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月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同意暂停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征收关税的威胁,实施时间推迟至2025年3月4日。此次关税威胁的暂停,源于墨西哥和加拿大采取措施安抚特朗普对边境安全和贩毒问题的担忧。此前,特朗普于2月1日签署行政令,宣布对墨西哥和加拿大进口商品加征25%关税,对加拿大的石油、天然气和电力征收10%关税。
然而,在对待中国时,特朗普并未急于与我国领导人电话沟通,以化解世界两大经济体间的新贸易战。当在白宫被问及中国的报复性关税时,特朗普表示 “这很好!” 特朗普对于中国加征的关税于美国东部时间周二上午 12 点 01 分 (格林威治时间 05 点 01 分) 生效,适用于价值 4500 亿美元的中国商品。贸易战之前,美国对中国征收的关税是 3%,对其他国家征收的关税税率是 2% 。贸易战之后,美国对中国的关税涨到了 19.3%,比从前高了 6 倍。
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迅速发布公告,自 2 月 10 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对煤炭、液化天然气加征 15% 关税,对原油、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皮卡加征 10% 关税。
对于中国负极材料企业而言,这场贸易战带来了巨大挑战。2024 年中国负极材料企业的毛利润在 5%-20% 之间。假设加征关税由中国负极材料企业和进口商各承受一半,那么企业最高能承受 30% 到 40% 的关税。以现在的关税税率,如果再加上 30% 到 40%,中国负极材料企业的出口利润将完全丧失。
美国是中国负极材料第三大出口市场,加征关税的结果短期内必然是中国出口份额的下降。同时,特朗普还有可能进一步扩大对中国的关税范围或提高税率,尤其是针对新能源产业链等战略领域。不过,由于负极材料行业集中度极高,且在高性价比人造石墨领域主导市场,短期内难以被替代。但高端产品(例如硅基负极)需加速突破,以维持溢价能力。据统计,2024 年全球负极材料产量 216.73 万吨,中国负极材料占比进一步提升至 98.5%;销售量方面,全球销售量 208.73 万吨,其中中国占比高达 98.4%。
加征关税也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中国海外生产比重,这也是近两年负极材料企业掀起出海热的一个主要原因。在未来一年,加征关税必然会加快负极材料企业海外布局的速度与范围。而且,由于美欧消费能力较强,走出去的负极材料企业可以有更多风险冗余去做高端产品,赚取更高利润,避免只陷入国内价格内卷。
长期来看,中美双方互加关税的升级最终会带来世界贸易秩序的混乱。不过,混乱对于中国负极材料企业来说也是机遇,有助于倒逼企业拓展欧洲特别是俄罗斯(受碳关税影响较小)、东南亚、非洲等新兴市场。同时,全球供应链基于自身安全性的需求,也会进一步加快本地供应链体系的建立。一方面,欧洲、北美、日本、东南亚、非洲都会逐渐发展出本土的负极材料生厂商,北欧北美则会以天然石墨负极为主;另一方面,中国负极材料企业海外建厂的步伐会加快,但这需要在规划布局之前先绑定供应商和下游厂商,提前排除建设风险,打通关系,找好渠道,才能使海外建厂更为顺利,后续发展更为平稳。
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推行的贸易政策,充满了区别对待与政治操弄的色彩,已然成为国际贸易规则的公然践踏者。在对待盟友与中国的贸易问题上,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面对墨西哥与加拿大,加征关税只是边境问题施压的筹码,轻易便可暂停;而对中国,却毫无顾忌地挥舞关税大棒,悍然加征高额关税,这种明显的双重标准,严重违背了公平、公正的国际贸易准则。
中国,始终秉持着开放、公平、互利共赢的理念积极发展对外贸易,为世界经济的繁荣贡献力量。然而,却无端遭受美国这种不合理的贸易打压,这无疑深深刺痛了每一位国人的民族自尊心。但回首过往几年贸易战的艰难历程,中国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与坚韧。面对美国的关税大棒,中国并未退缩,而是以积极的姿态,出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稳定国内经济,推动产业升级转型。
以国内负极材料为例,在贸易战的阴霾下,它们不断深挖内需市场潜力,积极拓展其他海外市场,持续提升自身竞争力。坚信中国有足够的能力从容应对这场贸易挑战。正义或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在国际贸易的舞台上,公平与公正终将得到伸张。中国必将在风雨洗礼中,继续稳健前行,开创更加辉煌的对外贸易新局面。
2025年第二届CVD硅基负极材料技术研讨会
首批嘉宾阵容(排名不分先后)报告持续增加中……
萧文德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
报告题目:硅烷及碳化硅工艺发展前沿
陈永 教授
佛山大学
报告题目:多孔炭材料结构测试及表征
宋江选 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 教授
题目 从液态到固态:新一代硅碳负极材料/粘结剂协同设计
郑洪河 教授
苏州大学
报告拟定中……
胡亮 董事长
赣州立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报告拟定中……
刘晓旭 教授
陕西科技大学
报告题目:多孔碳关键合成装备与技术
时志强 教授
天津工业大学
报告拟定中……
杨金杯 技术总监
江苏浦士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报告拟定中……
韩晶 总经理
苏州纽姆特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报告拟定中……
王旭升 博士
石家庄尚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报告题目:新型硅碳负极多孔炭基底的设计与思考
丁俊 副总经理
四川物科金硅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报告题目:硅基负极材料技术与进展
胡亮 董事长
赣州立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报告拟定中……
韩凯 首席科学家/教授
胜华新材料科技(眉山)有限公司 首席科学家/中南大学教授
报告题目:气相沉积硅碳稳定性与动力学性能提升研究
贺霄飞 副总经理
洛阳联创锂能科技有限公司
报告题目:硅碳负极用碳基材的研究开发
杨晓园 博士
河南大潮炭能科技有限公司
报告拟定中……
杜洪彦 总经理
烟台中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报告拟定中……
何志飞 总经理
深圳沃飞科技有限公司
报告拟定中……
多孔碳技术专家
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报告拟定中……
柯书龙 研发主任
宜昌南玻硅材料有限公司
报告题目:硅烷的成本构成
END
1.多孔碳材料精英计划。
培训重点围绕涵多孔碳的物性表征、原材料选型、生产设备与工艺领域。培训仅对2025年第二届CVD硅基负极材料技术研讨会正式代表开放,正式代表免费参加。
2.2月28 日下午参观多孔碳企业浦士达以及流化床公司纽姆特。
理化联科(北京)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沃飞科技有限公司
江西硅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株洲众亿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省大潮炭能科技有限公司
东莞市志远高热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圣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理化联科(北京)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沃飞科技有限公司
潍坊追日磁电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雄凯过滤设备有限公司
株洲众亿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省大潮炭能科技有限公司
