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期:白质的结构-功能耦合揭示了精神分裂症患者异常的大脑连接

文摘   健康   2024-04-25 15:08   江西  

  文献汇报信息汇总(向上滑动👆)

  主持人:戴西件博士、龚良庚主任彭德昌主任、李海军医师

李海军 2019-9-22 第1期:全脑功能活动和连接对未治疗双相障碍的分类:放射组学分析

王富勤2019-10-13 第2期:早期双相情感障碍或精神分裂症的脑龄预测

于帅2019-10-20 第3期:PNAS-复发重性抑郁障碍患者的默认模式网络功能连接降低

袁新2019-10-27 第4期:未用药强迫症患者海马体外形和亚区体积的异常

汤俊2019-11-3 第5期:儿童青少年可遗传认知能力和脑白质特性精神病理学的关系

王富勤 2019-11-10 第6期:基于神经影像学预测不同形式癫痫患者的大脑年龄

刘阳2019-11-10  第7期:嗅觉如何改变食物摄取?一项睡眠剥夺研究

梁丽红2019-11-17 第8肠道菌群有利于消除恐惧记忆?

范京怡2019-11-24 第9:阿立哌唑增效治疗老年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安全性和耐受性: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

李海军 2019-12-8 第10期:老年OSA患者患痴呆症的风险与脑结构的关系

王富勤2019-12-15 第11期:机器学习:艾滋病患者是否加速脑老化?

2019-12-23  第12期(上):抑郁症患者功能性脑改变的可重复  性:来自1434名个体的多中心静息状态功能MRI研究的证据 
                          第12期(下):不同精神疾病脑网络结构的共性和异性

于帅2019-12-29 第13期:多中心物质依赖者灰质体积的机器学习分析

袁新2020-1-4 第14期:过度兴奋的行为表现是强迫症的一种内表型表现

汤俊2020-1-12 第15期:精神障碍的网络理论

刘阳2020-1-19  第16期:原发性和继发性失眠以及良好睡眠者的患者的β/γ脑电活动

阚绍奎2020-2-9第17期:氯胺酮使抑郁症患者亚属扣带回皮质异常高活动性正常化

孙玉静2020-2-23 第18期:他汀类药物对老年人记忆、认知和脑体积的影响

梁丽红2020-3-1 第19期:自闭症患者功能连接性的泛性和可重复性

范京怡2020-3-8 第20期:选择性代谢型谷氨酸受体调节剂Basimglurant辅助抑郁症的究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李海军2020-3-22 第21期:轻度认知障碍者工作记忆状态时背景网络的静态和瞬时动态低频振幅变化

王富勤2020-3-22 第22期:Nature communications:基于深度学习预测大脑老化

于帅2020-3-29 第23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奖赏和新奇事物加工及精神兴奋药物作用的神经计算研究

2020-4-5 第24期:精神分裂症伴强迫症状的患者默认模式网络功能连接的改变:与精神分裂症与强迫症的比较

汤俊2020-4-12 第25期:接纳承诺疗法对抑郁症早期干预的疗效

2020-4-26 第27期:AJP机器学习文章---精神分裂症加速脑老化

阚绍奎2020-5-10 第28期BP期刊:磁共振灌注成像研究电休克治疗的抗抑郁作用机制

梁丽红2020-5-17  第29期JAMA Psychiatry(上):自闭症的心理理论和镜像神经系统理论连接异常

梁丽红2020-5-17 第29期(下):首发精神病患者心理理论和镜像神经系统理论连接

范京怡2020-5-24 第30期:机器学习方法:老年抑郁症诊断和治疗反应预测

程杰2020-5-31 第31期:社交焦虑中的面部感知: 视觉皮质动力学揭示了过度警惕/逃避倾向

葛薇2020-6-7第32期:认知行为治疗对惊恐症患者偏差语义网络的影响:使用语义启动的多中心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张晓洋2020-6-14 第33期:人类睡眠中的电生理、血流动力学和脑脊液耦合振荡

徐鹏娇2020-6-21 第34期:尼古丁对皮质纹状体的奖赏加工不同阶段反应的急性影响

李笑2020-6-28 第35期:特发性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患者双任务受损的神经特征 

李海军2020-7-5 第36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白质损伤导致的脑结构网络变化

王富勤2020-7-12 第37期:颞叶癫痫的脑老化:实际年龄、大脑结构结构和功能年龄

魏志鹏2020-10-15 第38期:年轻男性吸烟者额-纹状体束异常变化

辛会珍2020-10-15 第39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中老年患者灰质肥厚

李海军2020-10-23第40期:NC揭示Tau蛋白沉积与衰老和海马功能机制

段文峰2020-10-29第41期:Radiology影像组学-乳腺癌数字化钼靶摄影:乳腺实质放射组学的辅助价值

李坤瑶2020-10-29 第42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S的研究进展回顾

2020-11-第43期:复发性重度抑郁障碍患者大脑皮质变化

谢薇2020-11-6 第44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治疗前后脑结构变化及神经认知功能的变化

李盼梅2020-11-12 第45期:识别与慢性下腰痛神经病理学相关的脑区:静息态低频振幅振研究

舒永强 2020-11-19 第46期:海马体积与情绪障碍
刘翔 2020-11-19
 第47期:17分杂志:伸下舌头,道出你身体玄机

2020-11-27 第48期:Biological Psychiatry:岛叶-杏仁核通路是状态和特质焦虑的早期生物学指标

2020-11-27 第49期:持续正压通气改变OSA患者的脑显微结构和灌注模式

2020-12-3 第50期:跑步可有效改善多发性硬化患者认知、运动能力

2020-12-3 第51期:COVID-19并没有显著增加中国人患精神障碍患病率

2020-12-10 第52期:Radiology:多发性硬化患者动态功能网络属性变化

2020-12-10 第53期:重磅:CPAP治疗对治疗中重度OSA患者心血管和抑郁无效?

2020-12-28 第54期:短期CPAP撤离对并不会对OSAS患者脑血管反应受损

2020-12-29 第55期:OSAS患者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网络的改变

2021-01-14 第56期:睡眠中脑白质损伤及其与神经元同步性的关系

2021-01-15第57期:Nature Communication:父母的家庭收入会影响孩子的认知功能吗?

