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2024年第3期目录及摘要

学术   2024-10-18 11:46   甘肃  

来源: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


本文版权归《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所有,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 本刊约稿种类包括:研究论文、问题争鸣、史事考证、人物研究、图书评论、学术综述、口述历史等。

☆来稿字数不限,并附有中文摘要(300字以内)、关键词(3-5个)。
☆来稿请注明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工作单位、职称等)、研究项目名称及编号、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邮箱等。

联系电话:025-86898667
投稿邮箱:ppcpalm@126.com
联系地址:南京市水西门大街418号
邮编:210017





《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

2024年第3期目录


南京大屠杀研究

史料发掘:南京大屠杀的现场与照片
  ——基于一个日军炮兵的阵中日记和回想录
[日]笠原十九司 芦 鹏 译
国际检察局对松井石根的检控决策及其意义
赵玉蕙

甲午战争130周年

“真相”与“教训”:谷寿夫《日清战史讲义摘要录》剖析
吉 辰
甲午战前日本企业的对华情报工作
  ——以三井物产会社为中心
吴 起
甲午战争期间日本陆军的战地情报活动
  ——以成欢、平壤战役为中心
刘豫杰

专题研究

“另一个新世界”:中共抗日根据地的农业环境治理
  ——以昔阳地区为例
宋 儒
全面抗战时期广东洋米进口述论
徐 畅
抗战时期东南抗战后方妇女动员及社会建设研究
  ——以江西妇女指导处为例
石 嘉 陈 静
伶人救国
  ——南京戏曲界的抗日救国活动(1931—1937)
戴棠安
愈挫弥坚:全面抗战初期中英借款交涉中的郭泰祺
苏骁潇
在投敌与自保之间:抗战时期的郝鹏举
刘 行

图书评论

新中国审判日本战犯的特质与研究价值
  ——《新中国的战犯审判与归国后的和平实践》读后
严海建



史料发掘:南京大屠杀的现场与照片

——基于一个日军炮兵的阵中日记和回想录


内容摘要 淞沪会战爆发后,一个名叫永井仁左右的日军炮兵随部队登陆上海,之后又一路向南京进犯。在此期间,他在上海目睹了日军枪杀中国民众的场景。日军攻占南京后,他又目睹了日军屠杀中国俘虏的暴行。日本投降后,该士兵根据战时所写的阵中日记,整理出更为详细的回想录。这为南京大屠杀的深入研究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此外,该士兵在回国时,还秘密带回了南京大屠杀的现场照片。通过对永井的阵中日记、回想录,以及南京大屠杀现场照片的分析,可以进一步揭示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

关键词 南京大屠杀 永井仁左右 阵中日记 回想录  

作 者 笠原十九司 日本都留文科大学名誉教授;

    翻 译 芦 鹏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员


国际检察局对松井石根的检控决策及其意义


内容摘要 作为东京审判的检控机构,国际检察局自1946年初开始对甲战犯嫌疑人松井石根展开战争罪行调查。检方最初试图建立松井在1933-1945年间的亚洲主义活动与日本国家的大东亚政策推进之间的联系,以此来指控他犯下反和平罪行(甲级战罪),但很快意识到这一指控面临证据不足的问题。与此同时,随着南京大屠杀一案相关证据不断涌现,松井犯有普通战争罪的证据日益凸显。国际检察局内部围绕着松井能否单凭普通战争罪而成为甲战犯发生意见分歧。最终,检方取得了甲级战罪法庭被告的普通战争罪与反和平罪并重的共识,并将松井石根确定为二十八名被告之一。法庭对他的判决成为日军侵华战争中追责指挥官不作为的典型判例。而南京大屠杀这一日军代表性暴行也由此得以在战后国际法庭上进行审理。

关键词 东京审判 国际检察局 松井石根 反和平罪 南京大屠杀

作 者 赵玉蕙 上海交通大学战争审判与世界和平研究院副研究员


真相”与“教训”:

谷寿夫《日清战史讲义摘要录》剖析


内容摘要 日本防卫省防卫研究所藏有一部孤本《日清战史讲义摘要录》(仅存第一卷),该书由时任日本陆军大学校教官的谷寿夫撰写,成书于1925—1926年间,系面向陆军大学校“专攻学生”的甲午战史讲义,内容侧重于日方军事战略。其史料来源丰富,尤以《征清用兵 隔壁听谈》最为重要。作为非公开著作,该书披露了诸多被日方公开战史刻意遮蔽或扭曲的“真相”,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这种对“真相”的披露,旨在通过总结“教训”服务于将来的战争,充满明显的扩张意图。书中渲染甲午战时日本政府与军方的矛盾,并极力批判政府的“消极”,折射出“大正民主”时期军部对政党内阁的恶感。该书除研究甲午战史之外,也是研究日本军国主义发展史的宝贵资料。

