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招聘岗位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邵毅课题组因工作需要,招聘全职博士后科研人员4名。
02
招聘条件
1、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身体健康,热爱科研,工作负责,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能够开创性地完成相应科研工作。
2、具有生物学或医学博士学位,原则不超过35周岁。具有基因编辑、分子生物学、AAV载体改造与包装、临床转化研究、生物材料、眼科影像学或高分子等领域研究背景者优先考虑。
3、科研思路清晰、生物学基础知识扎实、实验操作能力强,能积极协助PI开展课题研究并指导带教研究生实验;做事认真负责、耐心细致、踏实肯干,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强的科研能力,博士期间或近五年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至少1篇中科院SCI分区2区论著,经博士后工作评议小组评估认定具有良好的学术发展潜力。
03
出站要求
1.优秀(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
(1)新获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以第一作者发表中科院SCI分区1区论著1篇或2区论著2篇且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或中国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
2.良好(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
(1) 以第一作者发表中科院SCI分区1区论著1篇或2区论著2篇。
(2)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中国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
(3) 省部级科研项目(含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和上海市“超级博士后”激励计划)1项,并以第一作者发表SCI、EI论著2篇,其中至少1篇在中科院SCI分区2区。
3.合格(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
(1) 以第一作者发表的SCI、EI论著1篇在中科院SCI分区2区。
(2) 省部级科研项目(含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面上资助和上海市“超级博士后”激励计划)1项。
4.不合格:
未达到合格标准;或政治、业务素质、工作责任心较差,难以达到岗位工作要求,不能按要求完成任务。不予以出站。
04
薪资待遇
1、按照“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关于专职研究队伍建设的若干管理规定”,提供极具市场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基础绩效40万/年(税前),在站期间成果评估“优秀”者给予额外奖励20万/年(税前),“良好”者给予额外奖励10万/年(税前),并享受医院相关科研奖励,具体待遇根据个人情况及具体岗位一事一议。
2、可以享受各类人才培养项目在岗津贴和科研经费,全力支持申请国家博士后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等,全力支持参加中国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上海市“超级博士后”激励计划,提供良好的实验和办公条件,提供充足的科研经费。
3、博士后在站期间,可按规定参加专业技术职称资格评审。
4、提供各类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根据上海市相关规定办理落户,可根据情况协助解决家人就业及入学问题。
05
申请方式
请申请人将如下材料发送至: freebee99@163.com(邮箱主题请注明“博士后+姓名”)申请材料包括:
1、完整的个人中文或英文简历(PDF),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和自我评价、主要科研技能、过去科研总结等,统一成PDF文件;
2、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证明扫描件(即将获得博士学位的候选人提供相关说明);
3、代表性成果全文;
4、两名以上专家推荐人姓名及联系方式(电话和电子邮件地址);
5、其它能够说明科研和工作能力的材料
06
有关说明
1、课题组自本启事发布之日起受理申请材料,对申请者进行资格审查,资格审查未通过者,恕不另行通知,应聘材料将予以严格保密。此招聘信息在职位满额前一直有效,有意者请将个人简历(包括个人基本情况、教育和工作经历、发表论文情况及科研工作概述)等相关信息发送至邮箱。
负责人邵毅、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角膜病与眼表疾病中心主任、上海市眼科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角膜病与眼表疾病中心主任,国际转化医学会副会长兼眼科学专委会主任委员,国际智能医学会副会长兼眼科学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眼科影像与智能医疗专委会主任委员,英国皇家医学会会士、国际转化医学会会士、Bascom Palmer眼科访问学者,美国眼科学与视觉科学奖获得者、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2021, 2023,2024),全国眼科专家学术影响力百强学者(排名15)、全球干眼顶尖专家(排名19),中国科协青年领军人才、省双千领军人才、省井冈学者、省百千万人才、省杰青、省主要学术与学科带头人、赣江青年学者,发表SCI论著312篇、牵头国家指南共识28部(英文6部)、牵头国家标准2项、团体标准20部、专利32项、主编教材4本、主编书籍32本、特邀述评92篇,主持国家级课题6项、省部级课题12项,第一完成人获省部级奖14项(一等奖6项)。本课题组现有在站博士后1名,博士2名,硕士8名。课题组长期从事眼部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具体研究方向包括: 1.眼表疾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聚焦角膜病和干眼;2.眼部影像、人工智能及大数据分析;3.眼部组织修复及类器官构建;4.眼部新生血管的发病机制。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是由“东方一只眼”赵东生教授创立,目前是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全国眼底病学组组长单位,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医学中心,上海市眼科研究所、上海市眼底病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985”眼科生物样本库及中国第一家国际规范的眼底病读片中心所在地。建立了中国最大的眼病样本资源库和覆盖全国的开放式协同创新研究网络,引领了中国眼科1类生物新药走向国际。目前眼科是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和上海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所在地,拥有独立研究设施2000平米,及2022年即将投入使用的眼科大楼配套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及表观遗传学等在内的实验技术平台。近10年来,领衔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科技部“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重大项目4项、973课题1项、863重点项目2项以及87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等,获得国家级和上海市各级人才项目30人次,共发表SCI论文517篇。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等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7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