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嚣“中国四大才子”、改变人类进程:这3个欧洲人,是如何互掐的?

乐活   2024-12-10 07:01   上海  
茫茫人海中,为防大家走失,请大家:
点击上方 “艺非凡 ”  → 点击右上角“...” → 点选“设为星标  ”,就再也不会迷路啦!


为了守护千年艺术瑰宝,
她将60年热血倾注于茫茫大漠之中,
被亲切地称为敦煌的女儿!
她就是樊锦诗!
点击以上视频,了解她的故事!




500年前的世界,
到底有多疯狂?

“世人笑我忒疯癫,我咲世人看不穿。”

以唐伯虎为首的“中国四大才子”,叱诧风云,风光一时无两。

▲ 电影《唐伯虎点秋香》截图

而在地球的另一端,“文艺复兴三杰”也在崛起。

从互相对立到互相成就,他们留下的经典作品,甚至改变了人类的历史进程。

他们就是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


然而,在这三位巨匠的背后,却隐藏着一段段复杂的爱恨纠葛,剪不断、理还乱……



01
双星较量

先来说说“三杰”中的长辈——达·芬奇

提起达·芬奇,人们首先会想到那副享誉世界的名画——《蒙娜丽莎的微笑》。

▲ 1863年,达·芬奇在绘制《蒙娜丽莎》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作为文艺复兴时期的全才,绘画只是达·芬奇的副业罢了。

他在雕塑、建筑、科学、哲学、医学等众多领域都有着极高的成就。

他推翻传统的“地心说”,最早提出了“太阳中心说”,描述了月球的短期变化、如日食和月食的发生机制,以及彗星围绕太阳的轨道。


这些观点早于哥白尼的“日心说”40年,比开普勒提出的理论早了100多年。

在医学上,达·芬奇认为血液是不断循环的。同时,他还是近代生理解剖学的始祖。

从解剖学入手,他绘制了超过200幅的人体结构素描图,精确度与现代数字成像技术相差无几。

▲ 达·芬奇生物解剖手稿

就连英国华威大学临床解剖学教授彼得·亚伯拉罕斯都认为:

“达·芬奇的人体解剖素描,水准至少领先于他所处时代300年”。


达·芬奇说:“人体是大自然中最完美的事物”。

在解剖了30多具人体后,达·芬奇在名作《维特鲁威人》中呈现了一份完美的人体比例。

▲ 《维特鲁威人》
他在物理学方面的造诣,还受到了爱因斯坦的认可:


“达·芬奇的科研如在当时就发表,科技可以提前30-50年”。

他提出了连通器原理、发现了惯性原理,预示了原子能的威力。

在发明创造方面,达·芬奇也丝毫不亚于爱迪生。


他设计的飞行器、云梯、机锤、钢索吊桥、新式的大炮等等,对后来的科技和工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达·芬奇发明笔记手稿

在建筑领域,达·芬奇也表现出了卓越的才华。

他设计过桥梁、教堂、城市街道和城市建筑物,提出车马道和人行道分开,具体规定了房屋的高度和街道的宽度。

▲ 达·芬奇建筑设计手稿(图中上层为住房,下层圆拱通道则为车马使用

从跨界到无界,这个被恩格斯誉为“巨人中的巨人”,把自己对自然界、对科学的思考全部记录在册,光保存下来的手稿就有6000页。


然而,这位“全能天才”在30岁之前,却一直在迷茫中徘徊。

1452年,达·芬奇出生在意大利的芬奇镇,由于私生子的出身,他无法接受正规的教育。

15岁那年,父亲带他来到佛罗伦萨,拜著名画家、雕刻家安德烈为师。

▲ 安德烈

五年后,他与师傅合作完成了壁画《天使报喜》。

▲ 《天使报喜》

安德烈看到画中的小天使极为传神,自感不如,当即决定放下画笔,专心从事雕刻艺术。

只可惜,达·芬奇在之后的10年内,并没有得到更好的发展。

他心灰意冷,逃离佛罗伦萨,前往米兰。

他给当时的统治者卢多维科·斯福尔扎写了一封自荐信:

“如果打仗的话,我可以设计桥梁、暗道、云梯,大炮,可攻可守;如果不打仗的话,我可以做建筑师,帮忙治理城市,还可以雕塑。顺便说一嘴,在绘画领域,我也无所不能,不逊于任何人,无论他是谁!”

