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身影:同心为患者 携手护健康

乐活   2024-09-05 21:25   山西  

今年的8月19日是第七个中国医师节,今年的节日主题是“崇尚人文精神,彰显医者仁心”。在广大无私奉献的医务工作者中,记者撷取了其中几位的身影。他们当中,有一心一意当好群众健康“守门人”的村医夫妻、有一间卫生室两代守护人的村医父子,有致力医术传承心系患者的中医父女,他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身医疗事业,同心携手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为山西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夫妻俩不仅是医生更是村民的“家人”
祁县乡村医生队伍中有这样一对夫妻,他们用平凡的坚持守护村民的健康,他们就是祁县东观镇永安村乡村医生夫妻段壮灵、程姣丽。
丈夫段壮灵,出生于1988年,2013年7月毕业于晋中市卫生学校乡村医生专业,2014年12月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2015年1月来到东观镇永安村卫生室工作;妻子程姣丽,出生于1990年,2014年7月毕业于晋中市卫生学校,2015年5月在永安村卫生室工作,2018年8月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从业至今,夫妻俩多次荣获当地优秀乡村医生称号,所在村卫生室的基本公共卫生工作在当地考核名列前茅。
在永安村村民心中,段壮灵、程姣丽不仅是救死扶伤的医生,更是最为亲近的“家人”。村民游某说,“2023年7月2日,我在家中突然感到身体不适,我立即给段大夫打了电话,很快段大夫就来到我家,初步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他赶紧拨打120,并在等待救护车过程中,他为我针灸、口服急救药品,随后还陪我去了医院。医生说,幸亏加强了入院前处理,为抢救争取了时间。”
夫妻俩通过积极参加各项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使他们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能力进一步提高。2017年,永安村新建起标准化卫生室,药房、诊疗室、治疗室、观察室、处置室焕然一新,为村民看病诊疗创造了良好条件,他们干劲更足了。对慢性病患者,他们每季度上门随访,细心为患者调整用药,让患者改变生活行为方式,直至控制平稳;耐心为儿童、孕产妇和老年人进行健康教育,发放健康知识宣传资料;为外出务工的村民提供24小时在线咨询医疗服务,同时,他们每两个月组织一次健康讲座,每个月出一期黑板报,把健康教育做得有声有色。
“我俩就想通过自己的努力,竭尽所能解决乡亲们的急难事,实现他们‘小病不出村’的愿望。”段壮灵说,“当好村民健康的‘守门人’,也是我们坚守的信念和一生的追求。”
一间卫生室两代守护者
忻州市偏关县新关镇磁窑沟村乡村医生裴永发、裴俊峰父子,40余载,背着小药箱,行走在山村间,默默呵护村民健康。磁窑沟村地处偏关县城西,距离县城2.5公里。“谁家有个头疼脑热的,一个电话就上门看病、送药,小裴的服务态度可好了,像他爹!”量着血压的秦老汉说,半夜三更的,小裴也是随叫随到,“他们父子俩就是我们村民的‘家庭医生’。”
今年75岁的裴永发是裴俊峰的父亲,土生土长的磁窑沟人,从小跟着姥爷学习中医。“我就是永发叔接生的。”46岁的村民秦铁柱说,“我妈生我的时候大出血,产婆都吓跑了,是永发叔救了我的命。”这样的感人事迹数也数不清。“永发哥”“永发叔”“永发爷爷”……提起裴永发,村里人都心存敬意。
受父亲裴永发的影响,裴俊峰子承父业,18岁中专毕业就回村担任村医,跟随父亲学习把脉开方。乡村医生是一个半农半医的职业,收入不高,工作繁杂。裴俊峰深知,选择了村医,就选择了清贫。小小的卫生室,在父子俩的努力下越来越好。裴俊峰出诊,父亲开门坐诊,遇到疑难杂症,裴俊峰就向父亲请教。在他们的接力下,一年365天,磁窑沟村卫生室白天有人坐诊,夜间有人出诊,这在偏关县140个村卫生室中也是首屈一指。
20多年来,裴俊峰穿梭在村民家,穿破了无数双鞋,骑坏了几辆摩托车,却治好了无数村民的疼痛。一间卫生室,两代守护者。磁窑沟村不仅是裴永发父子的根,做好这里的医疗卫生服务就是他们坚守一生的事业。
做好中医传承是责任和使命
在山西省针灸医院针灸二科,慕名而来的患者络绎不绝,科室主任吕玉娥有条不紊地为每位患者分析病情,讲解治疗方案。吕玉娥师从她的父亲国医大师吕景山,继承了“京城四大名医”施今墨先生和吕景山先生的学术思想和理论精髓,并发扬光大。
在她的记忆里,父亲对待工作永远是那样的勤勉,对待病人永远是那样的和蔼。“记得上世纪60年代,有一个患者家属找到了我父亲,说明了家人的病症后,由于当时患者已经出不了门,希望我父亲能给上门看一看,二话没说,我父亲记好了地址,约好了时间。”吕玉娥回忆道。患者家住太原市郊的农村,吕景山骑着自行车走了1个多小时才到,在家里为这位患者把脉诊断,扎了针,又开了几服药。为诊治这位患者,吕景山来回奔波了三趟,患者的病情大有好转。“这件事让我感触深刻,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为患者着想是我们的行医之本。”吕玉娥说。
吕景山常对吕玉娥说:“中医没有捷径可走,你要勤学苦练,才能有真本事。”当年,吕景山出版《施今墨对药》时,每天白天上班,晚上吃过晚饭就跑到办公室,埋在一堆医案资料中,整理抄写到深夜,整整三年。在父亲的影响下,吕玉娥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学习总结,出版了《吕景山对穴》《施今墨医案解读》等著作十多部。
从医二十多年来,吕玉娥在前辈的精湛医术基础上,采用“针药并举”“中西结合”的理论观点,不仅独创了刀钩针疗法,运用在脊柱相关疾病的治疗上,疗效明显,还对冠心病、失眠、内分泌、消化、妇科、发热感冒等疾病的治疗方面有所建树。

  如今,吕玉娥挑起了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的担子,通过传经授课培养了十多名学术继承人和硕士研究生,带出了一支业务精良的团队。“我们要学习继承好,不能让中华民族的这个瑰宝失传。”吕玉娥信心满满。

本报记者秦洋 本报通讯员郝东亮





(关注“健康山西官微”微信号,获取权威资讯)


来源:山西日报



健康山西官微
健康山西官微由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健康宣传促进处和新华网山西联合承办,展示全系统的新风貌,搭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与群众交流的新媒体桥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