潍坊精华粉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森波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沃迈(上海)机电有限公司
上海韵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北海星石碳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贝亿特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开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苏州粉泰克粉体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咸阳科源新材装备有限公司
东莞市志远高热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研创测控技术(福州)有限公司
浙江阿佩克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石家庄波特无机膜分离设备有限公司
东莞市科路得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合肥恒力装备有限公司
山东圣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元力新能源碳材料(南平)有限公司
丹东百特仪器有限公司
贝士德仪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上海儒佳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华州分公司
佛山市赛普飞特科技有限公司
林德气体
福建龙亿粉体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江苏碳际新能源有限公司
无锡福安粉体设备有限公司
烟台中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成都鸿瑞韬科技有限公司
石家庄日加粉体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苏州兴业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
会议
议题
3
会议
形式
4
会议
注册费
账户信息:
账户名称:北京材能时代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荣华中路支行
账 号:0200300109100107040
汇款用途:会议费或技术服务费
开票注意事项: 如果需要增值税专用发票,请提供单位名称、税号、地址、电话、开户行、账号。
接受邮箱:caineng9959@163.com
5
住宿
安排
6
已报名
企业
山东贝亿特科技有限公司
重庆弗迪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石化新能源研究所
堀场(中国)贸易有限公司
四川大学
广东凯金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苏州反应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柔电(武汉)科技有限公司
河北坤天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洛阳新能源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钠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昌邑森汇新材料有限公司
安徽鑫祺泰活性炭有限公司
杭州和利时自动化有限公司
新加坡SVEE公司
容创未来(天津)新能源有限公司
深圳市明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迪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常州硅源新能材料有限公司
安徽清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杭州捷瑞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黄河三角洲京博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石家庄波特无机膜分离设备有限公司
江苏载驰科技
兰溪致德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上海儒特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特变电工能源动力分公司
连科半导体有限公司
四川积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亿鼎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中北大学
远石资本
湖南大学
安徽儒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师范大学
上海正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晖阳(贵州)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重庆中润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众智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碳际新能源有限公司
西安蓝深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国科炭美新材料(湖州)有限公司
广东烯谷碳源新材料有限公司
上海市翔丰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台湾立凯电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森永工程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烁科热工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沧州康美特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正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厦门理工学院
丹东百特仪器有限公司
武汉工程大学
上海亿威胜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
麻省固能(上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厦门韫茂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安徽清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郭氏集团四川津大坩埚耐材有限公司
深圳索理德新材料有限公司
常州烯源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定远东昌碳基材料有限公司
福建省鑫森炭业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立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中北大学
宁波富伦科技有限公司
同济大学
浙江嘉兴星汉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远石资本
湖南红太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华盛联赢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正望(青岛)新能源有限公司
宁波东烽新材料有限公司
上海杉杉新材料有限公司
湖南阿斯米科技有限公司
青岛华世洁新材料有限公司
浙江卡波恩新材料有限公司
联泓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华润创业有限公司
广东东岛新能源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旬阳领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四川立业科技有限公司
7
联系
方式
往届会议现场
亲,点击下方的“阅读原文”,立即报名研讨会!