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经济日报丨两当云屏以慢致远——甘肃首个“国际慢城”诞生记

政务   2024-10-10 15:23   甘肃  


两当县地处陕西、甘肃、四川三省交界处的秦岭山区,全县森林覆盖率76.3%,林木绿化率为86.37%,均名列全省第一。
自古以来,两当县为出甘、入陕、通川的交通要道。早在汉代,就在两当县杨店镇杨店村设立故道县。如今,两当县云屏镇被国际慢城联盟总部授予“国际慢城”称号,这是我国第17个、甘肃首个“国际慢城”。作为甘肃首个“国际慢城”,具有怎样的特色?记者进行了采访调查。

两当县城全景 本版照片均由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通讯员 杨晓 摄

甘肃首个“国际慢城”诞生
两当县云屏镇,甘肃首个“国际慢城”在这里诞生。
2024年6月22日,“国际慢城”联盟总部正式授予两当县云屏镇“国际慢城”称号。7月25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甘肃首个国际慢城——两当云屏创建成果新闻发布会”。两当云屏“国际慢城”进入公众视野。
“两当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县域面积140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4.72万人,属农业优先型和文旅赋能型县域经济。”两当县委副书记、县长武冰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这里历史积淀深厚,古称“故道”,置县历史距今两千三百年,山多、林多、人少成为全县最直观的特点。
两当县连续多年稳居全省生态第一县。“早在2014年,两当‘国际慢城’提上议事日程,2015年向高淳‘国际慢城’管委会递交评价报告。2016年成立了两当县‘国际慢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到2017年,编制完成了《两当国际慢城总体规划》,分别印发了‘国际慢城’创建工作、旅游工作方案等。”两当县文体和旅游局副局长李娜介绍,全县整合资金,围绕空气质量保护、水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72项指标着手,各部门集中发力,有序推进慢城规划、慢文旅项目打造、生态环境提升、优化公共服务等慢城创建工作。
保护与维持纯净的自然环境是“国际慢城”的八大公约之一,也是成为“国际慢城”的重要条件。良好的自然环境为两当云屏镇“国际慢城”申报提供了有力保障。而“国际慢城”成为5万人以下小社区城市发展质量的标志,要求人们在基础设施、物质条件、社会服务之上,享受城镇舒适优雅的生活,这种生活方式意味着人们要减少生活中的忙乱,为更好地生活而降低速度,享受现代化优质生活,带给人们更多的健康和幸福感。
“‘慢城’的发展并不是慢发展,而是可持续、绿色发展,是一种更稳固、更持久的发展,它致力于纯净、绿色环境的维护,以提高居民生活品质为根本出发点,使居民获得更加富足的生活品质。”武冰说,两当创建“国际慢城”的目的不仅是符合国际评价标准,而要通过获得“国际慢城”推动城市发展,让人民群众直接受益。
云屏“国际慢城”一角
生态康养之城
重峦叠嶂,林木茂密,流水潺潺。在两当县,随处可见一片片让人心灵栖息的生态绿洲,全县森林覆盖率76%,林木绿化率87%。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条件,生态康养产业发展进入黄金时期。
中秋节期间,两当县西坡镇西上村异常火热。总投资1.589亿元的张果老生态康养产业园开园营业,游客蜂拥而至。“有了‘国际慢城’这张世界名片,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发展生态康养产业具备了先决条件,游人既可以来这里游山看水,也可以品尝当地的山珍野味。”甘肃果老仙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忠俊说,张果老康养产业园结合当地果老文化,打造成了现代化大型旅游园区。园区内设施齐备、景观秀美,食宿价格优惠,成为全县知名的生态康养品牌。
两当县在开创“国际慢城”过程中,撬动了生态康养产业的大步提升。如今,一批生态康养产业在全县快速崛起。依靠“红色文化、生态环境、农旅融合”等独特资源,以“红色旅游、康养度假、休闲农业、生态旅游”为主题的文旅康养精品产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
云屏镇党委书记薛夏艳表示,云屏镇的确与众不同,这个被自然景观包裹的乡镇,以云屏三峡国家4A级旅游景区而闻名于世,融合了生态观光、健康养生、长寿文化、休闲度假、民俗体验、农业发展等众多元素,云屏“国际慢城”的落地生根,康养产业在这里快速崛起。
云屏景区流淌的小溪
“慢生活、低能耗、高品质”,这是“国际慢城”的价值追求。“两当县厚植生态文化,优化人居环境,着力打造近悦远来的‘精致两当’‘秀美两当’。云屏‘国际慢城’的核心区域是云屏镇,包括了云屏三峡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所在地,涉及‘一镇7村’,占地面积为85.38平方公里,共有488户1513人。”薛夏艳说,在空间拓展上,两当建成了两徽高速,完成了火车站提升改造工程,实施了生态长廊、彩虹公路、慢行步道建设工程,建成了4个慢客服务中心和9个漫客驿站,建成自行车慢行道48公里,慢行步道33.4公里。
