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开启新能源革命的下一站
在全球能源结构向低碳化加速转型的背景下,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储能技术的核心方向,正引领锂离子电池行业从“渐进改良”迈向“颠覆性变革”。相较于传统液态锂电池,固态电池以本质不可燃的固态电解质替代液态电解液,从根本上破解了热失控风险,同时可将能量密度提升至500Wh/kg以上,为新能源汽车实现超长续航和超快充电,为垂直起降飞机、无人机、智能机器狗、人形机器人、电动工具、工业机器人等超高倍率放电,为消费电子、智能穿戴、关键装备等超长循环次数与长待机时间,为储能系统降本增效提供底层支撑。当前,全球产业界正围绕关键核心材料(固态电解质、正极和负极等)展开技术竞速,半固态电池已进入量产前夜,全固态电池预计2030年前后开启商业化应用。这场技术革命不仅将重塑万亿级新能源市场格局,更成为各国抢占碳中和战略制高点的关键抓手。面对固固界面问题、规模工业化制备等共性挑战,跨学科创新与产业链协同正在催生突破。
硅碳负极:下一代高能量密度负极材料
传统的石墨负极由于其理论容量有限,约为372 mAh/g,无法满足高能量密度电池对容量的需求。硅材料的理论比容量远高于(约10倍)已逼近性能极限的石墨,且对锂电压不高,被认为是下一代高能量密度电池负极材料的首选。但在体现了优异容量的同时,硅基负极材料在嵌锂过程中也表现出了非常明显的本征体积变化,影响循环寿命。此外,硅基负极还面临着和电解液接触、反应,劣化电池性能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硅碳负极材料应运而生。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在多孔碳孔道内生长亚纳米尺度硅颗粒制备的硅碳负极材料由于其组分均匀、结构致密、能量密度高和循环稳定性优异受到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一致关注。相关产品已经在消费电子、无人机、智能机器狗、人形机器人、垂直起降飞机和电动工具等领域使用,显著提升了电池的续航能力。
有序介孔碳材料:硅碳负极的理想骨架
硅碳负极材料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上游的多孔碳材料产业的发展。多孔碳对硅碳负极的性能起到关键性决定作用:合理设计多孔碳微纳结构可以缓冲硅嵌入锂过程中的体积膨胀效应。有序介孔碳材料作为多孔碳材料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孔径一致(2-50 nm),微纳结构可调等特点,其用于硅碳负极骨架具有以下优势:1,孔径大,有利于硅烷的扩散,确保硅烷在孔内沉积,减少界面浮硅的生成。2,有序孔道诱导形成纳米尺度有序硅碳负极,显著提升材料的抗粉化能力,并降低膨胀系数。因此,有序介孔碳材料是硅碳负极理想的关键核心骨架材料。
有序介孔碳产品的SEM和TEM图
有序介孔碳材料衍生硅碳负极的示意图
山东复元:有序介孔碳材料领域的先行者
上海洗霸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积极布局介孔碳骨架-均质硅碳负极-固态电解质-全固态电池器件的全产业链。近期,与复旦大学赵东元院士团队和山东复元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攻关,基于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有序介孔碳材料的创制及应用)0-1原创性突破,开展有序介孔碳材料的产业化工作,积极推动有序介孔碳材料从实验室样品到规模工业化产品再到大规模商业化商品。
目前公司推出的系列有序介孔碳材料产品已经初步通过了材料、电芯和终端三个维度客户的验证,通过其制备的硅碳负极材料在等能量密度设计的软包电池中经500次循环后,相比目前市面上的主流材料电芯绝对膨胀率这个电池关键核心指标,上海洗霸控股公司山东复元生产产品远优于竟品。作为全球首家具有有序介孔碳材料核心知识产权和工业化量产能力的企业,上海洗霸控股子公司山东复元已经在上海嘉定工厂建成了10吨/年的有序介孔碳材料中试示范线,在积累了丰富工程化经验的同时获得了多家头部企业的持续性订单。为进一步满足客户的需求,公司于2024年10月新建连云港基地,并已完成相关的土建、工业化设计、工程化装备制造、工业化流程工作,目前已经进行到最后的安装阶段,将在2025年度承担公司工业化产能从年十吨级放大到年百吨级,再到年千吨的产能扩大任务。
公司依托复旦大学强大的技术团队,秉持着“成熟一代,储备一代,研发一代”的理念,持续推动产品的升级与迭代。产品匹配通过客户需求后,将率先在消费电子、智能穿戴、智能机器狗、人形机器人和无人机等领域使用,未来还可应用于垂直起降飞机、电动工具、新能源电动汽车、工业装备和储能等领域。有序介孔碳材料产品也已在固态电池中进行应用验证,有希望助力500 Wh/Kg能量密度全固态电池的商业化应用实现。
有序硅碳负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膨胀变化图
2025年第二届CVD硅基负极材料技术研讨会
首批嘉宾阵容(排名不分先后)报告持续增加中……
萧文德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
报告题目:硅烷及碳化硅工艺发展前沿
陈永 教授
佛山大学
报告题目:多孔炭材料结构测试及表征
宋江选 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 教授
题目 从液态到固态:新一代硅碳负极材料/粘结剂协同设计
郑洪河 教授
苏州大学
报告拟定中……
胡亮 董事长
赣州立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报告拟定中……
刘晓旭 教授
陕西科技大学
报告题目:多孔碳关键合成装备与技术
时志强 教授
天津工业大学
报告拟定中……
杨金杯 技术总监
江苏浦士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报告拟定中……
韩晶 总经理
苏州纽姆特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报告拟定中……
王旭升 博士
石家庄尚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报告题目:新型硅碳负极多孔炭基底的设计与思考
丁俊 副总经理
四川物科金硅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报告题目:硅基负极材料技术与进展
胡亮 董事长
赣州立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报告拟定中……
韩凯 首席科学家/教授
胜华新材料科技(眉山)有限公司 首席科学家/中南大学教授
报告题目:气相沉积硅碳稳定性与动力学性能提升研究
贺霄飞 副总经理
洛阳联创锂能科技有限公司
报告题目:硅碳负极用碳基材的研究开发
杨晓园 博士
河南大潮炭能科技有限公司
报告拟定中……
杜洪彦 总经理
烟台中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报告拟定中……
何志飞 总经理
深圳沃飞科技有限公司
报告拟定中……
多孔碳技术专家
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报告拟定中……
柯书龙 研发主任
宜昌南玻硅材料有限公司
报告题目:硅烷的成本构成
END
1.多孔碳材料精英计划。
培训重点围绕涵多孔碳的物性表征、原材料选型、生产设备与工艺领域。培训仅对2025年第二届CVD硅基负极材料技术研讨会正式代表开放,正式代表免费参加。
2.2月28 日下午参观多孔碳企业浦士达以及流化床公司纽姆特。
理化联科(北京)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沃飞科技有限公司
江西硅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株洲众亿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省大潮炭能科技有限公司
东莞市志远高热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圣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理化联科(北京)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沃飞科技有限公司
潍坊追日磁电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雄凯过滤设备有限公司
株洲众亿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省大潮炭能科技有限公司
