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韵廉语】第三百零一期

文摘   2025-01-27 21:49   山西  

廉语 

  建党先驱,革命英烈李大钊

 
释义

  李大钊(1889年10月29日—1927年4月28日),字守常,河北乐亭人。1905年考入永平府中学堂读书,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1913年毕业后东渡日本,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1920年初筹备发起建立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李大钊同志一生的奋斗历程,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紧密相连,同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历史紧密相连,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历史紧密相连。

延伸
  李大钊在北大等校任职时,月收入200多银元,但他生活极为简朴。中午不能回家就自带大饼或窝头就着白开水吃,常年一件褪了色的灰布长袍和一双布鞋。他不吸烟、不喝酒,没有任何嗜好。为躲避敌人监视6次搬家,都在西城租费较低的地方。他在北京十年未购置房产,家中没有佣人,夫人承担全部家务,还常为柴米油盐发愁,孩子穿着也很朴素。

  他把大部分收入用作党的活动经费,共产党小组成立时,每月从工资拿出80元用于会务等开销,创办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解决经费困难。还常接济贫寒青年和有困难的同志,以至于发工资时,他常领到的是一堆借条,自己拿不到几个现钱,家里生活陷入困境。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了解情况后,特意关照会计每月发薪时先扣除一部分给李夫人,以免家里断炊。

  第一次国共合作后,李大钊担任北方国共两党的最高负责人,经他手的款项很多,但他从未乱花一分一文,全部用于革命事业。被捕后,他对自己经手款项的出处都作了详细说明。他牺牲后,《晨报》《顺天时报》等载文称,“李大钊平昔不事储蓄,身后极为萧条”“李夫人回家后,仅一元生活费”“遗体下葬,棺椁衣裳都是朋友帮助提供的”。

  党员干部,学习李大钊的廉洁精神,要从日常的点点滴滴做起。在工作中,面对项目经费、评优评先等关键事务,坚持公平公正,不徇私情,不滥用职权谋取私利,每一笔资金的使用都做到公开透明、合规合理。在生活里,抵制物质诱惑,不盲目追求奢华享受,以朴素的生活作风为师生树立榜样。还要时刻自省,主动接受组织和师生的监督,把廉洁要求融入到每一个决策、每一次沟通中,用实际行动传承和践行李大钊的廉洁精神,为学院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出品宣传统战部

制作:山西药科职业学院学生记者团

来源纪检监察机构

排版:姬圣鋆

初审:姬圣鋆

复审:王丽娜

终审:彭志强

山西药科职业学院
师生、社会随时了解学院动态的窗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