关键词 《日清战史讲义摘要录》 谷寿夫 甲午战争 陆军大学校 军国主义

作 者 吉 辰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珠海)副教授、中山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研究员


甲午战前日本企业的对华情报工作

——以三井物产会社为中心


内容摘要 情报是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参考。甲午战前,三井物产会社等日本企业从进入中国市场伊始就非常重视对华情报工作。三井物产逐步建立对华情报工作机制,依托在华分支机构和员工,从日本政府、华商、洋商和公开出版物等渠道搜集中国情报。三井物产主要针对煤炭等在华经营商品进行情报工作,谋求自身发展。另一方面,三井物产还向日本政府、客户和社会传递中国情报以促进日本对华贸易发展,在日本对华经济扩张中发挥先锋作用。三井物产还向日军提供情报,为日本对华军事侵略服务。三井物产与日本政府密切合作,在日本对华情报网中占据重要地位。

关键词 甲午战争 日本企业 三井物产会社 情报工作  

作 者 吴 起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讲师



甲午战争期间日本陆军的战地情报活动

——以成欢、平壤战役为中心


内容摘要 甲午战前,先行赴朝的大岛旅团自登陆朝鲜起便积极展开战地情报活动。在向南探明牙山清军的规模和动向,向北确认清军尚未进驻平壤的前提下,才决意从速南下迎击叶聂所部。成欢战后,大岛旅团意图直取平壤,直到获悉清军进驻,才转而依托临津江防线,一面侦察、一面等待后援。到平壤战前,日本陆军通过情报方得确认的大同江渡江点以及平壤清军的出击情形,又保障了合围的实施。平壤之战后,大岛旅团还通过掠取清军营中文件获得情报,在侵入中国前就获悉辽宁各地的驻防和补给。从成欢之战到平壤之战,主要由战地情报而非大本营的指导牵引着大岛旅团及野津师团的军事行动。日本陆军的战地情报活动无疑是日军取胜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甲午战争 日本陆军 情报活动 成欢战役 平壤战役 

作 者 刘豫杰 北华大学东亚历史与文献研究中心讲师



“另一个新世界”:中共抗日根据地的农业环境治理

——以昔阳地区为例


内容摘要 农业环境治理是抗日根据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地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太行根据地昔阳地区为例,当地自清代以来就处在自然环境不断恶化和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相交织的困境。全面抗战爆发后,战争与自然灾害的交叠作用又进一步加剧了当地的农业环境危机。面对这种形势,昔阳军民在中共集体化政策引导下,充分发掘和利用人力和自然资源,开展水土治理,恢复和发展农业、副业,努力改善生态失衡、生产衰退、生活贫困的状况。这一过程包含了艰苦细致的生产恢复、环境整治和社会建设,旨在通过对农业生产环境的治理修复,谋求农民的新式维生之道。

关键词 抗日根据地 昔阳地区 农业 环境治理 集体化

作 者 宋 儒 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全面抗战时期广东洋米进口述论


内容摘要 1937年7月,日本全面侵华之后,受战争破坏、洋米进口困难、邻省限制粮食自由流通、日军抢夺和低价购买国米等多重因素影响,广东大米输入减少,复以灾荒频仍,使得本来就是缺粮大省的广东粮食短缺问题更加严重,全省米价飞涨,民不聊生,抢米风潮频发,军粮民食面临巨大困难。面对日益严峻的米荒局面,广东省政府1938—1939年上半年与中山县等县政府和潮汕等地商会一道,屡次向国民政府申请洋米免税并获批准。为缓解广东粮食问题,1939年下半年之后,国民政府不再纠结洋米是否免税,放开政策鼓励进口。与此同时,广东省政府也颁布《广东省非常时期人民购运洋米入口颁给奖章奖状办法》等条令,鼓励民间自行进口洋米。在广东省县政府和各地商会努力下,1938—1942年分别输入448.37万、156.7万、25.9万、121.9万和27.2万市担洋米,进口数量虽然较全面抗战之前大为减少,但是对于广东民食还是起到了一定的补充作用,从而也间接支援了广东抗战。

关键词 全面抗战时期 广东 洋米进口 免税

作 者 徐 畅 山东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抗战时期东南抗战后方妇女动员及社会建设研究