潍坊精华粉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森波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沃迈(上海)机电有限公司
上海韵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北海星石碳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贝亿特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开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苏州粉泰克粉体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咸阳科源新材装备有限公司
东莞市志远高热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研创测控技术(福州)有限公司
浙江阿佩克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石家庄波特无机膜分离设备有限公司
东莞市科路得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合肥恒力装备有限公司
山东圣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元力新能源碳材料(南平)有限公司
丹东百特仪器有限公司
贝士德仪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上海儒佳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华州分公司
佛山市赛普飞特科技有限公司
林德气体
福建龙亿粉体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江苏碳际新能源有限公司
无锡福安粉体设备有限公司
烟台中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成都鸿瑞韬科技有限公司
石家庄日加粉体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苏州兴业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
会议
议题
3
会议
形式
4
会议
注册费
账户信息:
账户名称:北京材能时代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荣华中路支行
账 号:0200300109100107040
汇款用途:会议费或技术服务费
开票注意事项: 如果需要增值税专用发票,请提供单位名称、税号、地址、电话、开户行、账号。
接受邮箱:caineng9959@163.com
5
住宿
安排
6
已报名
企业
山东贝亿特科技有限公司
重庆弗迪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石化新能源研究所
堀场(中国)贸易有限公司
四川大学
广东凯金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苏州反应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柔电(武汉)科技有限公司
河北坤天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洛阳新能源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钠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昌邑森汇新材料有限公司
安徽鑫祺泰活性炭有限公司
杭州和利时自动化有限公司
新加坡SVEE公司
容创未来(天津)新能源有限公司
深圳市明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迪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常州硅源新能材料有限公司
安徽清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杭州捷瑞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黄河三角洲京博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石家庄波特无机膜分离设备有限公司
江苏载驰科技
兰溪致德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上海儒特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特变电工能源动力分公司
连科半导体有限公司
四川积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亿鼎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中北大学
远石资本
湖南大学
安徽儒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师范大学
上海正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晖阳(贵州)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重庆中润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众智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碳际新能源有限公司
西安蓝深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国科炭美新材料(湖州)有限公司
广东烯谷碳源新材料有限公司
上海市翔丰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台湾立凯电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森永工程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烁科热工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沧州康美特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正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厦门理工学院
丹东百特仪器有限公司
武汉工程大学
上海亿威胜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
麻省固能(上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厦门韫茂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安徽清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郭氏集团四川津大坩埚耐材有限公司
深圳索理德新材料有限公司
常州烯源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定远东昌碳基材料有限公司
福建省鑫森炭业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立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中北大学
宁波富伦科技有限公司
同济大学
浙江嘉兴星汉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远石资本
湖南红太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华盛联赢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正望(青岛)新能源有限公司
宁波东烽新材料有限公司
上海杉杉新材料有限公司
湖南阿斯米科技有限公司
青岛华世洁新材料有限公司
浙江卡波恩新材料有限公司
联泓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华润创业有限公司
广东东岛新能源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旬阳领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四川立业科技有限公司
7
联系
方式
往届会议现场
亲,点击下方的“阅读原文”,立即报名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