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新闻联播》今天播出由昆明市融媒体中心全媒体广播电视新闻部采制的特别节目《牢记嘱托 凝心聚力 昆明:高质量推进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作为云南的省会城市,昆明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嘱托,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凝心聚力、攻坚克难,高质量推进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交出了一份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昆明答卷”。
昆明台记者 李楠:
“这里是昆明火车南站,十年前的一月初,这里还是一片如火如荼正在建设的工地,如今,经过十年的发展,昆明火车南站每天发送的列车量超过了120对 每年运送的旅客人数超过了1500万人次,依托高铁的辐射带动作用,一座现代化的新城正在滇池东岸崛起。”
2016年12月28日,昆明南站正式通车运营,结束了云南不通高铁的历史。这座集高铁、城际铁路及城市地铁、公交等交通方式于一体的特大型车站,让昆明以“飞”的速度融入全国高铁经济圈。
昆明南站值班站长 李燕:
“这十年我见证了我们迈入高铁时代,车站设施设备也在一步步升级更新,列车最高时速也实现从160公里到350公里的跨越。”
十年来,昆明以交通基础设施“硬联通”为突破口,以制度、贸易、金融等“软联通”为接入口,以教育、文化、体育、旅游等“心联通”为联动口,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2021年12月,中老铁路正式开通运营,3年来,中老铁路累计发送旅客超4500万人次,运输货物5000万吨。依托中老铁路,昆明着力推动南向国际陆海大通道建设,不断完善国际陆港设施,搭建联通海关和铁路业务的数字平台,优化国际货运班列组织模式,中欧、沪滇、湘滇等6条国际货运班列先后开行,昆明安宁至泰国拉廊的“昆明陆港号”实现首发,“澜湄快线”货运品牌辐射范围和影响力持续扩大。
昆明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 万俊杰:
“沿中老铁路黄金线路布局并推动建设安宁桃花片区、经开王家营片区、晋宁青山片区、磨憨磨丁合作区等具备国际陆港功能的重要多式联运货运枢纽,进一步加强昆明市在云南省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中国际、国内双循环门户枢纽作用。”
位于云南最南端的磨憨2022年4月由昆明托管,昆明打破体制、机制、政策壁垒,在全国首创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昆明经开区、昆明综合保税区、中老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的“四区联动”模式,推动中老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由帮扶对象向协作联动转变、由边陲小镇向口岸城市升级、由边疆末梢向开放前沿跃升。目前,磨憨口岸已成为中国对东盟的第一大铁路口岸,2024年前三季度,口岸进出口货量超过750万吨,货值超420亿元,出入境人数达165万人次。
十年来,昆明坚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建立实施“8+N”产业链,着力打造新能源电池、新材料、电子信息制造等千亿级新兴制造业集群。安宁产业园以发展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为重点,吸引一批龙头企业、“链主”企业落地。2024年初,云南杉杉3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正式投产,前三季度累计完成固定投资50.14亿元,产值超过9亿元。
云南杉杉总裁助理 陈复虎:
“我们旁边有一个中石油的云南石化,可以很好地获得一些比较优质的原材料,周边一些下游的电锌客户也不断引进,整个产业链能够在一个园区里面聚集,可以降低成本。”
通过推动一批重大项目落地见效,昆明园区经济跑出“加速度”。目前,云南杉杉建成全球最大的石墨负极材料一体化生产基地。此外,云南裕能成为国内单体出货量最大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生产基地;闻泰昆明智能制造产业园成为我国西部迄今最大的智能制造工厂;汽车、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实现“昆明造”。
昆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 李卫红:
“一手抓经济总量‘稳与进’,一手抓新旧动能‘立与破’,推动昆明工业实现多维度突破、高质量发展。2024年1-11月,昆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1%,对全省工业的贡献率达到58.6%,创15年来最好记录。”
这十年,昆明坚持以绿为发展底色,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滇池全湖水质持续保持稳定,滇池湿地获得“中国最美湿地”称号;主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8%以上,始终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
昆明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
副局长 张凯: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今天的昆明,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昆明蓝’‘春城绿’‘四季花’成为昆明最靓丽的名片。”
十年间,昆明在全省率先完成脱贫攻坚总目标,全市36.53 万名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稳定增长。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连续突破5000亿元、6000亿元,2024年前3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6096.94亿元,经济总量从2015年在全国省会城市排名第17位上升至2023年的第13位;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588元,高出全国平均水平。
编辑/舒玲
审核/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