在环境改善上,两当县大力实施城市“双修”工程,建成了“福桥”“寿桥”,实施了安居住房、养老照护中心等民生项目,开创了一批批“山水相依、文化浸润、记住乡愁”的和美乡村。全县垃圾、污水无害化处理率和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达到10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8.5%。
“全县生态气候适宜,空气湿度达70%左右,连续五年跻身‘中国百佳深呼吸小城榜’,入选第六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名单。”李娜说,“国际慢城”创建过程中秉持充分尊重自然、历史和文化的理念,系统梳理“国际慢城”范围内的村庄资源,将生态修复、生态农业和生态文旅等产业相融合,“绿色、有机”农产品、中药材、食用菌、禽类养殖等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打造绿色休闲、康养服务和文化旅游等产业链,驱动绿色经济转型升级。
“白天赏美景,夜晚看繁星,时时听天籁,天天品山珍,尽情深呼吸,回归慢生活。”以生态著称的两当县,带给人们纯自然、原生态的享受。“在大力发展‘蜂菌禽药’速效产业和核桃、花椒长效产业时,大面积种植蜜源植物,着力打造满眼翠绿、遍地鲜花、处处有景致、村村有特色、户户能待客的城乡新貌。”李娜说。
山水秘境
加速节点城市转型升级
前不久,《两当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发布。《规划》明确提出,发挥临近关中平原城市群区位优势,抢抓“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陇南向南开放等机遇,主动融入关中平原城市群、毗邻旅游区建设,协同徽成地区一体化发展,巩固陇南至关中发展通道节点建设,建设陇南东北部门户。
“云屏‘国际慢城’成功落地,加速了全县各类资源整合,充分发挥‘国际慢城’的聚集、辐射效应,增强县域竞争力,对两当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意义。”两当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苏骏平说,两当打造“国际慢城”就是要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感受慢生活、享受慢运动、品味慢生态、体验慢文化的空间环境,让享受高于速度、生活回归自然,让每一个到两当的人都能够体验到“深呼吸和慢生活”。
“国际慢城”为两当县转型升级创造了有利条件。两当县位于甘陕川毗邻大旅游区,在西安—九寨沟旅游线路上,分布有九寨沟、麦积山、云屏三峡、西狭颂、太白山、云屏三峡、三滩、鸡峰山等著名景区。依托区域交通构建串联区域旅游资源的旅游线路,打造毗邻旅游区,最大程度发挥区域旅游价值。
苏骏平介绍,“国际慢城”为纵深打造全域旅游创造了先决条件,把全县作为一个“大景区”进行全方位打造,主动融入陇南乡村振兴文旅康养百亿产业集群建设,加快创建陇南·嘉陵江峡谷群5A级大景区,实施云屏三峡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琵琶洲农旅康养产业建设、蜜蜂小镇建设、百福大道和千寿长廊等重点项目,健全景区配套设施,精心开发“福寿菜”“福寿餐”“福寿席”“福寿宴”系列特色饮食,全面全域全季全时推进“旅游+”“+旅游”,实现了由“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的升级转变。
“两当县与凤县有着相似的地理人文环境,在区域共建方面应协同发展生态产业、红色文化及棚民文化等民俗文化产业,建设以红色文化、生态产业为特色的秦岭南麓生态山水小城。” 苏骏平说,两当正在加强区域协同发展,共同打造秦岭南麓魅力小城。两当县与徽县、成县区域一体化发展过程中,重点衔接发展陇南大健康产业。
两当成为“国际慢城”实至名归。这几年来,两当县先后获得了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园林县城、全国卫生县城、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中国深呼吸小城等县域名片,为“国际慢城”创建打下了坚实基础。
产业走出去,游客引进来。两当县实现了与陇南市各县区及周边城市的互联互通,提出了建设联系陇南机场的两当停机设施,建设麦积区—两当县高速公路,建设联通凤县、徽县、麦积区的旅游公路,打通了县域交通要塞,实现了交通四通八达。
“结合慢城发展实际,我们对全县发展进行了全方位规划,成为了陕甘川节点上的康养旅游最佳之地,良好的发展空间必将引来众多客商投资兴业,从而推动整个区域的发展。”武冰说。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王云祥

监制:李建辉     责编:罗江虎

审核:董  蕊     编辑:罗    娇

欢迎大家积极投稿,投稿邮箱:ldfbwx@163.com

大家都在看
两当:国庆“迎客忙”,旅游市场繁荣有序!
【国庆游两当】推荐!金秋国庆游两当 宜居宜游慢生活
【国庆游两当】打卡红色两当,开启一场不忘初心之旅!
【国庆游两当】相约生态两当 畅游和美乡村
【国庆游两当】游云屏三峡 —— 一半秋色以染心 一半诗意以从容
【国庆游两当】您的“假期”我安排!这条旅游攻略带您玩转魅力杨店


陇南两当发布
发布两当权威消息,传递两当最美声音,宣传推介两当,带您领略“美丽两当 红色福地”的独特魅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