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2日《台州日报》头版头条
裘先燧:燃烧自己,温暖别人
徐平
“家里活不干也就算了,你看你,连自己的肚子都管不牢!”2019年3月2日,裘先燧冒雨赶到家里已是晚上7点多,桌子上的几碗菜都已冷了,妻子许灵华边嘟囔边给他热菜。
快吃好时,裘先燧直觉上唇一凉,顺手一擦,手背一片鲜红。许灵华慌不迭地扶着丈夫躺到沙发上,赶紧拿来热毛巾给他拭擦。她眼中噙泪,说:“你又不是小后生,不服输的脾气得好好改改了!”忙了一整天的裘先燧憨憨地笑着,好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
今年(2019年)68岁的裘先燧是浙江天台县始丰街道落雁社区老协会长,其祖上四代乐善好施。裘先燧名如其人,燃烧自己,温暖别人。自小受济公文化、雷锋精神的熏陶,裘先燧成年后一直热衷行善,扶危济困。近年来,这个闲不住的老人带头创办“济锋幸福院”,为夕阳红增添了绚烂的亮色。既然你激我,那我就非得把事情做到底不可”
裘先燧第一次办“济锋幸福院”,是2014年在老家玉湖村。一次,他无意中了解到一些比他年长老人的食宿难问题,心被触动了。村里相关管事的苦于无资金、无场地,有心无力,裘先燧多问了几句,对方就有意将他一军:“你有能力,你来做!”话说到这份上,裘先燧的气上来了:“我做就我做,我保证把它做好!”听说要把原打算出租的4间老房子让给老人免费使用,许灵华多少有些来气。夫妻俩一个月加起来也就2400元养老金,这钱裘先燧还要买药治病,根本不够花费。
其实许灵华更不放心的,是丈夫总想把事情做到最好。果不其然,一答应下来,裘先燧就到家里要钱来了。裘先燧列了张清单,底层要铺花岗岩,房间要铺木地板,要配电脑、电视,还要买20套席梦思、棉被等用品。许灵华心里委屈,但她知道丈夫的好心肠,便跟着丈夫张罗起来。回头一盘账,花了10来万元。20个老人一安顿好,许灵华的烦恼又来了。她说:“家里舍不得装空调,现在倒好,他要给老协送空调。”
原来,社区老协办公场所租借的是居民的储藏室,局促矮小,里面摆了4张桌,只有2.5米高。裘先燧第一次去的时候正好是高温天,储藏室相当闷热。他随口说了声:“要是有台空调就好了!”边上有人听到了,有意无意地回应道:“老协没钞票,你有本事你来买。”裘先燧也不跟人计较,悄悄买了一台空调送了去。近几年,他已送出了3台空调,而他自家却迟迟未装上。裘先燧嘴上说不怕热,但许灵华却说他夏天好几次热得中暑。直到去年女儿带着外孙女回来小住,才帮父母的房间装上一台空调。
裘先燧助人很爽气,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经济条件好。其实,他20年前在新疆经商时,因脑血管疾病几度接到病危通知书,此后便一直在家自行调养。因为没有什么收入一家人平时省吃俭用,裘先燧身上穿的大多是亲戚送的旧衣服。这六七年里,裘先燧身体大有好转,他想得最多的是,把年轻时热衷的善行给持续下去。“只要对大家有好处的,我就想着怎么把它早点办好”
“不用研究了,背景布幕这笔钱我来出。”社区老协办活动,账上没几个钱,大家讨论得激烈,裘先燧急了,他知道再这样讨论下去,活动可能要黄了。他说:“这钱先由我来出,我们接下来讨论其他的。”“那还是我们两人先出吧!”老协副会长潘行虎说起裘先燧,用了“爱恨交加”四个字。潘行虎说:“原来这布幕用横幅也可以,但他做事要求高。平时我们几个也各有看法,但每次都被他说服了。”就这样,争议化解,活动照常举办。
