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民生实事,大渡口区首要抓人居环境,大力推动全域添彩增绿,扮靓市容市貌,让群众享有干净、整洁、有序的生活环境。
在晴好的天气里,在钓鱼嘴滨江绿道散步,可观美景、眺远山、看碧水,大自然的美景令人心旷神怡。沿着绿道自西向东前行,旷野段、森林段、长江段三个区段特色分明,沿途骑行道、驿站、儿童乐园等一应俱全,还有长达400多米的亲水空间,让人充分感受原生野趣。
观赏完江景,还可前往黄桷记忆坡地公园追寻“老重庆记忆”。刚一进园,开阔的主入口、亮黄色的“Z”字形步道就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公园依山就势,在黄桷大楼市场的旧址附近重建,占地约2500平方米,主要分为3个台地空间和两个城市形象面,便于游客拍照、儿童活动、居民休闲。自今年5月建成以来,迎来了众多怀旧打卡的市民。
“现在公园更好耍了,停车也比以前更方便了,居住环境很安逸!”提及身边的环境变化,今年拥有了“错时共享”停车位的熊婕竖起了大拇指。为缓解居民停车难题,大渡口区动员有条件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将专用停车资源错时共享利用,提高停车位的使用效率,也让如熊婕一样的居民告别了“吃”违停罚单的“心塞”。
建胜镇村民王大爷同样对环境变化称赞连连,“以前我们家附近的管道老旧,污水流出来汇成水塘,味道难闻得很,大家意见都很大。”王大爷说,“现在好了,管道整改后黑臭水体全部都没了,污水全部引出去做了灌溉池,村民种菜也方便了,一举多得。”
漫步大渡口区街头巷尾,处处清爽宜人、井然有序,一幅人与城市相得益彰的美丽画卷跃然纸上,生动展示了城市向新而生、生活向美而行的生动景象。
在提升居民生活环境的同时,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也是大渡口狠抓的重点。教育是民生之基,医疗是民生之需,是居民生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渡口着眼民生改善,推动教育医疗双驱并进。
走进大渡口区实验幼儿园春草园,温馨舒适的感觉扑面而来。靓丽缤纷的环境配色、柔软的地垫和定制化的儿童家具,给人以满满的新鲜感和安全感。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围坐一团正在游戏,欢乐的氛围中传出一声声童言稚语。
“托育机构不但能满足孩子探索世界、学习成长的需求,还能得到专业照护和高质量陪伴,帮助孩子健康成长,让我们家长真正安心放心。”市民王玉雯说。
不仅是普惠托育服务,大渡口坚持“多维一体 教育大渡”区域教育发展理念,着力在义务教育阶段“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创新素养导向的“慧渡未来·3564”科学教育范式,入选全国首批科学教育实验区,并在今年全市教育学术年会暨首届科学教育创新大会上精彩亮相。
从通过夯实“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小报告、小场域”来培育小小科学家的大渡口区慧泉小学,到研发“科学+学科”与“学科+科学”的“小帆船”跨学科主题学习课程的大渡口区钰鑫小学,到被评选为“大渡口区首届科学教育品牌项目”的重庆市第三十七中学校“三七创智社”……每一所学校都在着力点燃孩子们对科学的热爱,为孩子们的梦想插上科学的翅膀,切实推动“双减”走深走实,赢得了广大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同样赢得好评的,还有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村医“镇聘村用”等医疗改革项目。
“以前去医院要坐半个小时公交车,到了还要排队,我腿脚不方便,感觉费劲。”张奶奶感慨地说,“现在医生就在家门口,有什么问题随时问。”在位于春晖路街道的合展养老院,新设立的“家庭医生驿站”已正式投入运行,为周边居民提供了“家门口”的专业医疗服务。
家庭医生驿站
并且,大渡口区实施村医“镇聘村用”制度,持续落实乡村医生一体化管理,安排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参加市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提高乡村医生服务水平,保障村医待遇。目前,招聘的在编村医已全部到岗工作,实现了群众“看得上病,看得好病”的愿望。
民生实事,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大渡口区在筑牢居民生活需求的基础上,关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开展妇女儿童综合服务体项目建设,为辖区妇女儿童提供长效服务,让居民乐享舒心、优质、幸福的高品质生活。
“化妆悦己悦人,不同的场所可以画不同的妆容,以达到不同的效果。例如去面试的时候,可以画职业妆,讲究的是底妆轻薄干净、眉眼精致,让人看起来清丽素雅。”
在茄子溪街道桥口社区“渝好空间”的活动室里,一堂“好育课堂——‘妆’点快乐人生”美妆课程正在进行,吸引了十余位居民参与。
“我经常过来上课,有时也带着孩子过来参加活动。‘渝好空间’是一个能让我学习新知识、放松心情的好地方。”居民王晶笑道。