不过,直到他49岁完成《最后的晚餐》,才得以名声大噪。

▲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1494-98年,米兰圣母玛利亚修道院

同年,26岁的米开朗基罗也完成了雕塑作品——《哀悼基督》。

▲ 米开朗基罗《哀悼基督》
一时间,他们成了那个时代风头最盛的艺术家。

虽然有着23岁的年龄差,但桀骜不驯的米开朗基罗一直看不上达·芬奇,甚至公开叫板:

“雕塑才是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雕塑的价值远高于绘画”。

在“文艺复兴三杰”中,他是年少成名的艺术巨匠,也是最敏感暴躁的斗士,向世人诠释了何为“我命由我不由天”。

▲ 米开朗基罗

他出生在佛罗伦萨最古老的贵族——博纳洛蒂家族

童年时期,跟随奶妈在盛产大理石的塞提雷诺小镇里生活。


他每天和石匠们混在一起,学着用凿子和锤头来制作雕像,十分沉迷艺术创作。

13岁时,天赋异禀的米开朗基罗进入著名画家多梅尼科·吉兰达约的工作室,不仅很快掌握了绘画技巧,甚至还超越了他的老师。

▲ 多梅尼科·吉兰达约与他的孙子
可米开朗基罗并不甘于现状,他向往一种更伟大的艺术。

恰好这时,他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位贵人。

当时佛罗伦萨的统治者洛伦佐·德·美第奇非常欣赏米开朗基罗的才华,邀请他进入自己创办的雕塑学校里深造,并特许他入住美第奇宫。

▲ 洛伦佐·德·美第奇

身处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中心,米开朗基罗如鱼得水般地畅游在柏拉图艺术家们博学而诗意的氛围当中。

然而好景不长,17岁那年,美第奇因病逝世,佛罗伦萨陷入一片混乱。米开朗基罗不得不背井离乡,远赴威尼斯、博洛尼亚寻求发展。

“我在大理石中看见天使,我不停地雕刻,直至使他自由”。

后来得幸于法国红衣主教的委托,米开朗基罗耗时两年时间在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中的纪念碑上,创作出了成名作——《哀悼基督》,轰动了整个罗马。

这一年,23岁的米开朗基罗,开始声名鹊起。

五年后,他不仅完成了那尊享誉世界的《大卫》雕像,还迎来了与前辈达·芬奇的世纪对决。

▲ 米开朗基罗《大卫》雕像

意大利画家、美术史家瓦萨里曾这样形容《大卫》:

“大卫的优雅气度和从容姿态,已经到达无人能及的高度,只要看过米开朗基罗的《大卫》,你就不需要再看别的雕塑作品了。”



02
后起之秀

1504年,两人一起为佛罗伦萨的市政厅绘制两幅巨型战役图。

达·芬奇负责《安吉里之战》,米开朗基罗负责《卡西纳之战》。

达·芬奇在《安吉里之战》中绘制了不同形态的马匹,肌肉、关节清晰可见;

米开朗基罗的《卡西纳之战》重点刻画出了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表情,更具戏剧性。

▲ 达·芬奇《安吉里之战》(左);米开朗基罗《卡西纳之战》(右)

虽然两幅作品风格迥异,但两人却有一个共同点:做事情有始无终

万众期待的两幅作品最终并未被搬到墙上,留存于世的只有当时的草图和后世画家的临摹版本。

不过,这场伟大的较量却影响深远。

分别沿袭自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的‘新古典主义’和‘巴洛克风格’,就此诞生。

而目睹了这场巅峰对决的21岁俊美青年——拉斐尔,也因为汲取了两位前辈的艺术特征,成了“文艺复兴三杰”中最年轻的一位。

▲ 拉斐尔自画像

1483年,拉斐尔出生在意大利的乌尔比诺,父亲是位不知名的画家。

在父亲的指导下,拉斐尔自幼开始学习绘画技术。


15岁时,他拜达·芬奇的同班同学佩鲁吉诺为师,主要以临摹为主。

尤其是他画得那副《圣母的婚礼》,在技巧上已经完全超越了老师。

▲ 《圣母的婚礼》 佩鲁吉诺(左);《圣母的婚礼》 拉斐尔(右)

年仅19岁的他就继承了父亲的画室,并以杰出作品《蒙德祭坛画》在当地驰名。

▲ 《蒙德祭坛画,被钉在十字架的基督》

21岁来到佛罗伦萨后,拉斐尔用棕色墨水描绘了“大卫像”,有浓烈米开朗基罗作品的影子。


一年后,他又前去拜访达·芬奇,并且见到了《蒙娜丽莎》的原作。

没过多久,他就画了一张手稿。

▲ 拉斐尔临摹《蒙娜丽莎》的素描作品(右)

