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韵廉语】第三百零三期

文摘   2025-02-03 23:19   山西  

廉语 

  清俭自持 桃李满园的梅贻琦


释义

  梅贻琦(1889年12月29日—1962年5月19日),字月涵,直隶省天津府天津县(今天津市)人,祖先于明朝永乐时期从武进迁至北京,落籍天津,第一批公款留美学生。1931年—1948年,任清华大学校长。1955年,在台湾新竹创建清华原子科学研究所并任校长。

  梅贻琦出任清华校长期间,奠定了清华的校格,为清华大学做出了不可泯灭的贡献。

延伸

  梅贻琦出任清华校长后,秉持着克己奉公的原则,率先取消了诸多校长特权与津贴。在西南联大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里,生活条件极为艰苦,他却始终与普通教授同甘共苦,租住民房,过着朴素的生活。学校出于对校长身份与工作便利的考量,为他配备了小车,然而在物价飞涨、物资匮乏的艰难时期,他毅然选择封存小车,日常出行安步当车。

  不仅如此,他还主动辞去司机,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开车,以节省开支;辞退厨师,让夫人亲自下厨操持家务。就连学校按惯例供应给他的两吨煤,他也坚决不要,在他看来,这关乎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是严肃的观念和制度问题,绝不能因为自己的身份而有丝毫特殊。

  抗战时期,整个国家陷入动荡,教育经费极度短缺,这给西南联大的运营带来了巨大挑战。梅贻琦为了缓解学校的经济压力,以身作则,将自己本就微薄的待遇全部取消。他的家庭也因此面临经济困境,但他毫无怨言。他的夫人韩咏华,这位同样深明大义的女性,为了贴补家用,在街头摆起了地摊,售卖自制的“定胜糕”。梅贻琦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也会来到地摊前帮忙。有一次,他因专注于帮妻子守摊,差点耽误了上课时间。匆匆赶到教室后,他还面带微笑,幽默地向学生们解释迟到的原因,丝毫没有因为自己身为校长而觉得尴尬,展现出豁达与亲民的一面。

  党员干部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要践行勤俭节约、公私分明的准则,像梅贻琦生活节俭,在资源分配上优先考虑学校发展与师生需求一样,在面对学院资源,如办公设备、经费预算时,杜绝铺张浪费与特权思想,合理规划每一笔开支,让资源发挥最大教育效益。当面临学院改革发展困境时,要以梅贻琦为榜样,以身作则,勇于担当,而非只考虑个人利益。在处理涉及资金的项目,如科研经费、校园建设时,要像他掌管巨额基金一样,严谨细致、账目清晰,坚决抵制贪污腐败,做到廉洁自律,为学院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环境。



出品宣传统战部

制作:山西药科职业学院学生记者团

来源纪检监察机构

排版:姬圣鋆

初审:姬圣鋆

复审:王丽娜

终审:彭志强

山西药科职业学院
师生、社会随时了解学院动态的窗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