2021-01-16第58期:放射线学分析评估局部晚期直肠癌对新辅助化学放疗的病理完全反应

2021-01-18第59期: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初次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8周前后的白质微结构异常

2021-01-19第60期:肥胖的全球发病率与发病机制

2021-01-20第61期:nature子刊重磅:帕金森病研究的两个世纪历程

2021-01-21第62期:情绪刺激对躁狂状态和正常状态的双向情感障碍患者时间知觉的影响

2021-01-21 第63期:缺氧微环境:肿瘤干细胞进化的决定因素

2021-01-25 第64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以缺氧剂量依赖性方式激活人结肠癌细胞缺氧诱导因子-1

2021-01-27 第65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基于皮层厚度减少的网络证据

2021-01-27 第66期:ERO1α是一种新的人癌细胞系缺氧内源性标记物

2021-01-28 第67期:肥胖低通气综合征

2021-01-29 第68期:前扣带回皮质的功能连接性预测rTMS治疗难治性抑郁症3个月后的治疗结果

2021-01-29 第69期:ERK/MAPK信号通路与结肠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相关性

2021-01-30 第70期: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的抗血管生成作用:它们在肿瘤治疗和组织修复中的潜在应

2021-01-30 第71期: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局部一致性降低和神经认知损害

2020-01-31 第72期:突破fMRI研究的信度瓶颈,实现临床实用

2020-01-31 第73期:轻度脑外伤后白质微结构变化的演变:纵向DTI和NODDI研究

2020-02-02 第74期:PANSS量表介绍

2020-02-02 第75期:监测睡眠纺锤波有望成为治疗精神分裂症治疗的生物学指标?

2020-02-03第76期:自闭症谱系障碍患者表现出可重复的功能连接变化

2020-02-04第77期:生命早期的免疫系统印记与微生物

2020-02-05第78期:COVID-19对患者出院后6个月的长期影响一项队列研究

2020-02-06第79期:不午休的人会变笨?一个来自2000人的调查

2020-02-06第80期:肿瘤免疫检査点治疗可影响Treg细胞稳态导致自身免疫性副作用

2020-02-07 第81期:AMJ重磅:我们以往对精神分裂症的研究弄错了方向?

2021-02-22 第82期:脑影像大型开源数据集

2021-02-23 第83期:p53缺失的结肠癌细胞基因组和转录组分析鉴定潜在的新耐药机制

2021-02-24第84期:肠道菌群是如何改变我们的大脑的?

2021-02-25第85期:儿童不眠性睡眠的系统评价

2021-02-26第86期:色情会上瘾吗?一项关于色情的fMRI研究

2021-02-27第87期:观看挤痘痘视频快乐吗?一项fMRI研究

2021-02-29 第88期:痴呆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群

2021-03-03 第89期:高强度运动与认知正常老年人的认知功能:一项初步随机临床试验

2021-03-04 第90期:脑血管周围间隙对早期帕金森病的作用

2021-03-06 第91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对帕金森病认知和运动功能的影响

2021-03-07 第92期:昼夜节律的可变平衡和新陈代谢与疾病中的自噬

2021-03-08 第93期:特发性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的SNCA低甲基化与现象转换

2021-03-08 第94期:静息状态下的全脑连接动力学追踪

2021-03-09 第95期:纠正间歇性低氧可减轻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肥胖患者的炎症反应

2021-03-10 第96期:淀粉样蛋白PET和tau-PET的诊断价值

2021-03-11 第97期:默认网络:独特自我与多彩世界的邂逅

2021-03-12 第98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对CPAP停药过程中缺氧和炎症标志物的影响:来自三个随机对照试验的进一步证据

2021-03-14第99期:多孔硅纳米粒子治疗在抑制异种胶质瘤细胞群迁移中的有效性

2021-03-16 第100期:特发性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的动态功能连接

2021-03-17第101期:AAV介导的ULK1抑制在体外和体内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轴突再生 

2021-03-19第102期:多系统萎缩的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2021-03-21 第103期:精神分裂症的动态功能连接模式及其与幻觉的关系

2021-03-22 第104期:坚持CPAP随机试验治疗OSA患者残余过度日间嗜睡

2021-03-23  105期:高血压导致痴呆的风险——概述与未来的方向

2021-03-25  第106期:神经退化与生物钟

2021-03-26107期:阿尔茨海默病的异常动态功能连接

2021-03-27 第108期:帕金森病和睡眠/觉醒障碍

2021-03-28 109期:阿尔茨海默病进展中认知控制网络间动态功能网络连接的破坏

2021-03-29 第110期:动态共变脑的运动-连通性:精神分裂症的病理生理学研究

2021-03-30  第111期:帕金森病的睡眠/觉醒问题

2021-03-31 第112期:电惊厥治疗的抗抑郁效应和认知功能障碍与海马分区功能改变的关系

2021-4-01 第113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短暂自发大脑活动的时间组织改变

2021-04-02  第114期:帕金森病患者的日间警觉性:潜在的剂量依赖性,不同药物类别的差异效应

2021-04-03  第115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严重程度和血液透析前后夜间体液移位

2021-04-10  第116期:重度抑郁症的人格特征与动态功能连接的关系:一项静息态分析

2021-04-11 第117期:心血管危险因素、脑结构变化和认知能力下降三者之间的联系

2021-04-12 第118期:神经内分泌-代谢功能障碍和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睡眠障碍

2021-04-13  第119期:APOE4携带者后扣带皮层和内侧前额叶皮层的有效连接改变:一项初步研究

2021-04-15 第120期:无症状但默认模式网络轨迹有差异的个体面临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 

2021-04-16 第121期:缺铁与睡眠

2021-04-17 第122期:重置“夜猫子”的晚睡时间对心理健康和表现有积极的影响 

2021-04-18  第123期:多发性硬化伴或不伴萎缩患者认知障碍的决定因素

2021-04-19第124期:“GrimAge”是一种表观遗传的死亡率预测指标,在严重抑郁障碍中会加速

2021-04-20 第125期:母亲围产期抑郁症状与子代18岁时精神病性经历:一项纵向研究

2021-04-21第126期:老年抑郁症与Aβ(皮层淀粉样蛋白)负担降低相关

2021-04-22 第127期:磁共振灌注成像研究电休克治疗的抗抑郁作用机制

2021-04-25  第128期:外泌体与肥胖相关的胰岛素抵抗

2021-04-27  第129期:维生素D3与安慰剂对抑郁或临床相关抑郁症状风险及情绪评分变化的影响

2021-04-28  第130期:免疫细胞中的TREM2/PLCγ2信号:功能、结构洞察力和潜在的治疗调节 

2021-04-29第131期:APOE基因型与阿尔茨海默病认知和个体化识别之间的关系

2021-04-30第132期:低氧环境下肿瘤的重编程:新兴概念和相关治疗策略

2021-05-07第133期:APOE和认知储备对阿尔茨海默病功能网络的影响

2021-05-08 第134期:枳子厚朴汤抗失眠有效部位的综合筛选及药效物质和机制的网络药理分析

2021-05-09 第135期:免疫细胞中的TREM2/PLCγ2信号

2021-05-10 第136期:人皮层中的微观结构增殖与面部加工的开发相结合

2021-05-11 第137期:大脑连通性差异评估的快速转换

2021-05-12 第138期:多系统萎缩的广泛白质损伤

2021-05-13 第139期:重温失眠患者的夜间心率和心率变异性

2021-05-15 第140期:红景天胶囊联合舍曲林治疗重度抑郁症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