自此之后,拉斐尔开创了画某一类肖像的新风格。

他的《多尼夫人肖像》像极了“富态版”的《蒙娜丽莎》。

在那个没有“美颜”的时代,拉斐尔用画笔细心隐去肌肤上的瑕疵、将轮廓变得鲜明立体,以致于他的作品更加迎合市场需求。

▲ 《蒙娜丽莎》(左);《多尼夫人肖像》(右)

在他的《抱独角兽的女子》《马达莱娜·斯特罗齐的肖像》《巴尔达萨雷·卡斯蒂廖内肖像》等一系列作品中,也都能看到和《蒙娜丽莎》相似的姿势、神态和角度。

25岁时,拉斐尔被招至罗马,为教皇尤利乌斯二世的私人图书馆绘制壁画。最终完成了西方艺术经典作品——《雅典学院》。

▲ 《雅典学院》
古希腊以来最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科学家齐聚一个拱顶大厅中。

而他自己却站在靠右的位置平静地注视着观众,体现了要与时代精英为伍的谦逊。

这让同为尤利乌斯二世效力的米开朗基罗,很是不满。

米开朗琪罗一直将拉斐尔视为竞争对手,并一再指责他抄袭。

俩人总是针锋相对。

据说,拉斐尔刚接下教皇的重任,成了红人,常被各种崇拜者前呼后拥。

有一天,形单影只的米开朗基罗在街上遇到了拉斐尔。

对他冷嘲热讽道:“你被这么多人包围着,像位教区长一样。”

拉斐尔则莞尔一笑:“您独来独往,倒像一位去行刑的刽子手。”

▲ 拉斐尔自画像

作为那个时代恬静优雅的艺术家,拉斐尔的性格魅力和他的画一样受到很多人的追捧。

后来,拉斐尔又为教皇尤利乌斯绘制了肖像画,揭示了关于权力的信息。

▲ 《尤利乌斯二世肖像》

1509年,拉斐尔被授予教会“首席画家”的荣誉头衔。

但拉斐尔的才能,并不局限于绘画,他还是圣彼得大教堂的首席建筑师。

他设计宫殿和舞台布景,写十四行诗,沉浸在古罗马艺术和纪念碑之中;


他是罗马古迹保护官,负责文物在教堂建筑中的使用,还负责所有出土的带有古代碑文的大理石……

此外,他还通过绘画作品去分享自己的私生活。

他的那副《福尔娜瑞娜》,以爱人玛格丽特为原型。

▲ 《福尔娜瑞娜》(处理后图片)

她坐在花园里腼腆地笑着,似乎要笑出声来。

还有《椅中的圣母》《戴面纱的女子》与《芙娜雷娜》,都是以她为蓝本而创造出来的缪斯形象。

▲ 《戴面纱的女子》

▲ 《芙娜雷娜》局部

只可惜,37岁那年,他因一场高烧结束了璀璨而短暂的一生。

他的挚友威尼斯红衣主教彼得罗·本博写下墓志铭:

“拉斐尔在这里安息。在他生前,大自然感到了败北的恐惧;而当他一旦溘然长逝,大自然又唯恐他死去。”

文人墨客们也掀起祭文热潮,认为拉斐尔有“三条命”:

“第一条命”在37岁时结束了;
“第二条命”是他的名望,将永垂不朽;
“第三条命”是活在虚名消失后,世人真正开始理解他的时候。

他一生画了300多幅画,将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发挥到极致。


拉斐尔之后,再无拉斐尔,徒留米开朗基罗一人,在艺术的殿堂里孤独地续写辉煌。

说到米开朗琪罗的巅峰之作,非《创世纪》莫属。

▲ 《创世纪》

这幅作品倾尽了米开朗琪罗所有的体力和艺术细胞,在长达4年的创作时间里,他经常拖着疲惫的身躯,蓬头垢面的爬上6层楼高的脚手架,仰着头不停的绘画。



03
艺术与恩怨的交织

回望三位巨匠的传奇人生,他们在各自的性格、艺术创作中制造出了顶级“反差感”。

他们的作品,如同一面面镜子,映照出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与追求,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

