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告|第四届“道·器江南”学术论坛暨第十七届江南社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

学术   2024-10-23 18:13   甘肃  

来源: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



第四届“道·器江南”学术论坛

暨第十七届江南社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



论坛日期

2024年10月26—27日


论坛地点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中心校区民艺博物馆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中心校区水岸山居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中心校区南山书屋


主办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中国近代社会研究中心

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美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创新团队“文化转型与现代中国”


协办单位

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


支持单位

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



论坛议程

 

10 月 26 日(周六)上午

 

8:30—8:50 开幕式


会场:民艺博物馆报告厅

腾讯会议号:356-718-828

主持:

雷子人(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

致辞:

韩    绪(中国美术学院副校长、教授)

常建华(中国社会史学会会长、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唐力行(上海师范大学教授、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8:50—9:10 合影、会间休息


9:10—11:30大会报告


主持:

徐茂明(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教授)


发言:

唐力行(上海师范大学教授、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从艺术社会史与艺术社会学的视野研究江南艺术:以苏州评弹为中心的思考


陈忠平(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教授)

* 建立江南学的倡议、实践和理论


常建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 明代塘栖卓氏族谱初探


井上彻(日本大阪公立大学教授)

* 中国的近世谱


赵世瑜(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 何以城市:作为城市研究的中国城市史


孔令伟(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 徽宗朝的古物聚藏与著录


12:15-13:45 非遗成果展演


10月26 日(周六)下午

 

14:00—15:30 第一场分组讨论

第一组: 族谱与宗族


会场: 民艺博物馆山顶会议室

主持: 罗晓翔

评论钱杭、陈玲玲


吴建华(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三沙王氏“实面”家训家风考释


黄敬斌(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 谱史与族史:《平江盛氏家乘初稿》研读


黄阿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 明代一个西域人家族的华化历史:海盐王文禄家族及其演变


刘怡辰(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博士后)

明代江南祭祖礼仪的变动与谱系修撰:以常熟海虞钱氏为例


都蕾、张佩国(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 制造“正统化”:清代长元节孝祠的重修与祭祀


第二组: 士人生活与情感


会场: 水岸山居大会议室

主持张海英

评论马学强、朱海滨


孔妮妮(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 南宋诸儒的居乡活动与社会影响


冯贤亮(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 “死水为良”:明清鼎革之际江南士人的殉难


杨茜(东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教授)

明清之际江南士人逃难经历拾遗 


杨齐福(浙江工商大学历史系教授)、杜常一

运河视域下明清塘栖文人


叶舟(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海上夜未眠:刘承幹《求恕斋日记》中的夜生活


石璐洁(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博士后)

* “君子不器”与“道器合一”——情感学视角下的张文虎与晚清江南文人治学心态研究


第三组:城市景观与文化意象


会场:水岸山居中会议室

主持:何其亮

评论:洪成和、何晓静


陈宝良(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西湖春:明清时期的西湖与杭州城市人文景观


石宏超(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

道器融合、匠学互通——明末清初江南园林营造道器观


何晓静(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

日本禅宗庭园的“境致”营造与江南意象表达 


吴妮娜(香港树仁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

* 重写、记忆与再现——徽派版画《唐诗画谱》的翻刻及其文学意义


范莉莉(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历史学系讲师)

明代九鲤湖祈梦的现象与书写


刘永广(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 空间的再现——民国时期多元互歧的外滩记忆


第四组:书画艺术与图像隐喻


腾讯会议号: 131-468-441

会场:南山书屋二楼多功能厅

主持:朱小田

评论:叶康宁、陶小军


杜思源、鹏宇(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

铜镜所见汉晋时期会稽地区社会文化初探

黄小峰(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追认先贤:明人肖像册再思


兰宇冬(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

* 南宋临安绘画艺术传播的公共空间


王菡薇(上海同济大学教授)

“待渡”与“自渡”:钱选青绿山水画中的图像隐喻


于毅颖(中国美术学院博士后)

宗元溯正:清代岭南人物画的江南源流及立意考释


15:30—16:00 会间休息

 

16:00—17:30 第二场分组讨论

 

第一组: 宗族组织与宗族生活


会场:民艺博物馆山顶会议室

主持:吴建华

评论:黄敬斌、黄阿明


温和(浙江音乐学院副教授)

近代江南家庭教育中的昆曲:以苏州张家为中心 


胡端(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研究员)