2021-05-17 第141期:觉醒对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连接和动态性的贡献

2021-05-18 第142期:人类海马亚区前后轴的功能连接差异

2021-05-19 第143期: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导致空间导航过程中抑制性连接受损和空间编码重新激活

2021-05-21 第144期:基于质谱技术的抑郁症患者血浆代谢组学及逍遥散治疗

2021-05-22 第145期:社会网络、社会支持和孤独感对成年和老年重性抑郁障碍病程的预测意义

2021-05-23  第146期:用共激活模式分析观察功能网络动态特性的性别差异

2021-05-24 第147期:一项调查重性抑郁障碍复发预防的新研究设计

2021-05-25  第148期:红景天胶囊联合舍曲林治疗重度抑郁症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

2021-05-26  第149期:双相情感障碍与重性抑郁障碍中抑郁的独特神经解剖学基础

2021-05-27     第150期:抗精神病药物对重度抑郁症和精神病患者脑结构的影响

2021-05-28  第151期:亨廷顿病的动态功能网络连接及其与运动和认知的关系

2021-05-29  第152期:习惯喝咖啡的人表现出一种独特的大脑功能连接模式

2021-05-30  第153期: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成人大麻使用障碍的安慰剂对照试验中的抑郁症状和大麻使用

2021-06-01  第154期:针灸作为产前抑郁症辅助干预的可行性:一项实用的随机对照试验

2021-06-02  第155期:前额叶皮质和纹状体-边缘系统的内在连通性分别区分重度抑郁症和广泛性焦虑症

2021-06-03  第156期:新冠大流行对有无抑郁、焦虑、强迫症人群的心理健康影响

2021-06-04 第157期:R语言字体错乱乱码

2021-06-05 第158期:重度抑郁障碍患者皮质厚度异常的荟萃分析

2021-06-06 第159期:基于代谢组学分析开心散对抑郁症患者及CUMS大鼠脂质代谢的抗抑郁作用

2021-06-07 第160期:系统狼疮红斑静息态脑网络的异常功能连接

2021-06-08 第161期:多组学揭示柴胡低极性部位抗抑郁作用的机制

2021-06-09第162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功能连接的个体间变异性结构紊乱

2021-06-11 第163期:重度抑郁症患者摄入多种益生菌4周后白细胞介素-6基因表达的变化——普罗维特研究的初步结果

2021-06-12第164期:不同血统青少年失眠的多基因风险

2021-06-15 第165期:青年时期的血管健康程度是否会影响中年的血管自我调节功能、步态以及认知功能?

2021-06-16 第166期:桦木酸对α3β4烟碱乙酰胆碱受体的分子调控

2021-06-17 第167期:通过含有毒性淀粉状蛋白-β寡聚体的外泌体传播阿尔茨海默病病变

2021-06-18 第168期:失眠患者应对方式与心理困扰的关系

2021-06-19 第169期:NeuroMark:基于自动化和自适应ICA的管道,用于鉴定脑疾病的可再现FMRI标记

2021-06-20 第170期:持续气道正压治疗、血糖和糖尿病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和并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2021-06-21第171期:平板运动改善C57BL/6J小鼠慢性快速眼动睡眠剥夺诱发的焦虑样行为和认知障碍

2021-06-22第172期:通过含有毒性淀粉状蛋白-β寡聚体的外泌体传播阿尔茨海默病病变

2021-06-25 第173期:氟西汀对大鼠昼夜节律分子标志物、认知缺陷、氧化损伤和慢性恒定光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样病理生物标志物的神经保护作用

2021-06-26  第174期:失眠患者应对方式与心理困扰的关系 

2021-06-27    第175期:芳香疗法治疗失眠症的荟萃分析

2021-06-28 第176期:细胞内离子和蛋白质纳米颗粒诱导的渗透压改变星形胶质细胞对谷氨酸刺激的肿胀和脑水肿

2021-06-29 第177期:内侧颞叶连通性及其与早期阿尔茨海默病认知的关联

2021-06-30  第178期:微生物群调节与神经发育障碍相关的行为和生理异常

2021-07-02  第179期:冰片对复方丹参制剂中丹参酮IIA、丹酚酸B和人参皂苷Rg1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和脑分布的影响

2021-07-03  第180期: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生物标志物

2021-07-04  第181期:失眠治疗中的非药物策略

2021-07-05 第182期:年轻人对睡眠的不良信念与易受压力相关睡眠障碍的关系

2021-07-06 第183期:影像组学诺模图预测术前肝细胞肝癌微血管浸润

2021-07-08 第184期:信噪比超过70分贝的自复位图像传感器及其在脑表面成像中的应用

2021-07-08 第185期:与自闭症和精神分裂症的多基因风险相关的大脑不对称模式

2021-07-09 第186期:帕金森病相关认知障碍

2021-07-10 第187期:重性抑郁障碍弱连接状态下动态功能连接的改变

2021-07-12 第188期:睡眠剥夺会损害人脑分子清除

2021-07-13 第189期:自闭症障碍患者可以进行新的分类啦!

2021-07-14 第190期:siRNA负荷的体内评估和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结果

2021-07-15 和抑郁症say拜拜

2021-07-17 第191期:预测阿尔兹海默病前临床阶段的影像标志物:MRI?PET?

2021-07-18 第192期:青少年肌阵挛性癫痫静息状态子网络内和子网络间的动力学变化发生在多个频段

2021-07-19第193期: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和机器学习预测帕金森病的最佳脑深部刺激参数

2021-07-20第194期:头痛啷个整

2021-07-21第195期:体力活动和运动治疗获得性脑损伤:一项非随机对照试验

2021-07-22我们与你们同在!第196期:肌萎缩的最新研究

2021-07-23第197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如何治疗?

2021-07-24第198期:聚焦超声丘脑底核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的随机试

2021-07-25第199期:年龄与重度抑郁症病程之间的关联:一项为期2年的纵向队

列研究

2021-07-26第200期:功能和结构MRI表征真实针灸和想象针灸的镇痛效果

2021-07-27第201期:早发抑郁症风险与多基因倾向、父母精神病史和社会经济地位之间的关系

2021-07-30第203期:主动与假间歇θ突发经颅磁刺激对双相抑郁患者的疗效:一2021-08-02第204期: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患者依赖于大脑状态的动态功能连接模式

2021-08-03第205期:明亮光线疗法治疗妊娠期抑郁症的效果:一项随机双盲对照试验

2021-08-05第206期: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患者依赖于大脑状态的动态功能连接模式摘要

2021-08-06第207期:动态功能连接分析揭示精神分裂症患者连接障碍的瞬时状态

2021-08-08第208期:孤独在大脑中是什么样子?

