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员的历史担当——关于长津湖地区作战第二梯队的使用

文化   2024-10-13 10:19   江苏  

1950年冬,宋时轮在志愿军九兵团司令部驻地山坡上留影

指挥员的历史担当

———关于长津湖地区作战第二梯队的使用

穆俊杰

最近两三年,关于1950年底长津湖地区作战时,12月11日宋时轮的检讨报告,传到我这里有十余次之多。我想,转发给我这一检讨的朋友是怕我没有看过这份电报。在这里我可以告诉善良的朋友们,这封电报在我的保险柜里沉睡了15年(1994年至2009年)。最后,这封电报还是没有被使用。为什么不用?道理极其简单,在我保存的历史文献中,有分量比这更重的检讨,12月11日的检讨又算什么呢?
“更重的检讨”指的是什么?就是1951年3月8日“宋时轮在第九兵团党委扩大会议上关于咸镜南道作战的总结报告(以下简称‘总结报告’)”。报告指出:“追究上述错误的责任,应该由我负主要责任。”这就是一个心怀坦荡、无私无畏战场指挥员的胸襟和担当。责任真的是司令员一个人的吗?第九兵团副司令员陶勇、参谋长覃健、政治部主任谢有法最能理解司令员大包大揽的用意。
有人说“历史研究宜粗不宜细”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也有人说“当今历史研究是细节决定成败”的时代。我赞成后一句话,所以会用几个细节来说清楚第九兵团第二梯队的使用问题。
细节一,第二十六军入朝初期的任务。该军入朝之初确定的具体任务有三项。一是志愿军东西两线以小白山划线,以西是西线,以东是东线,结合部安全保障任务交给第九兵团第二十六军负责。由于第二次战役打响前,“联合国军”始终认为“东线没有大部队运动迹象”,麦克阿瑟也就不会有志愿军东西两线结合部的认识。志愿军这项预设任务就解除了。二是担负第九兵团第二梯队的作战任务。三是担任入朝志愿军总预备队任务。在这里提示读者注意,第三项任务不是第九兵团可以说了算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入朝之初第九兵团作战部署上只能计划分配第二十、第二十七军任务,对第二十六军还没有计划第二梯队任务。至今我没有见过解除第第二十六志愿军总预备队任务的文献资料,只能在历史电报的文电内容上和电报发出时间上,去判断和分析第二十六军可以由第九兵团部署作战任务,担负第二梯队加入东线作战的时间。我个人认为:1950年11月29日宋时轮致志愿军总部的电报“电令奉悉,决遵示逐步实现……以令第二十六军主力兼程赶进中”,是第九兵团指挥第二梯队用于东线作战的开端。这个时间与东线战场开战时间,已经晚了两天。

志愿军战士通过长津湖大桥

细节二,1950年10月23日,毛泽东要宋时轮来京面谈时指出:“战役要立足于你的兵团独立作战,不要寄希望于增援,德怀同志也没有兵力支援东线。战役部署和指挥,由你全权承担。”
细节三,宋时轮在“总结报告”中指出:第九兵团东线作战“各军确竭尽了最大的努力”,但是失误也是客观存在的。1951年一二月间,宋时轮在兵团高级干部会议上和向志愿军党委以及中央军委上报的总结报告中,多次就第二梯队未能提早开进长津湖前线,影响东线战果的问题进行了检讨。
细节四,1950年12月5日,毛泽东复电第九兵团:“部署意见很好,望即执行。”这个部署的意见就是打美陆战第一师的具体方案。兵团根据第二梯队的请求,计划第二梯队于四、五两晚攻击下碣隅里,并控制机场和开阔地区,之后南下咸兴实施攻击。在战场作战的关键时节,兵团没有了第二梯队的消息,在兵团指挥所里宋时轮咆哮质问作战参谋:“第二梯队呢?第二梯队为什么不上?为什么?”参谋如实报告:“第二梯队还没有到位”。(关于第二梯队没有按时到位的原因,当年赶赴第二十六军担任副军长的张銍秀,在晚年的回忆录中有详细记述,这里不再重复)当第二梯队到位发起攻击的时候,美陆战第一师,已于6日拂晓,在大量飞机、坦克掩护下,从下碣隅里向南突围。
细节五,关于宋时轮的“头衔”,他仅仅是第九兵团的司令员吗?他还是第九兵团的政治委员,军政两担一肩挑,担负着军政双重责任,特别是政治委员一职“掌握方向”是核心职责。同时,他还是第九兵团的党委书记,兵团重大的军事行动和政治工作,都是党委集体的决策。这也是我研究这个人物至今没有听说过他有“军、政一言堂”独断专行作风。

1950年11月,宋时轮(中)与志愿军九兵团党委秘书王剑君(左)、机要秘书朱星朝鲜。

好了,话不再多说了。最后还是用宋时轮和毛泽东的语言来作为全文结束:
“这一仗我们部队确实是打得很苦的,这是因为入朝实在太仓促了。我们本来是打算在战前要做必要的准备,如换发冬装,备齐干粮等,但是当时都来不及了。因为敌人太狂,进的太猛,为了争取时间,我们不得不立即入朝。入朝后一下子就进到零下40摄氏度长津湖地区作战,加以后勤补给困难,部队冻饿交加,确实是苦了。但我们的部队好啊,在这样的条件下,仍然始终英勇奋战,终于大量歼灭了敌人,这是多么不容易啊。”
毛泽东在1950年年末说:“志愿军九兵团将士始终在作战中保持了无畏的英雄气概,显示了超出世界上任何一支军队的勇敢精神和战斗力。”(作者为军事科学院原军队建设研究部研究员)
2024年1月8日中午


赵连军
中共历史探寻者的同道,中华文明传承者的一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