亟待从政策、技术和生态等层面,予以支持和解决。
全面提升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赋能“上海制造”,既是上海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抓手,也是构建更具竞争力的产业生态的必然要求。民建上海市委走访调研了14家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和100多家制造业中小企业,发现它们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迷茫和挑战,亟待从政策、技术和生态等层面,予以支持和解决。
根据调研,超过50%的受访企业未能深度挖掘数字化系统的潜力,仅停留在初步探索阶段,无法充分释放数字化红利。其中,多数企业缺乏明确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机制,未能将数字化真正融入企业管理之中。
调研中,仅有不到30%的企业选择自上而下的主动投资模式,明确制定3-5年的数字化转型计划。而七成受访企业则采取自下而上、以实际业务需求为导向的转型式,缺乏整体规划,转型进程较慢。
究其原因,企业普遍缺乏可行的价值验证模型和明确的转型路径,对“数字化要不要转、往哪转”感到迷茫。同时,许多企业缺乏数字化转型所需的管理体系和技术认知,数据采集、维护及应用等制度也尚未完善。
如何破解难题?民建上海市委建议,应该打造价值链融合的开放式数字公共平台,以价值链融合为导向,汇聚设备制造商、软件提供商及各类服务商,形成需求与解决方案的有效对接。
其次,应建立产业数字化评价体系,培养数字化特色人才,引导高等院校和职业教育机构创新学科建设,加速数字化人才培养与供给,弥补数字技能短板。企业也要强化在职培训,提升现有人才的数字技能与素养,鼓励企业根据需求设置数字技能等级,并制定自主评价体系。
针对细分行业,应创建适配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小灯塔”样板,通过价值验证、场景固化等方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转型模式,为实现上海新型工业化发展提供范例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