2021-08-10第209期:特发性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型癫痫的动态功能网络连接

2021-08-11第210期:基于网络的统计:识别大脑网络的差异

2021-08-12第211期动脉僵硬度与中年男性抑郁症相关

2021-08-13第212期:血管源性脑白质高信号会影响皮质萎缩么?

2021-08-14第213期:精神疾病和神经疾病与睡眠障碍

2021-08-15第214期:DWI弥散加权成像病灶在脑小血管病进展中的作用

2021-08-16第215期:与晚期早产儿成熟度相关的动态功能连接变化

2021-08-17第216期:喙部前扣带回皮质形态预测

2021-08-18 第217期:心血管风险负担与痴呆和脑部病变的关联:一项基于人群的队列研究

2021-08-19 第218期:静息态fMRI数据的功能网络连接和格兰杰因果关系的比较

2021-08-20  第219期:皮质醇、儿童情绪虐待和抑郁症相关记忆偏差的神经信号

2021-08-21 第220期: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脑功能网络变化

2021-08-22  第221期:儿童期睡眠障碍和青春期前白质微结构改变的关系

2021-08-23第222期:临床混合型焦虑、抑郁的情绪......

2021-08-24第223期:轻度认知障碍静息状态网络的有效连接性探索:结合ICA和多元Granger因果分析的fMRI研究

2021-08-25第224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维生素D与抑郁症、肥胖症的关系

2021-08-26第225期:轻度认知障碍和早期阿尔茨海默病痴呆之间的静息状态功能连接是否不同?

2021-08-28第226期:静息态网络的融合分析及其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应用

2021-08-29第227期:抑郁症的病理生理学:褪黑素稳态的分子调控

2021-09-01第228期:人脑静息态网络的电生理特征

2021-09-02第229期:精神分裂症的一项ICA静息fMRI研究

2021-09-06第230期:阿尔茨海默病中的白质高信号位置与认知的联系

2021-09-06 第231期:美国成年抑郁症患者吸烟、缺乏运动、酗酒和肥胖与质量调整预期寿命的关系

2021-09-0第232期:特定区域白质改变可以区分阿尔茨海默氏症和血管性痴呆?

2021-09-07第233期: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默认模式网络和突显网络

功能连接的改变:一项基于ICA的静息状态fMRI研究

2021-09-08第234期: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的方法和新方向

2021-09-09第235期:MRI对于精神分裂症——奢侈品还是必需品?

2021-09-12第236期: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信号的起源

2021-08-13第237期:静息态fMRI局部脑活动的动态测量

2021-09-14第238期:教育程度是否能抵抗血管危险因素对大脑的影响?

2021-09-15第239期:fMRI在正常衰老和阿尔茨海默病脑功能连接中的应用

2021-09-16第240期:基于线性ICA分析的自闭症谱系障碍静息状态网络异常连接检测

2021-09-17第241期:基于Infomax算法的GIFT工具箱中独立成分分析(ICA)对多发性硬化症(MS)的rsfMRI研究

2021-09-18第242期:弥散加权成像揭示白质微观结构随衰老、病理和认知的变化

2021-09-19第243期:大脑功能结构在激活和休息时的对应关系

2021-09-20第244期:神经影像研究元分析:抑郁症患者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多重异常

2021-09-21第245期:基于功能磁共振和机器学习的帕金森病最佳脑深部刺激参数预测

2021-09-23第246期:AD和aMCI患者灰质萎缩模式的性别差异

2021-09-24第247期: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的神经网络动力学减弱

2021-09-26第248期:辩证行为治疗过程中的情绪变化以及抑郁、焦虑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调节作用

2021-09-27第249期:伴与不伴睡眠呼吸暂停的肥胖者清醒时上气道动态显像

2021-09-29 第250期:无监督聚类方法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应用

2021-10-07 第251期:特发性帕金森病症状侧优势的分类

2021-10-09 第252期:磁共振支持向量机鉴别......

2021-10-10 第253期:用于阿尔茨海默病分类的动态功能连接和图卷积网络

2021-10-11 第254期:多任务fMRI 和机器学习方法改善了失眠症患者大脑活动模式差异的预测

2021-10-14  第255期:基于Infomax算法的GIFT工具箱中独立成分分析对多发性硬化症的rsfMRI研究

2021-10-19 第256期:基于多种模式和关系的联合学习诊断帕金森病

2021-10-20 第257期:大脑功能结构在激活和休息时的对应关系

2021-10-24  第258期:认知未受损帕金森病的代偿性神经机制

2021-10-25 第259期:使用fMRI和机器学习预测精神病认知行为治疗后的症状改善

2021-10-28 第260期:利用多队列医学数据进行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和预后

2021-11-04 第261期;基于深度学习的fMRI数据处理方法及其在认知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2021-11-7第262期:社交焦虑症患者和非社交焦虑症患者最重要的人生目标

2021-11-8第263期:有痴呆风险的老年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结构性脑相关

2021-11-9第264期:基于rs-fMRI的图论度量和机器学习在帕金森病诊断中的应用

2021-11-10第265期:医学影像中的深度学习(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fMRI大数据分析)

2021-11-16 第266期:Alzheimers & Dementia:老年人的社会网络特征与皮层厚度和认知功能之间的中介关系

2021-12-20第267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皮质谷氨酸与工作记忆激活的关系2021-12-21 第268期:有自杀倾向的抑郁症患者脑白质微结构异常
2021-12-23 第269期:lancet Psychiatry:降低精神病人胆固醇和心血管风险临床研究

2022-1-11 第270期:Schizophrenia Bulletin:小脑-丘脑-皮质超连通性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分类并预测长期治疗结果 

2022-1-12  第271期:JAMA Oncology:与癌症风险相关的免疫介导疾病

2022-1-17 第272期:JAMA Network Open:人工智能可预测2年内患痴呆风险

2022-1-18 第273期:BMJ:生活方式越不健康,社会经济地位越低,死得越快

2022-1-19 第274期:基于线性和非线性功能连接的脑白质疏松症患者认知水平分类

2022-1-24 第275期:孤立性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的结构和功能磁共振成像:神经成像软件研究的系统回顾

2022-1-25 第276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脑网络特性

2022-1-26 第277期:结合rs-fMRI和结构MRI预测MCI向AD进展

2022-2-11第278期:Molecular Psychiatry:机器学习方法预测重度抑郁症患者大脑脑老化

2022-2-23第279期:抗精神病药物初治性精神分裂症中的灰质连接体异常和年龄相关效应

2022-3-4 第280期:BJP:数据驱动的聚类可区分具有不同大脑连通性和症状特征的重度抑郁症亚型

2022-3-21 第281篇:Science:基于GWAS研究的重度精神疾病的基因共表达

2022-3-22 第282篇:PLoS Med: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浓度与痴呆风险的关系:英国生物库的队列研究

2022-3-28 第283篇:BRAIN:临床前阿尔茨海默病代偿机制的脑电图证据

2022-3-29 第284篇:PLoS Med:双相情感障碍维持心境稳定剂治疗期间的肾脏、内分泌、肝脏和代谢不良事件:一项基于人群的队列研究

2022-3-30 第285篇:Psychological Medicine:未经治疗的重度抑郁症药物治疗缓解的预测:多变量预测模型的开展和验证

2022-3-31 第286篇:NATURE COMMUNICATIONS: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临床前期的功能性脑老化加速

2022-4-1 第287篇:青少年重度抑郁障碍的静态和动态连接性分类

2022-4-2 第288篇:Neurology:一种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的无先兆偏头痛神经标志物

2022-4-8 第289篇:Neuropsychopharmacology:未接受治疗的重度抑郁症患者皮层形态计量学的性别特异性改变

2022-4-13 第290篇:Brain Stimul:使用机器学习模型预测韩国成年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2022-4-19 第291篇:糟糕的睡眠为何会影响认知?还会与哪些疾病风险有关?

