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小课堂】别为“前任”背锅,警惕工作交接风险

文摘   2024-11-11 20:17   新疆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不可避免会遇到工作交接的情况,如果缺少保密意识,很容易在交接的过程中泄露重要工作机密。


下面,让我们看看工作交接的过程中有哪些泄密风险。






泄密风险的种类



1. 设备风险

前任工作人员调离或者退休,其使用的信息化设备,如计算机、打印机、移动存储介质等往往还没到报废年限,会留给后任工作人员,或调配给他人使用。这些设备既有涉密设备,也有非涉密设备。这里的泄密风险主要有两个:一是设备涉密属性不清。前任工作人员交接设备时未明确设备的涉密属性、属性与实际不符等;二是违规存储。前任工作人员留下的非涉密设备中存储有涉密文件(特别是未标密的涉密文件)、涉密设备中存储有高于设备密级的涉密文件等。设备泄密风险对于之前未从事过涉密岗位工作的新人来说,尤其需要提高警惕。




2. 电子文件风险

前任工作人员调离或者退休,其掌握的电子文件资料也需要移交后任工作人员,以便工作的延续和参考。在信息化背景下,多年的业务工作会产生、存储、处理大量电子文件,既有个人起草收集的,也有别人发送流转的,还有他人转交备份的。大量的案例说明,这里面存在一个巨大的泄密风险,就是涉密电子文件资料不标密,特别是隐匿在海量非涉密文件中的涉密文件。电子文件由于数量多、类别杂,在交接时往往来不及逐一梳理、清点,易给后任工作人员留下泄密风险,尤其是在交接匆忙、后任工作人员任务繁忙的情况下,电子文件泄密风险更容易产生。


3. 纸质文件风险

前任工作人员留给后任工作人员的设备和资料,还包括常规的纸质文件,这里也可能有泄密风险。一是前任工作人员保管的涉密文件遗失、缺页等,后任工作人员在交接时未发现,案发后只能自吞苦果。对于档案管理员、保密员、机要员等集中管理涉密文件资料的岗位,这种泄密风险尤其要注意。二是前任工作人员留下的纸质文件涉密属性不清、密级与实际不符、来历不明等。前任工作人员留给后任工作人员的文件资料,有时并非可供工作参考的“财富”,而可能是巨大的泄密风险。







如何避免泄密风险



1. 加强保密教育培训,普及保密常识

很多单位都存在“先上岗、后培训,先业务、后保密”的误区,保密教育培训往往是“以干代训”“边干边教”。新入职的人员未经培训就上岗,新调岗人员未经培训就从事涉密工作,这种做法在涉密岗位要不得。



2. 时刻紧绷保密之弦,常怀谨慎之心

新上岗的涉密人员要时刻居安思危、如履薄冰。特别是在接手前任工作人员的设备和资料环节,无论前任工作人员多急、自己多忙,都不能松了保密这根弦。



3. 严守保密法律法规,认真履行程序

“再简不能减保密,再省不能省程序”。后任工作人员作为新任岗位的“小白”,唯有严格遵守保密法律法规,认真履行程序,才能切实保护自己。






稿件来源│新疆保密


关注我们

昌吉警苑
欢迎关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市公安局官方公众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