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友们的年龄大概介于50-65岁,以女性居多,他们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新时期活跃在农村地区的“上班族”。
不会打麻将,不会打牌,像我父母一样的65岁及以上的农村高龄老人主要的娱乐与消遣活动是什么呢?答案只有一个——刷手机短视频。
文|姚华松
责任编辑|辛省志
暑假回老家,一天上午十点左右,我在邻居丰奶奶家串门,突然一辆车子疾驰而来停在门口。我问丰奶奶是不是有亲戚来了,丰奶奶摇摇头,笑着跟我说,“这是人家开车过来接上班的人来了”。我一脸疑惑,在村里何来上班一说?奶奶对我一通解释,我方才明白这是隔壁村开麻将铺的老板开车过来拉人去他家打麻将。丰奶奶说,开麻将铺的人一般会在上午十点左右开着车,在附近各村子转悠,拉那些打麻将的老人去他家玩,他负责提供麻将机、午饭并端茶倒水,按照当天麻友们的输赢大小,提取数额不等的佣金,一般玩到下午四点才散场。
按四台麻将机计,扣除午餐成本,老板平均每天可获得300-500块的收入。
收入的多少,当然取决于来打麻将的人多少,比如平日的周一至周五,孙子或孙女们去上学了,午饭在学校解决,有空打麻将的人当然多一些。周六日老人们忙一点,因为孩子们回家了,得做一日三餐饭。暑假的生意也相对好一点,因为不少孩子会被接去父母打工的城市待一段时日,爷爷奶奶也有空玩一下麻将。
之所以上午十点开始,下午四点结束,基本上与孩子们的上学与放学时间相吻合,七点送孩子坐上校车,爷爷奶奶们会做一些家务,比如洗碗洗衣服,干一点农活,喂喂牲口,夏天的时候去菜地浇一下水。下午三点半是孩子们放学的时间,四点差不多就到家了,老人们也需要回家,监督孩子完成作业,准备晚餐。
根据我的观察,麻友们的年龄大概介于50-65岁,以女性居多,他们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新时期活跃在农村地区的“上班族”。他们的共同身份是奶奶、爷爷、外婆或外公,打麻将是他们日常生产劳动、打理家务、照顾孙子或孙女之外最重要的娱乐活动。
他们打的都是小麻将,一天下来,输赢也就几十块钱,最多一两百块。他们都心疼钱,知道钱来得不易,他们不敢打大,输赢太大,他们“心脏受不了”,也会对麻友们之间的关系产生不利影响。
我认为他们这种“上班”,算是正常娱乐的范畴,而非“聚众赌博”。何况,打牌的人不可能只顾着打牌,相互间还会聊天与交流,这无疑亦是一种社交活动。这个意义上,我个人挺羡慕与嫉妒他们,因为我那年逾七旬的父母不会打麻将,不懂打麻将,也没有任何意愿或动机学习打麻将。
不会打麻将,不会打牌,像我父母一样的65岁及以上的农村高龄老人主要的娱乐与消遣活动是什么呢?答案只有一个——刷手机短视频。这不,这次暑假回家的第四天,我就带母亲去镇上的手机专卖店买了新手机。她开心得像个孩子,哪怕前一天晚上,我们刚刚因为一点琐事而大吵一架。是的,不识字的她微信也不要,电话也不要,啥App都不要,只要一个短视频App,她就想劳动之余,或做完家务活后,坐下来刷一刷短视频,看看用家乡话说的搞笑视频,听听她喜欢的黄梅戏,其他的,她没有兴趣。问题是,作为儿子的我会担心她的眼睛,我担心她的白内障越来越严重,担心她看视频入迷,不午休或半夜也不睡觉。
