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韵悠长 文化绵密 | 酒香四溢 文化交融

时事   2025-02-08 17:01   北京  

点击上方“CCTV4” 关注我们!


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酒文化源远流长,成为了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酒”是祭祀祖先的庄严、是祝福亲友的寄托、是文人墨客的创作源泉。醇香四溢的酒文化,蕴含着中国人的礼敬与深情。


中国酒香 飘香世界





中国酒的独特风味是可以为世界所品味、所分享、所共赏的文化瑰宝。早在距今约5000至6500年的红山文化时期,我们的先民便已经以超凡的智慧和精湛的技艺,掌握了酿酒的奥秘。这一考古学发现不仅彰显了中华民族在酿酒史上的卓越贡献,更证明了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人工酿酒的国家之一。

图片

中国迄今为止保存最久的液体酒是3000多年前的商代古酒,这一公斤古酒被《吉尼斯世界之最大全》评为“世界上最陈的酒”。“陈”意为“陈酿”或“陈化”,代表时间的沉淀和积淀。

图片

中国人巧妙运用大自然的馈赠,发明了酒曲技术,酒曲中丰富的微生物是酿酒的重要成分。曲为酒之骨,好曲出好酒,酒曲以无形之手塑造着酒的独特风味,开创了人类携手微生物酿酒的新纪元。

图片

中华酒文化对周边文化的影响十分显著,尤其在东亚地区,酿酒技术几乎都可以追溯到中国的传承与改良。例如,韩国烧酒的酿造技艺便是源自中国的智慧,而日本的“烧酎”在酿制方法上也与中国白酒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图片

本期的互鉴之物是一件名为“鹦鹉螺鎏银壶”的精美酒器。它生产于16世纪中期,从中国广州装饰完成后流转到法国工匠手中,现收藏于意大利佛罗伦萨乌菲兹美术馆。鹦鹉螺鎏银壶是中西工匠合作的产物,杯身描绘的《西厢记》以中国文学故事为蓝本,而壶的鎏银把手和支架及其金属镶饰的部分,则是典型的西方风格,将中西美学高度融合。


图片

酒中有趣 酒中有敬 酒中有福





从古至今,酒与诗总是交织,与音乐交融、与书法交锋、与绘画交心,相融相兴,沸沸扬扬,构成了“诗酒文化”的灵魂。古人于溪水边列坐,将羽觞置于水中,任其随水流漂浮,停于谁处,谁便即兴赋诗,若诗不成,则需罚酒,这便是“曲水流觞”的雅趣所在。正是在这样的雅聚中,王羲之挥毫泼墨,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兰亭集序》。

图片

在不同的文明当中,通常都是都以酒来祭祀,表达对神明的敬意。在华夏文明的起源阶段,酒在祭祀活动中也扮演着沟通神明的媒介。用粮食酿造的酒是珍贵的,有余粮才能酿酒,古代先民用酒来祭祀,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随着经济的发展,酒慢慢进入到百姓生活中,而酒中也饱含着对人生的美好祝愿。满月酒是对孩子的美好祝愿,而寿酒中包含着对老人长寿的祝福,古人的新婚大喜之日要喝“合卺酒”。

图片

酒中有脉 酒中有艺





中国酒,是“自然天成”与“人文化成”的结合。酒的原料来源于自然,发酵过程也是自然过程,是“自然天成”的一面;再通过人的主动技术,使其产生化合反应,这是“人文化成”的一面。

图片

酒是人类智慧和自然赐予的结晶,按照中国酿造方式的不同,酒可以分为发酵酒、蒸馏酒和配制酒三大类。我们熟悉的葡萄酒、啤酒属于发酵酒,中国的白酒则属于蒸馏酒,在高温下化作蒸汽升腾而上,冷凝成液,释放出白酒独有的辛辣与浓烈。

图片

酒,伴随着农耕文明而来,见证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智慧,承载着无数时代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2025年2月8日19:30,大型季播文化节目《遇鉴文明》——《时间为酿 酒脉流芳》与您相约CCTV4中文国际频道,让我们以酒为媒,穿梭古今,共鉴文化之深邃,情感之绵长。

图片



来源:CCTV4《遇鉴文明》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新媒体

END



敬请关注!



点击“阅读原文”关注央视频【CCTV4】账号

CCTV4
中文国际频道CCTV4以“传承中华文明、服务全球华人”为宗旨,为海内外用户提供新闻、文化类的资讯、互动与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