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校长陈晔光: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

文摘   2025-01-11 13:00   河北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围绕“如何充分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造活力”,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昌大学校长陈晔光接受了人民网记者专访。陈晔光谈到,南昌大学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力争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特色科技创新、一流人才培育的重要基地,在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实现新突破。具体来讲,我们将更加注重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持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改革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推进产教融合育人,完善就业与招生培养联动机制,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将更加主动地融入国家和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搭建创新平台、优化创新机制、激发创新动能、打造创新成果,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好的科研创新生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将以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措施聚天下英才,全面拉高标杆,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评价体系,构筑高水平人才高地,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撑,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作出积极探索和贡献。

分析认为,陈晔光校长提出持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这一观点是基于多方面的考虑和背景。可能涉及到以下两点原因。

一是背景与动因。国家战略需求,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一流大学建设需要更好地将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结合起来,以更好地服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校自身发展,南昌大学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力争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特色科技创新、一流人才培育的重要基地。在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实现新突破,需要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提升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现代科技发展趋势,现代科学技术的创新主要有两条路径:往纵深走和往交叉方向走。然而,学科和专业划分得越来越细,将人们的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碎片化了,既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也不利于重大原始创新成果的产生。因此,高校需要突破学科边界,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

二是具体目标与措施。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南昌大学通过制定和实施《南昌大学本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工作指导意见》,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本科专业调整,形成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经世致用和更加科学合理的专业结构体系。这一调整旨在使专业规模适度、结构合理、优势特色鲜明、专业质量高,整体符合“有特色、高水平、综合型”的办学定位要求。推动产教融合育人,学校注重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紧密结合,推进产教融合育人,完善就业与招生培养联动机制,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通过与企业、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共同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南昌大学努力搭建创新平台、优化创新机制、激发创新动能、打造创新成果,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好的科研创新生态。通过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等措施,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聚天下英才,学校以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措施吸引和聚集优秀人才,全面拉高标杆,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评价体系,构筑高水平人才高地。这些举措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撑。

因此,陈晔光校长提出持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主要是基于国家战略需求、高校自身发展以及现代科技发展趋势的考虑。通过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推动产教融合育人、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以及聚天下英才等措施,南昌大学将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的科技和人才支撑。

陈晔光,男,汉族,1964年8月生于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九三学社社员,细胞生物学家,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理事长,南昌大学教授、校长,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广东省实验室马普组织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陈晔光1983年毕业于江西大学生物系,获生物学学士学位,1986年获该校动物学硕士学位;1990年获美国福特汉姆大学细胞生物学硕士学位;1996年获美国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细胞生物学博士学位。陈晔光主要从事细胞信号转导机制及其生理病理作用的研究。

南昌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部与江西省部省合建高校、江西省一流大学整体建设高校。学校地处“英雄城”南昌市,拥有前湖、青山湖、东湖3个校区。1997年南昌大学被教育部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学校现有42个教学单位,13个学科门类、92个本科招生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学校本部现有全日制本科学生35900余人,其中国(境)外学生1300余人;各类研究生18400余人。学校现有国家级、部省级理工医类科技平台共85个(不含附属医院)。学校重视国际化办学,与40多个国家(地区)的230余所高校与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简称:高校联盟)是由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南大学、东北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重庆邮电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曲阜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海豚大数据科技等全国54家高校、企业共同发起,于2018年5月26日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正式成立。迄今为止,联盟发展会员300多家, 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联盟由一批积极投身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教育事业的高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自愿组成的公益性、全国性学术交流服务平台。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良、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担任联盟名誉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担任联盟理事长。联盟工作接受工信部、国家网信办等政府部门行政管理和业务指导。联盟主要工作是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加盟微信13651193492)


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

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全称是“山西省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是经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管理委员会批准,于2023年10月在太原成立的第一批专业研究人工智能、赋能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独立法人组织。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依托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专家委员会及理事会资源,按照山西省委省政府、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发展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的系列文件精神和工作计划,将研究院打造成为山西省发展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的示范应用推广平台,同时面向全国开展人工智能业务。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名誉院长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担任,院长由东华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二级教授方志军担任。研究院内设AI产业学院共建中心、实训实习就业中心、实验室建设中心、专家智库等6个职能部门。欢迎加入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专家智库,共同赋能高校AI人才培养及产教融合事业发展。


