程全抖了出来。
假装同意了的莱斯利其实并不想跟他继续耗下去。
赶紧除掉免得夜长梦多,毕竟合同上明确规定不能反悔。
在餐厅去谈业务的威廉又发挥出狗屎运的优势,本是赏给他的子弹被他无意躲过,顺便给出版社老板爆了头。
编辑妹子也因此被卷进了威廉的私人生活里。
原来编辑曾割腕自杀未遂,所以威廉的文字令她感同身受。
她的父母死于一场车祸,威廉也早就失去了双亲。
那时威廉还是个少年,一家三口开心地走在路上,吃着刚买的冰激凌。
一架正在被搬运的钢琴意外掉下,狠狠地砸中了他的爸妈。
年纪轻轻就见证了如此残忍的一幕,威廉的余生都是在巨大的阴影下度过的。
两个遭遇相似,伤痕累累的孤儿,向彼此袒露心声,擦出了爱的火花。
不像威廉因祸得福收获爱情,杀错了人的莱斯利惹出了不小的麻烦。
莱斯利以前是杀手中的精英,是高效的死神。
可现在呢?捅出这么大篓子无疑拉低了自身的专业程度,年过花甲的他业绩全公司垫底。
他不得不四处拉客户,算上威廉这单才勉强达标。
要不然他就必须得退休,这是他最不能接受的结局。
不是为了养家糊口,而是不服老。
老伴觉得退休之后就能环游世界,欢度晚年。但对莱斯利来说,退休之后就相当于等死。
别看威廉和莱斯利一个愿死一个愿杀,两人在实现自我价值上的追求基本没有区别。
如果我对这世界没有贡献,那我为什么留在这?
如果我不杀人了,那我又是谁?
事与愿违,失去理想的时候,人们总是会在脑海中对自己进行灵魂拷问。
威廉眼含着泪说:“这就是人生对你的捉弄,为了让你认为你永远都可能是个例外,而当你意识到你不是的时候是多么难以承受。”
邪君想起《喜欢,轻吻,快跑》里也有过类似的表达。
真正可怕的残酷是给予他人错误的认知,让其无法自我成就,就像句子里的省略号那样的打断。
起初我们都以为自己是特殊的,是被老天选中的。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年龄的增长,生命里发生了什么事或是什么也没有发生。
早晚有一天,我们会恍然意识到自己如同尘埃一般卑微渺小,共享着西西弗斯的使命。
受困于陡坡,终日循规蹈矩地消耗生命,一次次地推动巨石却注定到不了山顶。
没错,生活是荒谬的,加缪不能再认同这一点。
可他也说过:“如果你一直在找人生的意义,你永远不会生活。”
不是必须要用什么英雄壮举来自我救赎,光是在忧患与安乐间反复游走,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就已经是种积德。
死,需要许多复杂的理由。
活,可能简单的一个就够了。
甚至简单到扣动扳机前,想起自己还从没吃过某种巧克力棒。
活着并没有那么糟糕,即使你不会知道钢琴什么时候落到自己头上。
至少在那一刻来临之前,尽力多做一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