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把农牧业打造成现代化大产业 加快建设现代化新农村新牧区——从自治区两会部署看奋进中的内蒙古

体娱   2025-02-07 15:26   内蒙古  



农牧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内蒙古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重点做好“努力把农牧业打造成现代化大产业,加快建设现代化新农村新牧区”等11个方面工作,对农牧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新目标,为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指明了方向,厘清了思路,鼓足了干劲。
以实干展现新担当,用实绩彰显新作为。连日来,我区各地各相关部门深入学习贯彻自治区两会精神,对标新要求新目标,把自治区两会精神与具体工作结合起来。大家表示要坚定奋进之志、汲取奋进之力,在加快建设现代化新农村新牧区中展现奋斗风采。
提升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
记者走进赤峰市喀喇沁旗牧士集团现代化肉牛养殖示范基地,随处可见标准化养殖设施、智能化管理系统。
“拌料、投喂、湿度、温度、消杀、清洁、通风以及粪污的再利用都不需要人工,养殖3000头牛只需要三四个人操作就够了。”养殖基地工作人员介绍说。
现代化养殖的背后,是内蒙古不断提升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坚实步伐。2024年,内蒙古牛羊肉、牛奶产量稳居全国第1位,乳肉薯绒等7条重点产业链产值突破7000亿元。
作为农牧业大区,内蒙古肩负着粮食和重要农畜产品稳产保供的重任。自治区农牧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赵永祥说:“要重点抓好‘五个统筹’,让‘中国碗’里装更多更优质的‘内蒙古粮’。”
赵永祥表示,一是‌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规范项目管理和补贴发放机制,实行绩效评价结果与资金分配挂钩、资金拨付进度与项目分配挂钩,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二是‌统筹好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优化产业结构,做好“土特产”文章,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支持企业在主要消费地区运营综合前置仓,布局营销中心和营销店。三是‌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关系,坚持先立后破,切实抓好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舍饲圈养和庭院经济,建强重点产业链。全面解决好草原过牧问题,推动草饲肉融合发展。实施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建设现代化新农村新牧区。四是‌统筹好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的关系,深化农村牧区改革,统筹推进土地二轮延包试点和新增耕地规范管理利用,抓好闲置农房盘活利用和农垦改革。五是‌统筹好提升质量和做大总量的关系,建设高标准农田800万亩以上,实施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百万头肉牛育肥行动,提高粮肉奶的综合生产能力。
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中清公司浑河滩智能温室项目区。
强化农牧业科技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畜产品供给的重要举措。
虽然刚过立春,但农牧业科技工作者已经忙碌起来。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创建的农牧民培训中心,联合自治区农牧厅、内蒙古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以及农业院校等单位共同开展2025年“科技云讲堂助力农牧业”科普视频录制工作。目前,农牧民培训中心已完成录制并发布多个视频,将先进的农牧业技术送到农牧民的身边。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成果转化处处长包凤英说:“我们将按照国家、自治区最新成果转化政策以及我院综合改革的相关要求,结合职责职能完善体制机制,优化成果转化工作流程,提升成果转化服务效能。完善激励机制,探索市场化的成果转化运行模式,通过建立自评体系、培养专业人才团队、打造农科品牌等方式,增加成果转化收入。”
提高农畜产品市场竞争力
“在家门口就能买到来自内蒙古的优质牛羊肉、米蛋奶,真是太方便了。”在“蒙”字标北京展销中心选购商品的北京市民张鹏乐呵呵地说。
近日,“蒙”字标北京展销中心进入试运营阶段,120余家“蒙”字标获证企业带着1000余种优质绿色农畜产品集中亮相,为首都消费者带来一场来自大草原的“舌尖”盛宴。
质量兴农,品牌富农。2025年,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将从进一步完善“蒙”字标制度体系、强化“蒙”字标品牌传播,依法科学高效推进“蒙”字标工作等多方面入手,让来自大草原的好味道走向全国。持续提升“蒙”字标标准研制水平,做好标准征集、标准研制、标准储备、标准修订、标准评价,确保标准参数设置科学准确、特征突出、差异明显。不断强化“蒙”字标产品质量监管,构建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共抓共管共建“蒙”字标工作局面,将“蒙”字标认证监督管理融入市场监管大体系。与此同时,将深入开展“蒙”字标宣传推介,形成全媒体、多维度、广覆盖的宣传矩阵。通过线上线下设专区、开专馆、办专场及参加博览、展览、展销等方式,集中展示营销“蒙”字标获证企业和认证产品,助推大草原优品进入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东三省等地。
农业强,品牌必须强。鄂尔多斯市大力推动品牌建设和产销服务,不断提升农畜产品市场竞争力,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
“暖城多味”官方直播间。
鄂尔多斯市农牧局副局长王宇飞表示,2025年,鄂尔多斯市将继续紧盯品牌建设、产品营销、产销精准对接等重点工作,不断拓宽农畜产品的销售渠道。持续加强“暖城多味”市级农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通过与西贝、额尔敦、京东、顺丰等企业合作,采取线上“京东农特产店”和线下“店中店”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提升“暖城多味”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带动鄂尔多斯高原农牧优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同时,继续组织“暖城多味”进部委、进高校、进国企以及“暖城多味”消费帮扶年货节、“消费帮扶”助农周暨“暖城多味”消夏周等活动,实现鄂尔多斯高原农牧优品销售扩面升级。

END



 更多精彩


关注奔腾刷事儿视频号
获得更多农牧精彩瞬间


 更多阅读

· 《又上央媒!《经济参考报》大篇幅报道乌兰察布高质量发展新实践》
· 《过大年 闹元宵 | 2025年非遗晚会解锁内蒙古非遗》


奔腾创作


编辑:温慧敏            | 文字:温慧敏

审核:浩   宇            | 来源:  内蒙古农牧厅







奔腾融媒 农牧全媒体
内蒙古台农牧全媒体《奔腾刷事儿》走乡村,进牧区;刷农业,聊农事儿;热事儿趣事儿奔腾刷事儿;一起奔腾,一起刷事儿! 《奔腾有道》地方发展有说道、乡村振兴有正道、创业致富有门道、区域品牌有味道、帮忙求助有渠道。 爆料热线:04716953000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