2022-4-22 第292篇:Molecular Psychiatry:通过深度学习,基于额叶-后部功能失衡,识别和验证主要精神疾病的亚型

2022-4-23 第293篇:基于机器学习的中国社区正常认知老年人认知障碍风险预测模型:开发与验证研究

2022-4-29 第294篇:Molecular Psychiatry: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白质异常:一项多中心的弥散磁共振研究

2022-5-5 第295篇:Front. Aging Neurosci:额叶脑电图和事件相关预测痴呆症

2022-5-6 第296篇:nature communication:使用无监督机器学习和MRI数据识别多发性硬化症亚型

2022-5-13 第297篇:nature communication:用亚型和分期推断法揭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异质性和时间复杂性 

2022-5-16 第298篇: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脑功能网络的连接障碍与抑郁症中的血液炎症标志物有关

2022-5-17 第299篇:Susanna S. S. Ng:持续气道正压不能改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非酒精性脂肪肝

2022-5-18 第300篇:Hum Brain Mapp:从时间变异性角度看睡眠剥夺后的异常动态功能连接

2022-5-26 第301篇: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抑郁症患者脑功能网络连接障碍与血液炎症标志物相关

2022-6-2 第302篇:通过静息态fMRI数据整合大脑连通性和活动性基于注意力的混合深度学习框架

2022-6-6 第303篇:Nat Sci Sleep:基于深度学习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和日间嗜睡相关脑连通性评估

2022-6-7 第304篇:J Med Syst:基于静息fMRI和残差神经网络的阿尔茨海默病自动诊断和多类分类深度学习方法

2022-6-17 第305篇:Nature communications:突触密度降低与抑郁严重程度和网络改变有关

2022-6-22 第306篇:nature communication:基于功能磁共振和机器学习的帕金森病最佳脑深部刺激参数预测

2022-7-3 第307篇:Molecular Psychiatry:通过深度学习,基于额叶-后部功能失衡,识别和验证重大精神疾病的亚型

2022-8-24 第308篇:Hum Brain Mapp:在无合并症的未经药物治疗强迫症患者中的多尺度模块化结构特征

2022-9-1 第309篇:NeuroImage: clinical:脑桥卒中患者功能分离与整合之间的失衡:动态功能网络连通性研究

2022-9-1 第309篇:NeuroImage: clinical:脑桥卒中患者功能分离与整合之间的失衡:动态功能网络连通性研究

2023-1-11 第310篇:Radiology:健康成人的静息状态功能 MRI:时间动态脑共激活模式

2023-5-4 第311篇:Translational Psychiatry:心理健康和身体活动之间共享的大脑和基因结构

2023-5-5 第312期:个体化功能性连接体鉴定了跨诊断患者精神症状可推广生物标志物

2023-11-28 第313期:Neuroimage:万峰及戴西件团队提出基于功能连接活动的激活网络框架,建立新型大脑网络时空连接模式

2023-12-1 第314期:不同慢性疼痛疾病中脑衰老生物标志物的差异达

2023-12-3 第315期:区域葡萄糖代谢的变异性和人脑功能网络的拓扑结构

2023-12-7 第316期:评估肿瘤浸润性CD8细胞和抗PD-1或抗PD-L1免疫疗法反应的放射组学方法:成像生物标志物、回顾性多队列研究

2023-12-9第317期:多发性硬化患者灰质萎缩与基于图谱的神经递质图谱的对应关系具有临床意义

2023-12-10第318期:基于脑激活的个体识别揭示了疼痛和触摸引起的个体独特的激活模式

2023-12-11第319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定量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负荷的关系: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研究

2023-12-13第320期:心理健康和身体活动之间共享的大脑和基因结构

2023-12-15第321期:食物摄入诱导的味觉和消化后多巴胺能环路影响人类进食欲望

2023-12-21第322期:Neuron | 偶尔失眠会重置大脑,缓解抑郁

2024-1-9第323期:类淋巴功能在衰老相关的认知能力下降中起保护作用

2024-1-12第324期:智能手机成瘾患者线索反应的神经相关性研究

2024-1-13第325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儿皮质结构网络的改变

2024-1-16第326期:脑桥卒中患者功能分离与整合之间的失衡:动态功能网络连通性研究

2024-1-17第327期:表征无合并症的无药物强迫症患者的多尺度模块化结构

2024-2-20第328期:通过深度学习,基于额叶-后部功能失衡,识别和验证重大精神疾病的亚型

2024-3-1第329期:有自杀倾向的抑郁症患者脑白质微结构异常

2024-3-5第330期:海马亚区体积预测初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维持治疗的脱离

2024-3-29第331期:以海马体为中心的灰质协方差网络预测轻度认知障碍的发展和逆转

2024-4-25第332期:白质的结构-功能耦合揭示了精神分裂症患者异常的大脑连接

 “ 


本期分享的是Jiajia Zhao,  Chu-Chung Huang等人发表的(影响因子:6.8,1区Q1)一篇题为:“Structure-function coupling in white matter uncovers the abnormal brain connectivity in Schizophrenia”的文章。


白质的结构-功能耦合揭示了精神分裂症患者异常的大脑连接

摘要: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以连接障碍综合征为特征的精神分裂症,其结构和功能的整合普遍受损。虽然白质(WM)的微结构异常在精神分裂症中已被广泛报道,但WM的功能障碍以及WM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仍不清楚。在本研究中,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结构-功能耦合测量方法来反映神经元的信息传递,其结合了功能信号的时空相关性与来自功能和扩散磁共振图像(MRI)的WM回路中的扩散张量方向通过对7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SZ)和89例健康志愿者(HV)的MRI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了精神分裂症患者WM区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并对HV组进行了随机验证,以确定神经信号沿着WM束传递的能力,与HV相比,SZ表现出WM区域内结构-功能耦合的广泛降低,涉及皮质脊髓束和上级纵束。此外,WM束中的结构-功能耦合被发现与精神分裂症的精神病性症状和疾病持续时间显著相关,提示神经纤维通路的异常信号传递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神经病理学的一个潜在机制,支持了精神分裂症的连接障碍假说从电路功能的角度,强调WM网络在精神分裂症的病理生理中的重要作用。