下面用几副经典作品作对比,更为直观。

在达·芬奇身处的文艺复兴时期,女性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 达·芬奇自画像

细腻的笔触和精准的色彩运用,柔美与智慧完美融合……

他笔下的女性形象,总是透露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恬静与优雅。

让人在欣赏之余,不禁感叹其艺术造诣之深。

在达·芬奇的最美素描——《立在风景中的一名女子》(又名《引路女神》)中,“她”站在不明背景前,凝神注视,手指向前方,彷佛指引观者走向一个神秘的世界。

▲ 《立在风景中的一名女子》

《抱银貂的女子》和《美丽的费隆妮叶夫人》,分别是达·芬奇为公爵的两位情人绘制的肖像画。

▲ 《抱银貂的女子》

“银貂”寓意着美德,暗示这位年轻女子与银貂一样象征纯洁端庄。

与《抱银貂的女子》相同的是,《美丽的费隆妮叶夫人》也采用一片漆黑的背景。

▲ 《美丽的费隆妮叶夫人》

她们从一片漆黑中夺目而出,使画面充盈在一种神秘的色彩之中。


达芬奇用钢笔、墨水、白色和红色的粉笔,将《美丽的公主》绘制在一张羊皮纸上。

▲ 《美丽的公主》

她衣着讲究,一头长发用发网结成辫子固定,额头缠绕一根束发带。

虽然没有华丽的珠宝和装饰品,却将少女清纯脱俗刻画得惟妙惟肖。

《女子头像》是达·芬奇未完成的画作,也是最神秘、最有争议的作品之一。

▲ 《女子头像》

画中,一位低垂着眼帘的“头发飘逸的女子”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看久了似乎能看到人物隐密的心声。

达·芬奇的《岩间圣母》一共有两个版本。

一幅作于1483年到1486年,现藏于卢浮宫;


另一幅作于1491年至1508年,现藏于英国国家美术馆。


他用探索者的眼光,让人物置于古老的岩洞内,为画面增添了一份神秘的氛围。

画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圣母、圣约翰和耶稣轻柔、纯真,充满了人间的情感和温暖。

与达·芬奇的细腻与优雅不同,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则更多地展现了人体的力量与壮美。

在他的《哀悼基督》中,圣母玛丽亚虽然怀抱死去的儿子,但她的姿态却透露着一种不屈的力量,给人更多想象空间。

▲ 《哀悼基督》

米开朗基罗在西斯廷教堂的天顶画——《女预言家库姆》和《女预言家利比亚》,都有着健硕的身躯。

▲ 《女预言家库姆》(左);《女预言家利比亚》(右)

肌肉紧绷的巴克斯,让雕塑作品不再冷冰冰,而是赋予了她能量和力量,让人感受到一种震撼心灵的力量之美。

▲ 《酒神巴克斯》

米开朗基罗的作品,不仅是对人体美的颂扬,更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探索。

作为“文艺复兴最完美的画家”,拉斐尔笔下的女性更多是柔美与温婉。

他以世俗化的手法,创作了一系列优雅、秀美的圣母像,将传统的宗教题材描绘成现实生活中的理想美。

留下了《圣母加冕》《大公爵的圣母》《西斯廷圣母》《椅中圣母》《花园中的圣母》《帐幕中的圣母》等诸多经典作品。

▲ 《圣母加冕》

▲ 《大公爵的圣母》

▲ 《西斯廷圣母》

▲ 《椅中的圣母》

▲ 《花园中的圣母》

▲ 《帐幕中的圣母》

看过拉斐尔其他作品的人,最大的感受莫过于和谐。

让人在欣赏的过程中,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爱与美好的世界。

达·芬奇的细腻与智慧,米开朗基罗的力量与壮美,亦或是拉斐尔拉斐尔的美艳与温婉。

无论是哪位艺术家的作品,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从中汲取灵感与力量。

艺术与恩怨的交织,如同一部跌宕起伏的戏剧,使得他们的成就更加璀璨辉煌,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变革。

“从生活中来,高于生活,再到生活中去。

这正是艺术该有的样子。

它以独特的方式记录着人类的情感与智慧,让每一个时代都能从中汲取力量与灵感。

艺术,从没有标准答案。

当你看到它的那一刻,就已经有了自己的理解。



这套《复兴文艺三杰》,
为什么能吸引一众权威学者多方取证,
穷尽性地挖掘3位艺术家上千幅代表作?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在这套书中
你能看到“三杰”的人生经历及作品亮点

涵盖画作、手稿、草图、素描
及其他形式的艺术作品

原作原拍,高清印刷

加个画框,随意挂在家里

分分钟打造属于你的私人艺术博物馆



在欣赏过程中

你能够找到与自己心灵共鸣的那一抹色彩

拥有无尽遐想与探讨空间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探秘艺术家背后的故事
解析美学密码
长按识别二维码
加wx,提前占座
点击下方图片
一键进入优选商城
查看更多非凡好物




艺非凡
发现美好,更多感动。在这个慢慢僵化的世界,我们想用自己的方式,给它温柔一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