——以江西妇女指导处为例


内容摘要 江西妇女指导处是抗战时期东南抗战后方重要的妇女运动机构,其积极发动妇女群众参加抗日救亡运动,为抗战取得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该处成立后,积极组训各级妇女队及妇女干部,围绕战时社会服务、妇女教育、妇女卫生、妇女生计等方面开展工作,通过宣传妇女抗战、战地慰劳、募捐物资、征兵动员、开展游击区妇女工作,有力地支援了前线抗战;通过开展后方妇女扫盲运动、妇婴卫生和儿童保育、发动妇女参加生产劳动等社会建设运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后方民心和社会秩序。该处的妇女工作也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如没有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未能充分发挥基层妇女组织的作用,缺少一批真正优秀的妇女干部,因而难以广泛调动妇女群体投身“抗战建国”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作 者 石 嘉 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

     陈 静 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硕士研究生



伶人救国

——南京戏曲界的抗日救国活动(1931—1937)


内容摘要 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以后,南京戏曲业发展迅速。南京市政府十分重视对戏曲艺人的教育与训练。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日民族矛盾日逐渐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抗日救亡运动在全国兴起。南京戏曲界积极从事抗日活动,宣传抗日救国思想,通过义演为前线战士募捐,为国防部门添购军备筹款,以及为爱国团体和流亡难民募捐等。南京戏曲界的抗日救国活动呈现出社会影响力大、多方力量参与的特点,在为抗战做贡献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社会地位,反映了全民族为抗战共同奋斗,是区域抗战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南京 戏曲界 抗日救国

作 者 戴棠安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



愈挫弥坚:全面抗战初期中英借款交涉中的郭泰祺


内容提要 在全面抗战爆发后的一年半时间内,郭泰祺以驻英大使的身份多次向英国政府提出借款请求,并展开交涉。1937年底至1938年初,由于不愿单独行动,英国两度拒绝了郭泰祺递交的借款方案。1938年上半年,郭泰祺围绕孔祥熙提出的四项借款方案,与英国展开了长时间的交涉。英国拒绝了其中的平准基金借款,但随即同意以信用贷款作为援华的替代性方法。至日本发表第二次近卫声明,欲完全排除英国在华权益,在郭泰祺的敦促下,英国修改了相关规定,批准了对中国的信用贷款,随后又通过了对华平准基金。在整个过程中,英国不断摇摆,借款交涉显得非常艰难。这反映了全面抗战初期,面对日本侵华的行径,尽管英国充满同情,但又担心引火烧身的心态。

关键词 全面抗战初期 中英关系 借款 郭泰祺

作 者 苏骁潇 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



在投敌与自保之间:抗战时期的郝鹏举


内容摘要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出身西北军的郝鹏举投靠汪伪政府并快速坐大。在出任“苏淮特别区行政长官”后,郝鹏举逐渐在徐海伪军、政系统中取得主导地位。在日军、汪伪高层及其自身等多方利益的驱使下,郝鹏举扩充当地伪军的规模,形成了一支颇具实力的伪军部队。战争后期,郝鹏举的自保倾向日渐强烈,试图以其掌控的军队为资本,谋求战后出路。在爱国民主人士及中共策反人员的影响下,郝鹏举与新四军接触,在继续依附日本的同时不再积极配合汪伪中央政府的反共战略。郝鹏举及其军队的经历证明,一旦脱离抗战时期中外对抗的大背景,游走在各方势力之间的伪军必将走向消亡。

关键词 抗日战争 郝鹏举 伪军 汪伪政府 徐海沦陷区

作 者 刘 行 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



新中国审判日本战犯的特质与研究价值

——《新中国的战犯审判与归国后的和平实践》读后


内容摘要 石田隆至、张宏波合著的《新中国的战犯审判与归国后的和平实践》是迄今有关新中国审判日本战犯最重要的研究成果之一。两位作者通过对数十位日本战犯的深入采访以及对大量一手档案资料的研究,还原了新中国对日本战犯审判的历史过程及其深远影响。新中国审判是经过了较长时间的教育改造,在认罪和反省的基础上,对大部分战犯免于起诉,且一个不杀。在战后日本社会上层推卸战争罪责、下层“受害者”意识占据主导的环境下,回到日本的绝大多数战犯坚持认罪和反省的和平实践。该书论证了新中国战犯审判与归国后的和平实践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对以战犯个人为主体的改造心路及归国后在新环境如何面对自身罪责的问题用力尤深,填补了空白。

关键词 日本侵华战争 战争罪行 日本战犯审判 战后日本社会 和平运动

作 者 严海建 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历史学研究通讯
历史学研究通讯:第一时间分享历史学资讯,服务于高校科研工作者、硕博群体和历史爱好者。主要致力于推送关于中国史侧重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的学术资讯、研究动态、人文地理、逸闻趣事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