INTRODUCTION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与大脑中的连接障碍有关[1],通过弥散和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研究显示大脑网络中的异常通信[2-5]。广泛的WM微结构异常已经通过弥散张量成像(DTI)显示,表明WM改变可能在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学中起关键作用[6-8]。另一方面,最近的证据表明WM的功能活动具有生理意义,工作记忆的静息态fMRI显示了一种内在的功能组织[9-11]。先前的研究发现,特定工作记忆束的fMRI激活可以受到不同任务的调制[12-15]。这些证据为研究精神分裂症的工作记忆功能障碍提供了新的视角[11]16-18]。为了探测大脑WM结构的功能活动,研究人员提出了功能相关张量(FCT)方法,该方法基于fMRI信号计算WM中功能激活的幅度和方向[1920]WM中的FCT被证明受麻醉水平的影响,反映潜在的神经活动[21]FCT的方向特征已经显示出使用任务或静息状态fMRI描绘纤维束(诸如胼胝体和光辐射)的能力,这与通过DTI技术重建的那些类似[1920]。此外,FCT已被用于预测肥胖[22],脑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23],以及疾病的分类和诊断[2425]。这些研究表明,FCT可以用于揭示基于静息态fMRI的信息如何沿沿着WM束传输,考虑到连接障碍假说和广泛报道的精神分裂症中的异常WM连接问题,以前的研究已经探索了连接相关性的异常结构-功能耦合[2627]。然而,结构和功能连接之间的关联的改变在不同的功能网络之间并不一致。这些变化也被发现与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症状和疾病持续时间有关[2628-31]。在大多数研究中,在WM中重建的弥散张量(DT)的基础上,使用弥散纤维束成像测量结构特征,并使用灰质(GM)中的fMRI分别估计功能连接。由于连接不同GM区域的基于弥散纤维束成像的结构连接和基于弥散纤维束成像的功能连接的性质是完全不同的,这些特征的直接整合提供了关于功能相互作用下的结构连接的有限见解[32]。利用DT可以提供WM关于纤维取向的解剖信息,而FCT可以描绘WM的局部功能各向异性,这两种技术的结合可能使我们能够探索WM连接在精神分裂症中的功能。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结合FCTDT会计的局部功能各向异性和微观结构的取向来表征WM束的结构-功能关系。鉴于精神分裂症的功能网络异常以及结构功能整合,我们假设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神经束沿着的神经信号会发生改变。因此,我们分析了75名精神分裂症患者(SZ)和89名健康志愿者(HV)的静息状态fMRI和弥散加权成像数据。在HV组中首次验证了WM束的FCT-DT一致性。随后,该测量被用于直接探索精神分裂症的结构-功能耦合。我们预测,与HV相比,SZ中神经束中的FCT-DT一致性将发生改变。还测试了WM束中FCT-DT一致性与SZ中精神病性症状之间的关联。

METHODS

参与者:共招募了207名参与者:精神分裂症患者SZn = 103)和健康志愿者HVn= 104)。参与者从台湾台北荣民总医院招募,这是台湾老年和精神疾病队列的一部分。根据《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精神分裂症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标准诊断SZ。使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症状的严重程度,包括阳性量表(7项)、阴性量表(7项)和一般精神病理学量表(16项)[33]。所有SZ均接受药物治疗,平均抗精神病药物剂量为539 mg/d(氯丙嗪当量)(每例受试者的详细信息见补充表1)。HV组无经小型国际神经精神访谈(MINI)确认的神经系统或精神疾病病史[34]。本研究由台北荣民总医院(台北,台湾)的机构审查委员会批准,并获得所有参与者的书面知情同意书。所有参与者还接受了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测试,以评估整体认知能力[35]。排除了在研究前3个月内有药物滥用、精神发育迟滞、全身性医学或神经系统疾病、脑创伤、不稳定精神病症状或调整精神药物史的参与者。在弥散/功能图像数据的成像质量控制程序后[36]43名受试者因成像数据不完整、运动伪影、信噪比差或灰度/白色对比度差而被排除(有关参与者排除标准的更多详细信息,请参见补充方法)。最后,本研究中的最终样品包括75SZ89HV(表1)。

图像采集: MRI数据使用国立阳明交通大学的3 T MR系统(Siemens Magnetom Tim Trio,埃尔兰根,德国)采集。采用矢状位3D磁化准备快速梯度回波(MPWE)序列采集解剖T1加权图像:重复时间(TR= 2530 ms,回波时间(TE= 3.5 ms,翻转角= 7°,反转时间=1100 msFOV= 256 ×256 mm,体素尺寸=1×1× 1 mm 3。当受试者安静地躺在扫描仪中时,使用梯度回波平面成像序列采集RS-fMRI数据,参数如下:TR = 2500 msTE = 27 ms,翻转角= 77°,FOV= 220 × 220 mm 2,矩阵大小= 64 × 64,体素大小= 3.44 × 3.44 × 3.4 mm 3。沿着AC-PC平面共采集200EPI图像。采用单次激发自旋回波回波平面成像(SE-EPI)序列采集弥散加权MRI数据:TR = 11000 msTE =104 msFOV= 128×128 mm 2,体素尺寸= 2×2× 2 mm 370个连续轴向切片,30个非共线梯度方向,B值为1000 s/mm 2,另外三个空图像(B = 0 s/mm 2)作为参考图像,NEX= 3

图像预处理:所有MR数据都进行了相同的处理。使用AFNIhttps//www.example.com)和FSL预处理功能图像afni.nimh.nih.gov。(https//fsl.fmrib.ox.ac.uk/),包括删除前10个时间点;切片定时校正;通过刚体对齐对第一个体积进行运动校正;对结构MR图像进行线性变换;小波去峰[37]; 6个运动参数及其一阶导数、脑脊液(CSF)、来自fMRI时间序列数据的呼吸和心脏信号的多元回归;使用带通0.01-0.1 Hz进行时间滤波;将强度标准化为全脑中位数1000 [3738];使用6 mm半高宽高斯核函数在功能掩模内进行空间平滑;与弥散MRI b 0图像沿着与T1加权图像配准。如果在运动矫正期间估计的六个头部运动参数中的任何一个大于2 mm平移或2度旋转,则排除受试者。通过FSLMRtrix 3 [39]https//www.mrtrix.org/)实现弥散加权图像。首先,涡流失真和头部运动进行了校正,使用仿射配准的空图像。然后使用加权最小二乘估计将扩散张量拟合到DWI,并计算每个体素的分数各向异性(FA)。