看手机、刷视频是广大农村地区最近四五年才兴起的娱乐方式,并一下子霸占头名。被迅速甩掉或淘汰的娱乐与放松方式有哪些呢?其一,看电视。少数女性老人会追追生活剧,譬如《人鱼小姐》《加油!金顺》等,少数男性老人则会追譬如《贞观长歌》《汉武大帝》等历史剧。但大部分老人,如实说,对看电视没有太大兴趣。从前,很多老人会在晚上7点30分守在电视机旁,为的是观看天气预报。现在,大部分智能手机都有天气预报App,老人们自然也就无需特意打开电视了。其二,看电影。这些年,父亲告诉我,村部那里隔一段时间就有人过来放电影,当然是免费观看的,村里的大喇叭也会呼唤着让各村村民前去观看,但经常是门庭冷落,没有几个人愿意去。理由众多:有的人家到村部有些距离,老人出行不便;放映的内容,很多题材不是老人们感兴趣的,一些人去坐了一下,发现不感兴趣,就起身回家了;更多人非常清楚,所谓的“送电影下乡”表面上是丰富百姓业余文化生活,实际上是相关人员拍照留痕,然后回县广播电视局或文化局领放映补贴罢了。其三,跳广场舞。一般情况下,广场舞更多在城市、城镇及镇附近或周边的地方相对流行,偏远的山区一般不怎么盛行,顶多是春节期间一些返乡的妇女会在村头的空旷之地跳一跳,活动活动筋骨。
这引出一个大问题——广大农村地区的老人靠什么消遣或娱乐?这种消遣或娱乐非常重要,甚至至关重要。
很多农村老人干了一辈子活,干活干习惯了,根本停不下来,在不少农村地区,像我父亲一样75岁高龄但依然从早到晚做事的老人大有人在。但是,老人年纪大了,体力大不如从前了,加上山路坡多坡陡,很多地方杂草丛生,很容易滑倒或摔跤,后果通常很严重。换言之,老人少干活,是必需的,但完全不干活,也是不行的。道理亦很简单,做惯了的人一旦完全停下来,他们内心的失落感会很强烈,突然变得“无所事事”,他们容易走神、发呆、恍惚乃至老年痴呆。所以,适当地消遣和娱乐,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
丰富乡村老人休闲娱乐的方式,应该得到社会各方面的重视。
如何为乡村老人提供更丰富多元的娱乐方式,进而提高他们的晚年生活质量呢?我以为,可以多方面开动脑筋,去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
善用乡村老人的优势与余热,邀请他们中的部分人走进乡村学校与课堂,在乡土地理、乡土历史等课程(含校本课程)教授中发挥积极与重要作用。
文化局、广电局等经常性组织放映老人们经历过的那些年代的题材的电影,老人们会相对更有亲切感,因为他们经历和体验过。
旅游局、民政局等单位牵头组织身体尚硬朗的老人开展近域旅游,四处走走,看看,瞧瞧,散散心。
乡村学校发起与组织村里的孩子们与老人们开展“结对子”活动,让孩子教老人识字、写字、读书、诵诗,增进村里两大常住人口构成主体——老人与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
体育局、卫健局等单位组织人员下乡教授太极、眼保健操等针对老人的康复运动项目,让老人茶余饭后可以打打太极,伸伸懒腰,活动活动筋骨。
这些活动,当然都需要成本,多数地方在当下可能难以马上展开。而成本较低更可行的方式,或许可以寄希望于村庄内部,村委会组织,或者是老人们自发组织起来,以低成本的形式,自娱自乐。
村委可以对留守老人做一次全方位的调查,详细了解老人们的喜好,以行政村为单位组建各类型的兴趣小区或活动团体,经常性开展活动,比如垂钓、下棋、打乒乓球、玩纸牌等,争取让更多老人进入“组织”、进入“社团”,成为“组织”与“社团”的一员,进而享受“组织”与“社团”带来的温暖。在朋友的老家,有几位老人,经常相约去钓鱼,这是一个不错的休闲方式。当然,钓鱼场地的安全问题还是应该注意的。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