潘行虎与裘先燧搭档后,第一次“交锋”是在建设“济锋幸福院”时。社区老协缺场地,多方寻找一直无着落,最后,裘先燧把目光落在一个渣土堆上。潘行虎说:“大概有600平方米的面积,渣土上面是陈年垃圾,单我们这些老人,一个月也清理不完。”裘先燧却较上了劲,拖着病体上阵了。正值夏秋之季,垃圾堆里都是蚊子。一天下来,裘先燧身上被叮出上百个疙瘩。
大家看着心疼,便一个个参与了进来。先后忙活了两个月,老人们才协力将垃圾清空。走出了第一步。但更大的难题还在后头。
“‘济锋幸福院’的牌子挂上了,不能只有名头,没有实惠。”裘先燧说,“孤寡老人吃饭是个难题,食堂要先办。”“每个人的口味不一样,像食堂这样的好事是最难做好的。”潘行虎知道众口难调的难处,更清楚老协一穷二白的困境。但反对声刚落,裘先燧已把家里的电饭煲、碗筷等分批搬了过来。裘先燧说:“我不用老协的钱,亏了算我的,赚了给集体。”
看到裘先燧拿出把幸福院当家来操办的劲头,潘行虎不再坚持己见,他跟着忙前跑后起来。“这些搭档经常跟我‘争’,其实我也知道他们是一片好心。老协底子那么薄,亏空了就怕以后难以运转。”裘先燧说,“他们看我坚持,到最后一个个出力都比我多。”
3月1日下午5点,幸福院食堂奏响了锅碗瓢盆交响曲,张方根老人在切菜,张德雨老人在煮萝卜。裘先燧说,我们每个人都会做好几个拿手菜,平时谁有空就谁下厨,人人都奉献一点时间,厨师的费用便省下了。吃饭时间一到,84岁的许式春老人准时过来了。老伴去世十多年,平时他以自己做饭为主。食堂刚办的时候,他担心不在子女家吃而去吃食堂会被人说闲话,就远远地看着。
裘先燧主动上门宽慰许式春,许式春这才跟着进了食堂。现在,许式春成了食堂20多个常客中的一个,他说:“以前经常剩饭冷菜,现在天天鲜菜热饭,身体也越吃越健了!”“只有把文化搞起来,我们老人才是真正的老有所乐。”
幸福院渐渐有了名声,裘先燧思量着把文化再做起来:“要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就要把文化活动搞得丰富。”话是简单直白,但他马上就碰了壁:“就屁股大的地方,已经有戏迷队、太极队三支队伍,差不多了!老协穷得叮当响,不要再折腾了!”认定的事情,裘先燧哪里肯轻易放弃。
落雁社区所在的清溪,百年前就有“舞麒麟”(又名“麒麟送子”)的表演团队。落户于此已有20年,裘先燧还没在自己的社区看到过此项活动。实际上,清溪已近60年没演过这节目,反倒是前几年邻近村庄组成团队来亮过相。
“我小时候看过,特别精彩。”在裘先燧的记忆中,有一个“舞麒麟”节目的盛大场面:“前面有舞龙、打拳、舞狮,再有5个小孩扮演状元、财神等角色,站在5个大人肩上,整支节目需四五十人。”裘先燧讲得精彩,但上哪找人?到哪筹钱?去哪买设备?看着大伙怀疑的目光,他说:人我去找,钱我去筹,戏装我去买。
说到了这份上,大家又只好陪着裘先燧忙活起来了。裘先燧和老伙计们一起,遍找小孩六岁上下的家长,打听乡土武师,物色会舞龙舞狮的乡亲。由于要找的人多,而且都要有点“本事”,这下可把裘先燧累得够呛,不但出鼻血,而且痔疮复发。一边是物色人选,一边是张罗着买戏装。他给儿子下了命令:“三天内把舞龙的行头给我买来。”他又打电话给在杭州的女儿:“过年前把舞狮的整套道具带回家。”当时已近年关,快递大多已停发。为了满足老爸的愿望,女儿经多方想办法,让快递公司先把货发到杭州,再从杭州把东西带回了家。
去年(2018年),落雁社区的“舞麒麟”节目隆重亮相,原汁原味的表演,一炮打响。节目走出了社区,还到邻村进行了交流。老人们乐了,观众笑了,乡亲们的心底涌起了自豪感。这个时候,裘先燧感到自己是最幸福的!
上图,好人裘先燧(2025年1月8日中午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