FCT的构建

对于每个体素,构造FCT来表征该体素与其相邻体素之间的时间相关性的局部轮廓。根据Ding等人的研究,FCT表示如下,可以从物理距离的空间关系和功能活动的时间相关性计算[20]

像扩散张量一样,FCT包含每个方向上的功能相关性,并测量每个体素中的局部功能各向异性。在补充方法中给出了FCT的详细数学解。在这里,我们计算FCT的所有体素在WM中使用rs-fMRI的所有体素。

白质束:

首先,将从JHU ICBM-81-DTI WM图谱中提取的48个脑束用作感兴趣区域[40]。对于每个个体,DWI空间中的空图像与T1加权图像共配准; T1加权图像在MNI空间中归一化为ICBM 152 T1模板。为了实现DWIMNI之间的空间转换,我们得到了综合转换矩阵及其逆矩阵。逆变换矩阵用于通过最近邻插值将WM图谱从MNI空间应用到本地DWI空间[41]。在这项研究中,我们专注于大脑区域,不包括小脑和脑桥。因此,40 WM束被用来研究SZHV组之间的结构-功能耦合的差异。生成FA值大于0.2WM掩模。为了避免GM信号对WM信号的潜在影响,将FA> 0.2WM掩模用于原生DWI空间中的WM图谱。

结构-功能耦合的评价:

使用[42]修改的张量差分方程,通过FCTDT之间的一致性(FCT-DT一致性)评价结构-功能耦合。每个体素的FCT-DT一致性的度量CTFCTTdif)定义为:

其中,TFCTTdif分别是特定体素中的功能相关张量和扩散张量,通过矩阵中所有元素的总和进行归一化,以将尺度控制在相同水平。考虑到张量的各向异性,FA值被用作加权因子。FAFCTFADif分别是函数相关张量和弥散张量的FA值。一般来说,C值越高,FCTDT之间的匹配越一致。在这项研究中,测量了WM束的单个FCTDT一致性图,以评估WM中的结构—功能耦合(图1)。

FCT-DT一致性的验证

为了验证WM束中FCT-DT一致性的非随机组织,将特定WM束中体素的平均FCT-DT一致性与来自GM的体素的平均FCT-DT一致性进行比较(更多细节在补充方法中描述)。此外,为了检查FCT-DT一致性的内部一致性,HV组随机分为两半,重复5000次。对所有WM束进行FCT-DT一致性的亚组比较。

统计分析

对于人口统计学检验,使用双样本t检验来检验年龄、教育和认知表现的组间差异,而卡方检验用于检验性别差异。显著性水平确定为P < 0.05FDR校正用于新提出的测量FCT-DT一致性的随机验证。为了确定HVSZFCT-DT一致性方面的组间差异,对40WM束进行了双样本t检验。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和fMRI的平均帧位移(FD)被认为是协变量。采用FDR校正,将显著性水平确定为P <0.05。用Cohen标准差(SD)值评价效应量。此外,偏相关被用来检验WM束中FCT-DT一致性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纳入性别、年龄、教育和平均FD作为协变量。FDR校正用于多重比较;在本探索性研究中还报告了未校正的P值。本研究中使用的所有数据和代码均可在https://www.dropbox.com/sh/ qhch 3x 537 uymr 3c/AADojEGtUKByFM 6 z4 NCmRNIOadl=0

RESULTS

本研究共纳入75名精神分裂症患者(37名女性;年龄:42.44 ± 11.04岁)和89名健康志愿者(50名女性;年龄:39.61 ± 12.62岁)进行分析。这些受试者的人口统计学和临床特征见表1。两组在年龄(P= 0.13)、性别(P= 0.52)和文化程度(P= 0.09)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SZMMSE评分显著低于HV组(P= 0.002)。

FCT-DT一致性的验证:为了测试FCT-DT一致性的可靠性,通过比较特定WM束中的体素与HV组中从GM平均的体素之间的FCT-DT一致性来进行随机验证。与从GM中选择的体素相比,来自WM JHU图谱的所有WM束中的体素显示出显著更强的结构-功能耦合,除了两个束(内囊右后肢和左绒毡层;补充图1和补充表2)。此外,通过比较HV组内的组间差异来检查FCT-DT一致性的内部一致性。组内比较,HVWM各区域FCT-DT一致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94)。

通过FCT-DT一致性估计的WM束的组间差异显示HV组和SZ组在6WM束中存在显著差异(图2a,补充图2)。总体而言,与HV组相比,SZ组的所有6WM束均表现出FCT-DT一致性降低。具体而言,在SZ组中观察到双侧后丘脑放射的FCT-DT一致性降低,(左:FDR_corrected P= 0.016t =-3.61Cohen'sd= 0.66;右:FDR校正P= 0.017t =-3.29Cohen'sd= 0.50),右侧皮质脊髓束(FDR_corrected P= 0.047t =-2.73Cohen 'sd= 0.53),双侧上级纵束(左:FDR_corrected P= 0.017t =-3.29Cohen'sd= 0.54;右:FDR_corrected P= 0.047t =-2.79Cohen'sd= 0.36)和左矢状层(FDR_corrected P= 0.018t =-3.17Cohen'sd= 0.57)。所有WM束的未校正P值可参见补充表3

SZFCTDT一致性与临床变量之间的关联

在多重比较校正后没有相关性。然而,在这项探索性分析中,观察到FCTDT一致性与临床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相关性的趋势。如图2b所示,内囊左晶状体后部FCTDT一致性与PANSS阴性(r =0.27P = 0.021,未校正)、一般(r =0.26P = 0.019,未校正)和总分(r =0.28P = 0.017,未校正)呈负相关。左后放射冠FCTDT一致性与一般评分(r = 0.28P = 0.019,未校正)和总分(r = 0.27P = 0.024,未校正)呈正相关。扣带回FCTDT一致性与阳性评分呈正相关(r = 0.24P = 0.044,未校正)。病程与右前放射冠和左后放射冠的FCTDT一致性呈负相关(补充图3)。药物与胼胝体体外囊和体部的FCTDT一致性呈负相关(补充图4)。