高校区块链专委会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区块链专委会(简称:高校区块链专委会),是由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郑州大学、贵州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山西农业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陕西师范大学、中国网安、海豚大数据科技等全国40多家高校、企业和机构共同发起,于2019年12月7日在广东省佛山市正式成立。目前发展高校及企业会员70多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陈纯担任高校区块链专委会名誉顾问;福州大学教授蔡维德、中国计算机学会区块链专委会主任斯雪明教授、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副所长狄刚担任高校区块链专委会名誉主任;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区块链中心主任陈钟教授担任高校区块链专委会主任。高校区块链专委会主要工作是促进高校区块链教育,为高校区块链专业建设及学科发展提供专家咨询服务。


高校元宇宙专委会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元宇宙专业委员会(简称:高校元宇宙专委会),是由清华大学、湖南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汕头大学、河北金融学院、保定市元宇宙协会、英伟达中国、海尔衣联网研究院、海豚大数据科技(天津)有限公司等全国20多所高校、企业和机构共同发起,于2022年11月5日在北京正式成立。中国工程院院士、计算机软件与虚拟现实领域专家赵沁平担任高校元宇宙专委会名誉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名誉院长、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高级顾问李伯虎担任高校元宇宙专委会名誉主任;清华大学信息国研中心可信软件和大数据部常务副主任邢春晓担任高校元宇宙专委会主任委员。目前已发展高校及企业会员30多家。高校元宇宙专委会主要工作是促进高校元宇宙教育、加强校企合作、推动元宇宙专业建设及学科发展,为元宇宙教育教学提供专家咨询服务。


高校数字经济专委会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简称:高校数字经济专委会),是由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京物资学院、北京印刷学院、西藏民族大学、河北金融学院、重庆财经学院、苏州城市学院、北京中关村软件园、百度、海豚大数据科技等全国60多家高校、企业和机构共同发起,于2024年1月12日在北京正式成立。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姜旭平、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赖茂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姜奇平、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吕本富担任高校数字经济专委会主任委员。高校数字经济专委会主要工作是促进高校数字经济专业建设及学科发展,推动产学研合作,为高校数字经济专业教育教学提供专家咨询服务。

联盟“资料图书馆”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微信咨询

说明:转载文章和图片均来自公开网络,推送文章除非无法确认,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往期精彩文章(单击就可查看):

. 2024全国535所普通高校人工智能专业教育教学综合实力排行榜
. 2024全国775所高校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教育教学综合实力排行榜
2024全国76所高校智能医学工程教育教学综合实力排行榜
. 2024全国217所高校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教学综合实力排行榜
2024全国79所高校区块链专业教育教学综合实力排行榜
. 2024全国252所高校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教育教学综合实力排行榜
. 2024全国336所高校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教育教学综合实力排行榜
. 2024全国366所高校机器人工程专业教育教学综合实力排行榜
. 2024全国224所高校数字经济专业教育教学综合实力排行榜
2024全国224所高校数字经济专业教育教学综合实力排行榜
2024全国964所高职高专院校大数据技术专业教育教学综合实力排行榜
. 2018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教育教学创新论坛暨北大创新评论峰会在京成功举办
. 2019第二届全国高校人工智能大数据教育教学创新论坛暨教材出版研讨会在京成功举办
. 2020第三届全国高校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教育教学创新论坛在京成功举 
. 2021第四届全国高校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教育教学创新论坛在京成功举办
. 2022第五届全国高校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教育教学创新论坛在京成功举办
. 赋能知识图谱20人 2019赋能中国人工智能知识图谱20位标杆人物
. 习近平:培养人工智能高端人才 是教育的重要使命
. 元宇宙2021年度中国领军人物榜单揭晓
. “ 优秀教材建设奖”获奖人员名单及获奖理由 2021年度全国高校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优秀教材建设奖揭晓
. 两会好声音:20位代表委员提案人工智能 新基建新风口带来哪些新机遇?
. 教育部发布全国高等学校名单(普通高校2688所,成人高校268所)
. 施一公:无论什么学科,最不重要的素质是智商
. 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区块链技术创新行动计划》在高校布局一批区块链技术创新基地
. 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本科4年课程清单

. 信息量巨大!美国终于公开了《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高校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推进联盟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是普及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知识,推广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技术与应用、创新高校服务的学术团体和服务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