清末民初新学教育驱动下江南士绅城市化再研究:以上海法华镇王丰镐家族为中心


陈玲玲(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讲师)

清末民国时期川沙家族祠堂的营建及个案研究


杨昭(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讲师)

亲亲亦或尊尊:扬州学派《公羊》丧服制度考辨


第二组:科举生涯与士人职业


会场: 水岸山居大会议室

主持冯贤亮

评论杨齐福、惠富平


 张海英(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镜湖自撰年谱》折射的仕宦生涯


张文斌、丁修真(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日记所见晚清举子的备考与应试:以光绪戊子科江南乡试为中心的考察


朱海滨(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

* 至暗与曙光:清代温州科举研究


马学强(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一位江南文人的办学经历:教育家李楚材研究


胡勇军(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地方自治中区长的人事变动与权力格局重塑:以吴县为例


赵卓(杭州国家版本馆助理研究员)

*书业与士业:明代中晚期湖州地区军事类书籍之纂刻


第三组:技艺与文化


腾讯会议号:976-107-024

会场:水岸山居中会议室

主持:吴妮娜

评论:何振纪、吴玉廉


吴玉廉(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副教授)

管理匠人之技:清廷玉器制作与江南匠人


何振纪(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浙漆何以“天下第一”


刘震(中国美术学院讲师)

从“秘传”到“公传”:龙泉青瓷技艺术语与口诀流传考


连启元(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副教授)

茶中极品:明清岕茶的品味论述与传播


姜磊(中国美术学院讲师)

* 南宋临安岁时节令陶瓷器物工艺与民众生活


姜文浩(浙江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

神道设教与灾疫因应:清代国家禳疫规制与江南地区之实践


第四组:书画流传与社团活动


会场:南山书屋二楼多功能厅

主持:王菡薇

评论:张盛满、邱涵


陶小军(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书画交易中代笔与作伪问题 


杨可涵(杭州师范大学讲师):

唱和与演绎:倪瓒《江南春》诗帖在明清的流传及影响


魏域波(中国美术学院博士后)

* “金石入画”的信念:黄宾虹《题画嘉陵山水》新解


李光耀(浙江工商大学讲师)

*民国浙籍旅沪漫画家的知识积累:以叶浅予为中心的考察


叶康宁(南京艺术学院教授)

* 艺海回澜社纪事


邱涵(中国美术学院讲师)

江南文化与王阳明的生活美学思想


10 月 27 日(周日)上午

 

第三场分组讨论(8:30—10:00)


第一组: 江南水利与环境


会场:民艺博物馆山顶会议室

主持吴滔

评论吴俊范、胡端


罗晓翔(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 大工与小工:明清时期孟渎河道功能及河工模式变迁


梁颖祺、吴滔(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

* 名实分离:12—16 世纪杭州西湖的葑田与景观塑造


吴俊范(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历史时期舟山群岛海岸平原的扩展及聚落分布


张权(绍兴文理学院讲师)

环境史视野下晚清民国时期杭州湾南岸的沙田研究:以萧山、象山为中心的考察


钱杭(上海师大中国近代社会研究中心教授)

移民史研究与上海水库移民:以入沪长江三峡水库移民为例


惠富平(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技史与气象文明研究院教授)

《姑苏繁华图》与清代江南农耕景象


第二组: 城市生活与记忆


会场: 水岸山居大会议室

主持孙竞昊

评论孔妮妮、杨茜


孙竞昊(浙江大学江南区域史研究中心教授)、熊明威

远眺岭南:中国历史上的地方多元认同与一体化问题的体悟和断想


董圣兰(上海师大中国近代社会研究中心讲师)

* 从洪武盛世到秦淮冶游:明清时期南京十六楼的文化意象与记忆嬗变


洪煜(上海师大中国近代社会研究中心教授)

近代化视野下江南城市报业网络研究


朱翀、徐茂明上海师大中国近代社会研究中心教授)

沦陷时期杭州娱乐业的虚假繁荣与畸形发展


孙杰(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江南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张源

* 沐身与洗心:《申报》所见 民国初年上海城市的洗浴空间


韩瑞韬(洛阳理工学院讲师):

 * “一·二八”淞沪抗战纪念与抗日救亡运动的宣传、组织和动员(1932—1937)


第三组: 市镇、白银与江南经济


会场:水岸山居中会议室

主持:陈宝良

评论尹玲玲、张景瑞


胡宸(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讲师)