讨论

在这项研究中,FCT-DT一致性被认为是一种新的评价WM结构-功能耦合的指标。WMFCT-DT一致性显著高于GM,证实了其描述功能与潜在结构之间联系的潜力。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特征是结构-功能耦合的改变。WM束的结构-功能耦合,右侧皮质脊髓束、双侧丘脑后放射束、双侧上级纵束和左侧矢状层的结构-功能耦合显著降低,WM束的结构-功能耦合与精神分裂症的精神病性症状和病程有关。结构与功能的关联是反映神经信号完整性的基本特征。关于脑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构特征主要通过纤维计数/强度或FA值经由扩散度量来测量,其提供关于WM的解剖结构的信息,功能连接性是通过体素的局部激活或体素之间的时间相关性来测量的。不同区域的时间序列,反映了皮层区域之间的瞬时同步,但缺乏对这些区域是否在结构上连接的支持。在这方面,FCT可以反映信息的传播,因为它捕获了与相邻区域的静息状态相关性的方向变化[19]。进一步的实验表明,功能性任务可以诱导沿着长距离的各向异性相关性。在静息状态下不存在的纤维束范围,表明血氧水平依赖性效应可能由沿沿着纤维束的神经活动驱动[20]。根据这些观察,似乎FCT提供了基于WM结构可视化功能通路的能力。DT可以描述扩散各向异性的大小和方向,这对于表征微结构的结构和组织是有力的[49]。因此,结合FCTDT可以提供关于这些结构连接中的结构特征和信号传递的全面信息,从而有助于直接识别WM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通过随机验证,我们的研究表明,WMFCT-DT一致性显著大于GM,这支持了该测量能够反映WM束沿着传递神经信号的假设。在精神分裂症的研究中,DTIfMRI发现WM结构和功能异常,[81116-18]。然而,它们之间的关联尚未得到很好的探索。根据先前的研究,WM的功能变化应首先基于结构进行评估[20]。因此,将所提出的FCT-DT一致性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可以为研究神经信息沿沿着WM束的传播提供一个合理的机会。在当前的研究中,其中6WM束的结构-功能耦联显著低于HV组,提示精神分裂症存在异常连接更具体地说,在右皮质脊髓束中观察到结构-功能耦合的减少,右皮质脊髓束是大脑中负责运动功能的最重要的金字塔通路。精神分裂症的运动功能障碍已经在几项fMRI研究中进行了检查,结论运动功能障碍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一个中间表型候选者[50-53]。我们的结果表明,皮质脊髓束的功能耦合可能导致精神分裂症的运动功能障碍。在这里,我们证明了丘脑后放射和上级纵束表现出结构-功能耦合的降低,两者都与视觉空间功能有关。上级纵束在整合视觉刺激和影响情绪反应方面起着重要作用[54]。此外,上级纵束是连接额叶和顶叶皮质的广泛区域的突出的联合纤维束,其与语言功能有关,运动调节和视觉空间处理[55]。在一项大样本精神分裂症研究中发现这些区域的FA值降低[8]。综上所述,我们推测精神分裂症中这些异常的神经回路可能有助于视觉空间注意功能障碍,运动和语言[56-60]。最近的几项研究已经发现了会聚的证据,表明结构功能耦合中的空间变异性与功能专门化的皮层层次一致[454661-63]。探索WM功能网络的先前研究已经发现,精神分裂症显示出浅表知觉运动网络中的功能连接增加和网络之间的相互作用受损[1116].最近的一项研究报道,丘脑后辐射层和矢状层的节点效率降低,表明精神分裂症的局部信息交流降低[17]。在我们的研究中,结构功能耦合降低的纤维束与功能分离区域有关(例如,皮质脊髓束和后丘脑辐射)和功能整合区域总之,这些研究结果表明,WM的功能分离和整合在精神分裂症中被破坏。

一些研究报告了结构—功能偶联与症状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2831]。在我们的研究中缺乏与精神病症状的相关性可能是由于许多因素,包括大脑连接,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临床表现和相对较小的样本量之间的复杂关联。一种可能的解释是,连接体异常可能反映了该疾病的潜在脆弱性因素,并且与精神分裂症的总体结局方面而不是症状严重程度更相关[27]Li等人认为,结构和功能异常独立地促成了精神分裂症的病理生理学[64]。因此,结合结构和功能特征可能会使与临床变量的潜在关联复杂化。尽管如此,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目前的研究在多重比较校正后没有发现结构—功能耦合与精神分裂症症状之间的显著关联,但它报告了一种可能的影响。为了避免II型错误,未来的研究应该在更大的样本量中检查这种关联。总之,有人认为结构—功能耦合异常不仅是疾病的指标,也是慢性病程中累积药物暴露的指标[18]。然而,由于人们服用的药物类型不同,其对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可能不同,因此药物与结构—功能耦合之间的关系很复杂[65]。因此,进一步研究单一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精神分裂症结构—功能耦合的影响可能是有帮助的。例如,在一项使用利培酮单药治疗的研究中,Zong等人发现,结构—功能偶联治疗前无变化,而在药物初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治疗后其降低[66]。这些结果表明,结构—功能耦合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这项研究有几个潜在的局限性。首先,本研究招募的大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为慢性和轻度疾病(平均病程= 16.3;平均PANSS总分= 39.0)。在精神分裂症的其他阶段可能会观察到不同的结果,例如高危受试者或首发精神病。其次,每个精神分裂症患者都接受了不同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很难区分药物和疾病本身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网络结构-功能耦合的影响。第三,张量模型容易出现交叉纤维束的问题,这只能表示每个体素的单个主纤维方向[67]。因此,FCT-DT一致性评价的结构-功能耦合在这些交叉纤维中不太可靠。第四,本研究的样本量相对较小。这可能部分解释了为什么FCT-DT一致性与精神症状之间的相关性未能通过多重比较校正。较大的样本量将提高FCT-DT一致性的显著性。此外,结构-功能耦合的潜在生物底物尚未得到很好的表征。最后,我们还注意到,在整个fMRI扫描中估计FCT,可能忽略了其时间动态。未来的研究,使用时间分辨FCT将提供更多的信息,随着时间的推移,结构功能耦合的变化。

总之,据我们所知,这是第一次提出FCT-DT一致性并用于估计精神分裂症的结构-功能耦合。根据随机验证,WMFCT-DT一致性远高于GM,这表明它可能反映了沿着沿着WM束的神经活动。所提出的测量可能有潜力揭示不同大脑区域之间功能连接的激活结构连接。另一方面,在精神分裂症的WM束内的结构-功能耦合的广泛减少支持精神分裂症从WM功能的角度的连接障碍假说。这些结果表明,GM区之间的功能异常可能是由沿着WM束的神经信号异常传播引起的。此外,临床症状和WM束的结构-功能耦合之间的关联表明,异常的结构-功能耦合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神经病理学的潜在机制之一。由于FCT可以通过外部刺激调节[20],因此FCT-DT一致性也可以被诱导,并进一步提供大脑活动中的激活神经通路。先前的运动训练研究通过显示训练后胼胝体中DTIFCTFA值之间的相关性显著增加来支持这种假设[68]。总之,这些发现突出了结构功能耦合在WM束在精神分裂症的病理生理学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分析连接不同脑区的纤维束中FCT-DT的一致性,有助于理解WM功能回路在精神分裂症中的作用,为今后的研究奠定基础。



原文链接: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7339983/

点击“阅读原文”,可跳转至原文链接


科普与科研
本公众号主要发布科普知识以及国内外一些科研进展。本公众号前身为睡眠障碍与脑科学,着重健康科普及脑科学领域。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