据悉,桥口社区是一个集住宅、商业、学校于一体的新兴社区,辖区妇女、少年儿童占常住人口的50%以上,需求呈现多元化。
对此,大渡口区将桥口社区“渝好空间”作为“开展妇女儿童综合服务体项目建设”的首批示范点,聚焦“空间友好、服务集成”目标,精心策划设计,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企业入驻+公益服务”方式,探索建立空间使用、空间合作、空间数字化应用机制。现已成功打造“好业工坊”创业创新区、“童心童趣”儿童之家、“最美桥口”优秀家庭风采展示区、心理疗愈室、“渝好”小剧场等多个功能区,推出了好育课堂——“子溪关心”家庭教育、好梦童年——“多彩桥”儿童艺术培训、好业在身边——“绽芳华”创业创新等3项特色服务,取得了良好社会反响。
目前,桥口社区“渝好空间”先后开展百家家庭教育讲座、非遗竹编、亲子运动会等活动45场次,惠及妇女1500余人次、儿童1200余人次,赢得群众交口称赞。
残疾人需要全社会给予充分的尊重、关心和帮助。为了让困难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大渡口区落实我市“残疾人之家”建设品牌——“渝馨家园”项目,以残疾人需求为导向、以社区服务为载体,努力为残疾人提供一个“更好融入社会,享受精准服务,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实现高品质生活”的家园。
清晨天刚蒙蒙亮,位于古渡春色小区的“渝馨家园”就已热闹不已。该小区有残疾人250余名,“渝馨家园”已然成为大家的每日“打卡地”。
每天,进出这里的人络绎不绝,有前来做康复训练的、进行心理咨询的、参加文化活动的,还有前来参与志愿服务的。
在“渝馨家园”,全域设有无障碍设施,各种功能区域一应俱全,是集党建活动、日间照料、社区康复、技能培训、文化体育、辅助性就业、志愿服务、业务代办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残疾人综合服务平台,可为残疾人提供从身体康复到心理调适、文化娱乐的全方位服务,已形成了完整的服务链条。
通过“渝馨家园”这一平台,不但让残疾人朋友有了就近的活动阵地可用、有综合一站式服务可享,更为众多残疾人建立起了沟通交流、结交朋友的桥梁。助力他们掌握相关创业就业技能,在重拾信心的同时,也为融入社会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此外,大渡口区进一步关注残疾人生活中的实际困难,陆续为辖区有需求的74户残疾人提供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为175名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救助服务,为有需求的249名残疾人提供辅助器具适配,反响良好。
民生实事是一座“连心桥”,只有从群众实际需要出发,实事求是地设置、实施民生项目,才能实现实实在在的民生绩效。
民生实事是一场“双向奔赴”,只有通过一系列有温度、有力度的实在举措,切实解决群众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才能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成色更足。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办好民生实事,是大渡口区年度工作的重中之重。
2024年,大渡口区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以“事要解决”为目标,实施民生实事20件63个子项目(包括承接市级任务民生实事12件37个子项目,区人大票决民生实事8件26个子项目),将实事办好、好事办实,筑牢了幸福“连心桥”,促进了民生实事与民生绩效的“双向奔赴”。
大渡口已完成7900平方米城市重要节点景观提升、8.4公里绿道建设、3个城市公园适老化适儿化改造,新建3个口袋公园,开工改造3个老旧小区,新增错时共享停车位1723个,全面消除农村黑臭水体。
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736人次,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38场,建成义渡数字零工市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万余人,并帮助61名有就业能力和意愿的残疾人实现就业。
新增婴幼儿托位780个、每千人口婴幼儿托位数达3.93个,建设“渝馨家园”3家,完成大渡口区首家“渝好空间”创建工作。持续推动医养结合全覆盖,建成医养结合示范社区35个,农村地区签约家庭医生服务率达到100%,重点人群签约率达到76%以上。
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后服务和作业管理,举办义渡科技节,在区内3所学校建设科学教育实践基地、科普基地。11所学校配备心理健康辅导室设施,保证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10小时。为9所中学(中职)的2.1万余名学生购买第三方专业服务,开展日常教育活动、心理干预和访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