* 明代江南织造加派的经费筹措与财政影响


洪成和(韩国釜山大学历史教育系教授)

清代江南的市镇经济生活:以朱家角镇为中心


王健(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清代前中期江南市镇的恢复与发展:以金泽、朱家角为例


张景瑞(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助理研究员)

* 清后期外国银元定价机制初探:以江南为中心的考察


尹玲玲(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 论近代上海租界的食盐包销制


夏井春喜(日本北海道大学教授)

清末无锡东部地方的租佃关系: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所藏的蔡经畲堂簿册的分析

第四组: 地方曲艺与日常生活


会场:南山书屋二楼多功能厅

主持夏维中

评论:兰宇冬、张书彬


萧 梅(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邢 媛(上海音乐学院助研)、程之伊·俏俏(爱尔兰科克大学博士生)

* 复兴遗产:江南丝弦乐器的演变与声音中的社会文化动态


张盛满(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灯的祭祀、日常与清代江南村落的民间纠纷


李海艳(中国美术学院讲师)

* 鬼气与人气:绍兴目连戏《无常》的怪诞美学


汪湛穹、朱小(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 地方戏的近代生活样态与日常史书写


姜文浩(浙江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

神道设教与灾疫因应:清代国家禳疫规制与江南地区之实践


张书彬(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

妙悟与独造:敦煌艺术与浙派人物画的现代转型研究


夏维中(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关于南京博物院藏圣思桃杯铭文作者的考述


姬晓茜(昆山杜克大学讲师)

* 苏州工匠的眼镜帝国:晶石、磨镜与视觉技术

 


10:15—11:45 大会报告


会场:民艺博物馆报告厅

主持:毛建波(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发言:

邹振环(复旦大学教授):

* 船载江南月:郑和下西洋过程中江浙地区的助力


范金民(南京大学教授):

* 梨园之技擅称于时:邹迪光的乡居戏曲生活


王振忠(复旦大学教授):

新见民间文献与明清以来的中国史研究——以续编《徽州民间珍稀文献集成》30册为例


封治国(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晚清《刘孚周日记》的整理及研究


毛建波(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 江南风物与文人生活——谢时臣《苏堤联骠图》题跋研究

 

11:45—12:15 闭幕式

主持:

洪 煜(上海师范大学教授)

学术总结:

分组小结

第一组:罗晓翔南京大学教授)

第二组:冯贤亮(复旦大学教授)

第三组:何其亮(香港树人大学教授)

第四组:张盛满(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大会总结:钱杭(上海师范大学教授)



关于“道·器江南”学术论坛


      2021年10月,首届“道·器江南”学术论坛暨第十四届江南社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美术学院举办。会议开创性地以“道·器”为题,尽器贯道,尽道审器,成功探索了江南社会历史和文化研究的新模式,并保持每年一届大会的形式,盛邀海内外学者,讨论江南社会文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实现了跨区域和跨学科的学术资源整合。


首届“道·器江南”学术论坛暨第十四届江南社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参会代表合影


      2024年10月26日—27日,“道·器江南:第十七届江南社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将再次于杭州中国美术学院举办。本次会议由上海师范大学中国近代社会研究中心、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创新团队“文化转型与现代中国”与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美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主办,由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协办,上海对外友好协会支持。会议邀请了来自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爱尔兰科克大学、日本大阪公立大学、日本北海道大学、韩国釜山大学、台湾中国文化大学、香港树仁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南京大学、苏州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音乐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商务印书馆、杭州国家版本馆等海内外高校及研究机构近百位专家学者参与研讨。


第三届“道·器 江南”学术论坛暨第十六届江南社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参会代表合影


       截至目前,主办单位已收到参会论文八十余篇,范围涵盖历史学、艺术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本次会议将在历届会议基础上,延续“道·器 江南”的讨论,力求突破学科藩篱与地域畛域,在国际范围内进一步深化对江南社会、历史及文化的研究。





设计|浙慧

文稿|于毅颖、孔祥劼、陈梦佳

排版|于毅颖、罗覃亮、张珍珍

审核|李海艳、邱涵

审定|张盛满、于毅颖

历史学研究通讯
历史学研究通讯:第一时间分享历史学资讯,服务于高校科研工作者、硕博群体和历史爱好者。主要致力于推送关于中国史侧重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的学术资讯、研究动态、人文地理、逸闻趣事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